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三次会谈:苏联归还旅顺港和中长铁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1日14:13  新世纪周刊

  形势旋即发生第二次转机,美国在观察到毛泽东对苏联进行长期的访问后,担心中国会倾向苏联,同时美国也感觉到新条约的签订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于是这个亚洲大国就会完全倒向苏联。于是,美国马上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中立”的姿态。就在毛泽东与斯大林僵持在新旧条约问题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50年1月5日,发表声明:“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

  一周之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又发表了演讲《中国的危机》,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艾奇逊在界定美国西太平洋安全防线时,认为那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到菲律宾的防线——任何明白人都能听出来,这一防线中并不包括台湾。从这一点看来,美国在说国民党被中国人民抛弃了的同时,自己也抛弃了台湾。

  美国出此策的目的很明显,他们的对手不仅有中国更有苏联,他们想借由出卖台湾而拉住毛泽东和新中国的注意力,以干扰中苏结盟。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做出了第二次让步。

  新旧条约对于中苏两个国家,是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问题,苏联不愿意失去1945年从蒋介石手中得到的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利益,他的挡箭牌即是雅尔塔会议和英美对中国会提出利益纷争;中国以强硬的态度让苏联和整个国际社会看到了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决心。而对于国内局势,毛泽东认为“中苏关系在新的条约上固定下来,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民族资产阶级左翼都将感觉兴奋,可以孤立民族资产阶级右翼”。

  如历史所演进的,1月22日斯大林与毛泽东的第三次会谈才开始讨论到如何修改中苏条约问题,并且在原则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苏联档案中公开了这段谈话。

  毛泽东:我说的两点要把我们未来的条约同现条约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过去,国民党只是口头上谈友谊。现在,情况变了,也具备了真正友谊与合作的一切条件。此外,如果过去说的是在进行对日战争时的合作的话,现在说的应是防止日本侵略。新条约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合作的各项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合作。

  谈话很快进入中长铁路问题,在苏联人看来,这是苏联的大动脉,从心脏莫斯科一直遥控到远东。

  斯大林:现在转入中长铁路协定。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建议。

  毛泽东:也许可以把在法律上保留中长铁路协定有效的原则作为基础,旅顺口协定也这样办,而实际上作一些修改。

  斯大林:就是说,您同意宣布在法律上保留现协定,但适当进行实际修改。

  毛泽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双方的利益,既要考虑到中国的利益,也要考虑到苏联的利益。

  斯大林:对的。我们认为。旅顺口协定是不平等的。

  毛泽东:但是,改变这个协定要牵扯到雅尔塔会议决定?!

  斯大林:是的,要牵扯到——那就见它的鬼吧!既然我们已选择了修改条约的立场,那么就要走到底。当然,这对我们会有些不便,我们就要同美国人作斗争了。但是,我们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2月14日,尽管双方在讨价还价中会谈了两个小时,但都做出了让步,最关键的问题归还旅顺港和中长铁路,按照中方要求有了1952年底这个时限,中国在二战后因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失去的主权和利益即将全部收回。而苏联则失去了它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斯大林在审时度势后做出判断,他必须赢得中国与之结盟的政治立场,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最终改变了远东的政治格局,而中国“一边倒”的政治立场能够给他带来苏联东线全线的安全。所以,他是不能让毛泽东空手而归的。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对华政策,甚至可以说不是不得已,而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文章导读】

  毛泽东访苏:大葱蜜橘成见面礼

  斯大林每天电询毛泽东饮食 两次会谈避谈新约

  细节:斯大林签约合影时前挪以便显得更高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毛泽东访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