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车改革:在程序上迷失了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18:3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公车改革:在程序上迷失了方向?

  哪个地区原来公车浪费严重,它改革之后的成果就比别人显著,但是它之前有多少公车使用是超标的,是依法应该回归的?

  文|王锡锌

  我认为进行公务车改革非常必要。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全国大约有350万到400万辆公车,并且完全使用公共财政开支。中央党校曾经估算过,每年国家用于公车的支出高达3000亿。这个数字的准确度需要进一步求证,但无疑,这笔巨额开支对财政是个极大的负担。

  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公车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腐败的一种方式。公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公务而存在,它成了等级和特权的标志。这种制度安排必然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曾经有民调显示,老百姓十之八九都主张进行公车改革。

  有人说,民众对于公车改革的指责有些苛刻和不理智,我不这么认为。民众是基于他的经济条件来考虑。如果是鼓励公务员买私车,那为什么国家要替你养着?如果公务员用车要补贴,那是不是吃饭也要补贴?这个补贴的逻辑在哪里?

  这样一种粗放的改革方式,没有理由不被公众指责和质疑。

  改革者必然面临困境,不改革肯定没人注意---公车改革是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话题,这是对 “枪打出头鸟” 表象化的解释。

  而根本的问题是:改革的推动力是谁?改革的主体是谁?

  我认为这两点上现在出现了问题。公车改革在程序上已经迷失了方向。地方政府自己改自己、自我推动、自我革命,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

  改革者是革自己的利益,这种自我革命的方式,注定不可能把公车改革真正向前推进。要么就是变花样,换汤不换药;要么就是你真的改了,但公众还是不认账。

  所以,改革方案不能由领导者内部来设计,自己拍板不行,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变相为自己谋福利,把特权通过公车改革的方式合法化,这样肯定会受到人民的质疑,然后改革又退回原点。

  公车改革需要外来的推动力,就是人民。公车改革是公共财政支出范畴的问题,公众对此有话语权,应该通过人大来行使这种权利。

  人大对地方财政的监督和控制非常重要,否则,公车改革就成了领导者利益的重新分配。人大不仅是用来协商,应该参与预算方案的制定,对改革有力监督。做不到这一点,是改革在程序上的一个致命问题。

  另外,中央不能只是喊口号,要制定详细的目标、清晰的路线图和切实可行的时间表。然后将这些方案向民众公开,接受监督。自上而下拿出具体的目标方案,由地方贯彻,才能适时把控改革的方向。

  我认为彻底取消公车,从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是很难理解的。在浓烈的官本位文化氛围中,你给一个领导干部多少钱,他可能也不会打车上班。应该拓展改革新思路。

  现在通常运用的“货币式改革”,我认为没有看起来那么乐观。有的地方只算经济账,认为经济上划算就行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哪个地区原来公车浪费严重,它改革之后的成果就比别人显著,但是之前有多少公车使用是超标的,是依法应该回归的?

  以一个本来就不实在的数字作为基点,来看改革以后进步了多少,非常不客观。

  相对于货币化的车补方式,我认为公车的集中使用和社会化管理更符合中国实际。

  关于公车改革的方式,可以有许多技术上的讨论,但是,改革的两个步骤:“破”和“立”,我认为“破”更重要。

  但是不管怎么改,车改前用于公务车支出的资金数量、车改要节约的目标资金数量,都要计算得清清楚楚,一定要避免简单按照级别高低来定标准的货币化分配取向。这是理性化公车改革的起点。

  另外,改革需要第三方来对具体方案和一些数据进行权威可信的测算,而且应该多方参与,而不是单听一家之言。

  改革不是算好经济账就可以了,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得不到社会认同,又何必折腾?

  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消解人民的抱怨。如果人民认为车改是领导层对国有资产的再次瓜分,那不管经济上有什么成效,改革都是失败的。-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刊记者米艾尼整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车改 天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