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企业的天然瑕疵给企业带来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0日13:26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四、风险的代价

  纳斯达克市场有一句名言: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 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在过去十多年里,从这个市场走出了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一批世界高科技的巨头,带给全世界创业者以无尽的梦想,但也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企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市场,他们不断地创造着全新模式和生存法则,也不断地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自生自灭。那么国内创业板的投资者们又该如何在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中擦亮眼睛呢?我们的发审制度和监管制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过滤掉公司的风险呢?

  北京时代集团的王小蘭作为中关村的第一批创业者,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创业企业的生生死死。王小蘭告诉记者:“那么在中关村有25年历史的企业就剩下二十三家了,只有三家是你们大家都能知道的。比如说联想、四通和时代。那二十几家公司,当年可能就是一个技术服务部,就是一个夫妻店,现在可能还是一个技术服务部,是个夫妻店,就是真正知名的不多了。”

  除了新行业新技术的风险,在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审计人士张连起看来,创业企业存在的众多天然瑕疵,让他在业务受理过程当中感到如履薄冰。张连起告诉记者:“做这样的项目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就不同于一般主板公司的审计,因为它更不确定,随时都可能发生经营失败,因为经营失败常常带会来审计失败,中介机构负责任的程度更大的多。”

  随着新股恢复发行和创业板启动,张连起近期也更加繁忙,他告诉记者,当前创业板对审计机构提出了不能延期出具审计报告等多条严格要求,让他们感到空前压力。据了解

  在他们近期受理的项目中,有很多都瞄着创业板,但在张连起看来,大部分都没有上市希望。

  张连起说:“关键人员离职,这个太重要了,因为他老换来换去的,尤其是财务,有丰富经验的财务人员,来了一看这个不行,风险大就走了,来回这样换,导致公司不稳定。还有一个关联交易定价,这些问题主板公司也都有,创业板公司非常突出,这种问题太突出太突出了。”

  那么未来上市的创业板企业究竟会有怎样的风险,北京一家证券营业部里,这位有着十多年炒股经验的潘景留先生更是疑虑重重。他表示:“我只希望创业板真正做到就是说,利国利民,然后呢把国家实力提高,给它提供了这个平台之后,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而不是草台子公司,这样呢,我们就有信心了。”记者:“您还是担心科技含量创新能力不太够?

  潘景留回答:“不够不够。资源是很多,但是我们怎么去发掘?这是第一。第二,这些人是不是真心实意要干事?这个是最大的,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

  潘先生告诉记者,多年前投资科技股的一段惨痛经历,至今让他对高科技概念还上不来情绪。潘景留说:“让我最痛心的就是那兰宝,你还记得吗?就是它。”记者:“顺发恒业?”

  潘景留回答:“原来就是兰宝。就是这只股票,你看这还赔30多万。这高科技我不是不相信它。就是你不是真正的高科技。”

  记者翻开兰宝信息的历史资料看到,这家公司原本是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2000年,在大股东长春君子兰集团的操刀下,向高科技转型,开始上马光通信和网络通信,一夜之间俨然成了的高科技的黑马股,公司名字也从长春兰宝更名为兰宝信息。然而经营业绩却从此每况愈下,2003年开始连亏三年直到2006年暂停上市,股价也从2000年的30元跌倒了2006年停牌前的6毛7分钱。正如很多ST公司一样,这家企业也屡次遭到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在关联交易、担保、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潘景留表示:“关键是我们评审委员会,有没有把握这道关,这是最重要的。所谓高科技,怎么叫高科技?怎么个定义?这个不是说你说我说的,要真正的专家、学者去说。你这个够不够前沿?就好像现在这个中小板似的,变现就走了,成了提款机了。有信心,它干吗现在就变现呢?”

  而潘先生大举介入这只所谓高科技股的时候,也正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泡沫开始全面破灭的时候。在随后的2003年3月1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这不是一个那么令人愉快的纪念日”。就在3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5048点的历史高位,此后便一路狂泻到1100多点。上市公司大面积退市,数量惊人地从5000多家急剧减少到2000多家。对这段历史有着充分研究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告诉记者,暴跌之所以如此惨烈,投机炒作只是一个表象,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问题。左小蕾说:“为什么纳斯达克那么大的淘汰率?就因为它当初上去的时候,是包装一个概念。整个纳斯达克也只是出现了微软和英特尔和思科三个公司,最后做到了这个五百强第一、第二的位置,是吧?那么大量的那些,两千多家那样的公司淘汰出去,那是多少倍?差不多上千倍于这样成功的公司。”

  左小蕾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有很多管理经验并不成熟,只靠概念和模式取悦于投资者的公司被过早地推向了证券市场。而日本、德国、香港等创业板的失败,同样在于上市公司质地不高,在很多人看来,如今仙股成堆,成交惨淡,每天成交额不足一亿元的香港创业板已经难以让他们提起兴趣,

  吉富亚洲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周正宁告诉记者:“1997年香港创业板起来的时候,第一波公司出去,什么TOM,那个时候.COM很多这种公司了,现在大部分公司都不存在了,要么公司转主板了,要么把壳都卖掉了,这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熊晓鸽也表示:“我们投了一个公司叫金蝶软件,金蝶软件是在那个香港的创业板上的。过了锁定期以后,过了一年多了,快两年了,但是呢,可是当时的这个交投量比较小,如果你要是说每一天卖一点的话,可能卖几十年都卖不完。”

  这些前车之鉴也让当前创业板的发审工作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据了解一个由35名委员独立组建的创业板发审委8月就将浮出水面,相比主板发审委增加了十名委员,吸收了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部分候选名单也已先期披露,但是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筛选好企业的发审工作还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转变。

