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一胎保,二胎堵,三胎抓。”……
一些没有得到儿子的人家就开始偷生、跑生。而后,更为严厉的标语被涂上了墙。
“逮着就扎、跑了就抓;上吊给绳、喝药给瓶、死了就埋。”
和计划生育标语几乎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墙上的,还有“严打”标语。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拉开序幕。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前者规定,对一系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
与这一政策直接相呼应,内乡县几乎村村墙上都涂上了“从重从快打击偷盗抢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墙头标语。
“在村里偷狗偷羊的人都被拉到县里的审判大会上公开批捕了,严是严了点,但农村的社会治安和风气的确变好了很多。”齐保东说。
“运用‘4+2’工作法,建设美好新农村”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之后,便是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
2004年,河南省下发“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实施方案”(豫政[2004]17号)。方案规定,2004年在全省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助政策。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国家停止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俗称“公粮”。
“农民种地、政府贴钱”的标语口号不仅刷上了墙,还深入人心。但当地的老百姓更习惯用“不用交公粮了还发钱”来理解这一政策。
内乡县乍曲乡的黄超军家有7亩地,仅靠上了年纪的父母打理,每年仅种地一项就能有过万元收入。黄超军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下来的收入也有两万多元。
内乡县灌涨镇地处伏牛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种植烟叶。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灌涨镇的烟叶种植面积不到200亩。
而如今,据灌涨镇政府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该镇烟叶种植面积已达到了7000多亩。
在目前身为灌涨镇农业经济管理站站长的齐保东看来,标语宣传的到位是动员农民放弃小麦等传统农作物转而种植烟草的关键。
“种好烟叶,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发家致富。”
“多种烟叶可以提高经济收入。”
上述标语都出自齐保东之手,在灌涨镇主要的烟叶种植区杨岗村、前楼村,随处可以看到类似的标语。
伴随烟叶种植面积增长的,是烟农收入的增长。灌涨镇人大主席王秀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小麦,按照好年景和好价格,每亩收入1000元,种植烟叶,烟农每亩收入可达3000至4000元。
由于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当地的烟草公司免费为烟农耕地、打井,还就近修建了多处烘烤烟叶的厂房,免费为烟农烤烟。烟叶种植已成为内乡县的特色产业。
同为内乡县特色产业的,还有规模化养殖。去年被请进中南海与总理对话的“大学生猪倌”秦英林,就是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人。
1985年,秦英林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89年毕业,被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1990年,他“过起了许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1992年秋,秦英林与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河西村,开始了“猪倌”生涯。1993年6月,他从郑州和南阳买来22头良种猪,如今规模已扩大到年出栏种猪1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50万头。
尝到规模化养殖甜头的,不只秦英林一个人。在内乡县,规模养猪已成为风气。“发展规模养殖、增加经济收入”的标语随处可见。
内乡县余关乡的朱国俊,1996年用手头仅有的1000多元买了20头仔猪开始搞家庭养猪。在乡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乡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朱国俊把岳沟水库边一个废弃的养羊场改造成一个标准的中等规模养猪场,还承包了水库,走上了生态养猪之路,形成了猪肥、鱼肥、农田肥的良性循环。现在,他的养猪规模已扩大到良种母猪100多头、存栏育肥猪500多头,年出栏生猪1500多头。
2008年,仅马山口镇就新建了16个规模养猪场,增加出栏生猪21万头。内乡县也被国家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2008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其中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0%。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当地村民的政治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如今,在内乡县乡镇里随处走一走,见到最多的一条墙头标语,就是“运用‘4+2’工作法,建设美好新农村”。
齐保东扳着手指,详细给记者介绍了“4+2”工作法的内涵。“4”是指“四议”,即:村里的事情要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2”是指“两公开”,即:决议向村民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每次我下村刷这条标语时,都有村民对我说,‘如果能真正实施,这个政策好得很’。不让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搞家长制,村里的大事小事由村民说了算,哪个不拥护呢?”齐保东说。
“狠狠打击越级上访的犯罪分子!”
“谁阔谁光荣,谁穷谁可耻!”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不交皇粮,送进班房!”……
在内乡县,上述语句曾作为标语,被刷在显眼的墙上。
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这些内乡县百姓见怪不怪的标语在外地游客看来却分外扎眼。今年年初,一则名为“史上最牛标语惊现河南内乡”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被疯狂转载,帖子中图片显示的是内乡县湍东镇政府门前张贴着的“非法上访一次拘留、两次劳教、三次判刑!”的标语。
三位代表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建国提出了“在全县清理陈旧粗暴性标语口号”的想法,薛建国当场表示赞同,并提议由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牵头组织代表在全县开展一次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出正式的人大议案,交县政府办理。
2009年1月17日,薛建国主持召开会议讨论“标语问题”。会议认为,在临街的墙壁上应该刷写一些结合实际、内容健康、文明规范、有宣传鼓动作用的标语,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工作部署。
薛建国说:“不同时代不同的形势下有不同的标语口号,人们也能理解。然而时代与形势变化之后,标语口号也应当及时更换,否则就落后了。”
内乡县委群工部部长俞景银对“越级上访”的标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群众上访或是越级上访本是一种正常行为,是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为什么我们却把这一行为定性为‘犯罪’呢?主要是缺乏民主法制观念造成的。”
内乡县灌涨镇人大主席王秀建认为,粗暴标语集中的领域大都是以前政府工作很难开展的领域,如计划生育、提留等,但用粗暴标语来恐吓老百姓,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反而会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
内乡县计生委常务副主任路占宪承认,以前的标语是有点过激,但那些标语的出现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又出现了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而计划生育让中国在这个阶段少生了4亿人,如果不用较为有力的宣传方式宣传计生政策,现在我国的人口压力会更大。”
路占宪称,以前开展计划生育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严厉时期只能用“牵牛拉羊,扒房抓人”等标语来吓唬老百姓。但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了,超生者应接受怎样的处罚、程序是什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路占宪介绍,现在计生标语的宣传重点是优生优育的好处,国家奖励合法生育者的种种惠民政策,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从事了43年标语刷写工作的齐保东认为,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的变化也很大,村民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也都提高了。“老百姓已经不信那些大话、狠话的标语了。”
齐保东手中有一份自上而下传达的文件,上面罗列了254条人口与计划生育标语,如:
“只生一个好,活泼又健康。”“生男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为了国家富强,家庭幸福,请您计划生育。”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口号中没有了“抓”、“罚”、“塌”等动词,多了“请”、“好”、“光荣”等字眼。
本报河南内乡8月2日电 本报记者 田国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