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为马英九喊冤 绿营长期“执政”台南埋祸根
本报特约主笔 王扉
8月14日,马英九召开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国安”会议,强调救灾工作必须全台总动员。面对救灾工作被社会广泛指责“慢”、“乱”,马英九8月15日首度对外表示“感到抱歉”。
马英九不断遭抨击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14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听取救灾报告,并讨论救灾事宜。本次参加“国安”会议的成员包括副“总统”萧万长、“行政院长”刘兆玄、各“部、会”首长、“立法院长”王金平、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马英九指出,灾情严重,至今全台死亡人数超过120人,预计全部死亡人数可能将超过500人,还有7000多人无家可归。
马英九在会上指示:军方再投入一万兵力救灾,警察大学及警专学生也参与灾区救灾重建;把所有“中央”主管的河川防洪标准提高至200年一遇;对一些已不适合居住的村落,应着手搬迁……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15日南下勘灾,上午先前往南投慰问殉职消防员张瑞贤的家属,张太太见到马英九,跪倒在地上,抱着马英九痛哭;张瑞贤的妈妈哭至晕倒;张瑞贤的二儿子向马英九哭喊“爸爸不该死”。
在另一处受灾地点,马英九表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快,但我们没有做得更好、没有做得更快,我们感到很抱歉。”
马英九的网络专栏“治‘国’周记”15日照常出版。这篇“周记”是马英九8月12日在屏东县佳冬乡去往高雄县旗山镇勘灾的路上录的音。
马英九在“周记”中一句“人不跟天斗,碰到可能发生洪水或泥石流时,如能及早撤离,不知可解决多少问题”,引来一些网友痛批他“冷血无能”,有人还说宁愿选贪污“总统”也不要无能的“总统”。有网友引用《老残游记》的句子:“赃官可恨,清官尤可恨,因为清官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救灾虽忙 蓝绿仍内斗
另外,“行政院长”刘兆玄15日中午到嘉义县东石乡塭仔村勘灾,也遭到居民批评“政府”治水不力。接着,他与国民党嘉义县长参选人、“立委”翁重钧坐在车内,又被站在车外的民进党嘉义县长参选人、“立委”张花冠抗议。张花冠怒斥刘兆玄:“院长!这是来勘灾,还是来助选啊?”
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14日正式要求马“政府”,风灾重建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负担。蔡还发表声明,要求成立一个重建小组,由民进党籍的前政务官主导。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台北县长周锡玮15日率多位局长南下,拜会高雄县长杨秋兴,表示愿意协助灾民于台北县安置。杨秋兴感谢台北县送温暖,请周县长共同向“中央”反映,应重视河川清淤,以避免灾害重演。
笔者认为,台北、高雄两位县长的“周杨会”,可谓高手过招。在绿营眼里,周锡玮此举是借机将影响力渗透到绿营的地盘。所以杨秋兴的反应是“不接招、反出招”,婉拒将灾民安置在台北县的建议,反而向周倡议共同上书“中央”。
联想到近期马英九以及台湾当局大员下乡勘灾,一再有民进党“立委”跳出来斥骂是“辅选”,以及马在救灾中的一些言论,不断被网络、媒体别有用心地放大,这都反映出绿营政客对马当局因风灾意外,踩进绿营铁票区的不满与焦虑。
都在骂马 有人不干了
岛内的《民众日报》近日在社论中指出,老实说今日之天灾大致肇于人祸,交出政权年余的在野党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他们当权时以帮派“治国”,忙着分赃,至今大头目陈水扁身系囹圄,天文数字的治水经费莫名其妙蒸发,以致台风一来,南部尽成水乡泽国。
岛内深蓝的时事评论员蔡逸儒、石之瑜,一向对马英九批评甚多。但近日,他们在媒体上撰文表示“批评容易,做事难”。媒体对马“政府”应该多鼓励、少责难。骂多了,聪明人都会给骂傻了,救灾的热情与动力一旦受到削弱,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民众自己。
岛内《中央日报》16日的社论称,“媒体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马英九一人身上,连他上任前早已发生的生态破坏,都要他一肩扛起,未免有失公允。”
台湾《今日新闻》转载网友的文章指出,“灾害防救法规定,各级政府平时应该进行灾害防救的训练及演习。该做而不做是谁的责任?赖到马英九身上有道理吗?”“再说以灾民撤离来说,灾害应变中心指挥官(在地方就是县市长)可以下达撤离令,如有民众不从,可依法强制撤离。这些都是县市政府可以做的,他们不做,这也要怪马英九?” 文章还指出,如果以防灾而言,各地的滥垦滥建、超限开发山坡地,不该住人的地方却盖满了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各地方政府长期失职的结果。高雄县过去20年一直由民进党长期执政,而民进党执政的缺失难道也要马英九负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