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金德熙:马六甲海峡应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36  时代周报
社科院金德熙:马六甲海峡应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美国海军军舰通过马六甲海峡加强警戒

  2006年10月,美国海军一艘军舰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加强警戒

  提及马六甲海峡,我们总会想到它对于中国的特殊战略意义。的确,作为东西方海上运输的必经之道,中国大部分物资和能源运输都要依赖它,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马六甲海峡作为全球重要的咽喉要道,是联合国秘书处列举的8个重要国际海峡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韦朝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据了解,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将近六成是驶往中国的船只,其中绝大部分是油轮。可以说,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遏制住了中国的发展动脉。

  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东南亚之后,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成为它追求的目标之一;加上在此“投资”已久的日本,中美日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角力现象。前景如何?在多位专家看来,中国拥有与马六甲周边国家合作的广泛空间,前景可待。

  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

  站在马来西亚的圣保罗山上举目远眺,你会看到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除了有蓝天和白云,还有结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各式建筑,这就是马来西亚的历史名城马六甲城。这座古城的对面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两者之间的狭长水域便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中国与马六甲的故事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登上马六甲。如今的马六甲城到处可见他走过的痕迹。

  公元1405年至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登上了马六甲城(古称满剌伽),给马六甲人带去了中国的打井、耕作和造船技术。为了纪念他的特殊贡献,当时的马六甲皇帝拜里米苏拉为郑和扎营的地方赐名“三保山”。当地老百姓也在山上为郑和盖了一座庙,名曰“三保殿”。如今“三保山”成了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墓地,这里有1万多个华人坟墓,而“三保殿”里终日香客不断,香火缭绕,成为马六甲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郑和下西洋留下的随行人员,以及此前在此定居的唐代后裔,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通婚,形成后来马来文化中特别的民族“峇峇娘惹”族(马来语中把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

  “你去马六甲,就可以看到马六甲在华人与马来西亚人六百多年的同化过程中,已经制造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别于其他中国外侨的群体,那就是峇峇娘惹。”马来西亚旅游部长拿督斯里黄燕燕医生在访问广州期间这么介绍道,“尽管他们在吃、穿、言方面都是马来式的,但是中华传统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包括初一十五拜天公、结婚斟茶敬父母。”

  安全问题需国际合作

  六百多年后,这个城市成为了马来西亚最负盛名的文化名城,马六甲海峡也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然而,由于马六甲海峡涉及重大的国际利益,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便成为各利益国高度关注的问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海峡沿岸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三国也是非不断。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潘一宁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都对马六甲海峡提出了主权要求,三国在海峡问题上纷争不断。与此同时,围绕海峡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也接踵而来。“马六甲海峡的问题,首先是航道安全问题。其次还有生态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

  据了解,马六甲海峡中最窄处仅37公里宽,是巨型油轮常常容易相撞和搁浅之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经发生过十多宗严重的海上交通事故。更加威胁到沿岸三国以及来往船只的是海盗问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猖獗的海盗活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打击。

  就拿今年来说,根据“亚洲对付海盗及持枪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ReCAAP)”提供给时代周报的最新报告,尽管上半年亚洲地区的海盗袭击事件总体减少,但是马六甲及新加坡海峡海盗袭击事件却有所增加。就报案记录而言,仅上半年马六甲海峡就发生三起海盗袭击及武装劫船事件,其中两起为袭击未遂事件。报告还显示,没有报案的海盗事件可能更多。

  美国谋夺马六甲控制权

  马六甲海峡作为通往这些地区最主要的航线,对中国也日益重要。然而,目前在直接参与马六甲海峡合作方面,中国远不如美国和日本两国更加积极。

  据了解,2004年4月,美国以反恐为名制订了名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新方案,试图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虽然遭沿岸国家的反对而未获成功,但是随后,美国与新加坡签署了新的防务技术协定,并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新的军事后勤合作协议。

  “美国‘重返东南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想方设法把马六甲海峡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此目的一旦达成,不仅可以扼制中国、制衡日本,还可以保障美国在中东国家(伊拉克、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时海上能源通道的畅通,同时打击中东国家(伊拉克、伊朗)的能源出口。”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韦朝晖表示。

  过去30多年间,日本也以民间团体的名义出资维护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安全。设在新加坡的非营利团体—日本海事中心就是由日本财团、马六甲海峡协议会和日本海难防止协会合办的非营利法人团体。日本将通过这种民间方式来达到情报和信息共享,为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海上警备人员提供训练和研修并向印尼提供海上巡逻艇等,进一步加强与海峡沿岸国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双边与多边合作。

  当然,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尽管接受美日各国合作,但并非直接邀其参与和介入。“目前海峡沿岸国的基本立场是:参与责任分担的海峡使用国越多越好;而对海峡的管理事务直接介入的域外国家越少越好。”外交学院法学博士龚迎春撰文称。

  中国介入马六甲渠道很多

  尽管直接介入并不受欢迎,但中国在马六甲海峡事务的参与合作,仍有很多前景值得期待。“事实上,马来西亚和印尼对于中国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寄予了一定的期望。”龚迎春博士认为,虽然这些期望主要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基础建设等方面。

  除此之外,也有分析指出,利用中国和东盟合作,能够推动和协助建立维护马六甲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潘一宁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利用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与中日韩峰会等国际论坛积极推动海峡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马六甲海峡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统安全问题,即各方互存戒备。比如,日本想染指这个地区,美国也想控制这个地区,而日本还要戒备中国的崛起。假如各方在这个问题上加强合作,以加强非传统安全推动传统安全,即以打击海盗和毒品贩运为突破,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导,而不以美日同盟为主导,大家共同参与,使海上航道形成合作体系,事情就好办多了。”

  今年6月19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新加坡武装部队在广州军区某训练基地举行代号为“合作—2009”的安保联合训练,这是中新两军首次举行的联合训练,也是中国军队与外军在安保领域首次举行的联合行动。“这次开辟了中国军队与东盟国家军队接触与交流的新路子。对于马六甲海峡安全合作也有借鉴意义。”韦朝晖表示,“积极参与马六甲海峡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是中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安全事务合作的突破口。”

  事实上,如果从非传统安全合作来看,中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地区的活动可以包括联合反恐、共同打击海盗、海上救援、共同打击海上犯罪、共同保障海上船只和渔民安全等,范围十分广阔。

  “中国参与合作的路子很多,合作前景是可以期待的。”韦朝晖表示。(时代周报记者  马欢)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马六甲海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