  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表示:“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机制,到底好企业的标准是谁在投票,是投资人,掏钱的人在投票,还是审批的人在投票,我相信这个是,这都是机制上面,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天相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林义相也表示:“建议把发审委委员对这些上市公司的情况,他的看法,它的问题其实应该公示出来,应该向市场公布。也可以避免市场和公众认为发行制度非常不透明,大家不知道这个公司怎么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个公司怎么被否掉的”

  然而以往经验表明,建立在发审委员的个人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准上的发审工作,并不足以降低公司风险,人们期待着更加严厉而高效的监管制度,力度和深度更大的司法制裁。正当人们对美国塞班斯法案之严厉而唏嘘不已的时候,发生在日本股市上,一个中国公司的案例让人更深切体会到了监管的力量。

  2007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迎来了第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亚洲互动传媒,然而仅仅15个月过后,它就被被东证所勒令退市,原因是公司一起一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担保,让审计机构拒绝在财务报表上签字。金额只有一亿元人民币。亚洲互动传媒,这只被热捧的日本股市中国第一股,价格瞬间从2000日元跌到仅剩下5日元。上市前进入的各家投资机构,原本即将获得暴利,却一夜之间也和众多普通投资者一样血本无归。”

  深创投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纲表示:“那么它一旦退市,这个企业家原来造假的所有的成本就血本无归了。所以这个呢,是一个有效阻止这个违章上市,包装上市这样一个重要制度。”

  刘纲告诉记者,国内创业板如今也设计了一个快速退市的新规定,通过把公司退市风险传递给风险投资和保荐机构,促使他们对企业选择更加慎重,从而有效降低了前期发审环节的风险。刘纲说:“比如说会计师可能会提出否定的报告意见。或者呢,它的这个净资产跌为零,出现负数,或者是股民不认可它,连续没有交易。这三个条件呢,都会导致它,会被迅速启动退市。“

  记者采访过程中感受到,当前券商保荐机构也同样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根据证监会刚刚修改的《保荐办法》保荐机构要延长督导期一年,对企业重大信息披露要发表独立意见,这些规定,让一些投行的传统业务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胡华勇表示:“原来我们可能注重就是说,关注它一个基本的指标,然后看它以后是不是符合上市条件。然后开始规范性重组就行了,现在可能我们反过来,真正从这个经营者的角度,或者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企业。“

  而中信证券企业发展融资部执行总经理甘亮介绍说,从去年开始,他们和国信等大券商已经率先取得资格,可以用自有资金对上市前的企业直接进行投资,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制度设计将激励他们保障公司的质量。甘亮告诉记者:“因为公司真金白银投进去以后,这种压力我们现在都感觉到,一个项目没投的时候我承担的是一个保荐的责任,可是当这个项目投进去以后,这种压力就清晰传到了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人员身上,我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功。不仅要有投资银行的专业,我们还希望他们去磨练自己投资的眼光。”

  五、博弈

  在国内这个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一些人预期获利更加丰厚。然而也有人担心主板市场风急浪高,作为小盘的创业板更会飘摇不定,股价操纵、投机炒作成风,就在各方既得利益者即将分享创业板盛宴的时候,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沉重的课题。自从创业板的消息公布,关于中小投资者远离创业板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创业板不仅是一个企业融资的平台,更应该成为社会公众发现企业价值的投资平台,对于即将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7月末的一天,记者来到银河证券北京一家营业部,见到这位年长的投资者正在办理开通创业板的相关手续。记者问:“您是在开通创业板吗?”这位投资者回答:“对,开完了以后看看情况,如果遇到还可以的,就买一点,不行的话就不买。”

  而这位负责开户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几天,随着创业板脚步的临近,开通创业板的客户越来越多。记者问:“你们今天开通创业板的客户多不多?”业务人员回答:“挺多的。”

  “大概多少?”“每天三四十个,四五十个”“了解的人多还是不了解的人多?”业务人员回答记者“一半一半吧,都说先开再说,到时候做不做不一定。”

  记者看到,柜台前已经放了厚厚一摞已经填好的创业板开户文件,而在半个月之前,中信建投证券的北京东四营业部总经理张昕帆早就为创业板的开户工作做好了精心准备。记者在营业厅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张昕帆说:“在这要有负责人签名,签字之后要让客户填写这个调查表。我们的经办人员要逐项逐条地跟客户做一个风险承受能力得一个测试调查。”

  业务员说:“如果他要是股票交易不满两年的这种呢?”张昕帆:“不满两年的我们是这样,我们一定要让他签好风险揭示书,这个风险揭示书在这儿要有一个特别声明,让他把这个抄写一遍。”

  张昕帆告诉记者,这天上午他们刚刚拿到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交易的申请表,记者看到

  申请表共有十页纸,除了客户资料登记表,风险揭示书和投资者承诺声明之外,还包括一套由10个问题组成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问卷,看上去整套流程十分严格。

  张昕帆告诉记者:“那么客户通过答一套题,统一对客户进行一个风险测评,最后我们有一个风险的整个测评结果。比如无风险承受能力客户,像这样的客户,我们根本就不让他接触创业板。”

  这天闭市后,记者看到,针对营业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创业板业务培训已经开始了,那么投资者对创业板投资又有怎样的思想准备呢?

  股民杨彪告诉记者:“扶持中小企业嘛,国家银行为什么不给贷嘛,就是风险大嘛,十个里面九个得趴下,还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融资,而且这种融资的风险更大。”股民谭冰华也告诉记者:“但是你要真正做好了,还是看长期,短期爆炒你要不会做最好不做,看长期的就好做了。包括咱们有些机构投资者也不是特别成熟。机构投资者都给你短期行为,那你说这个股市怎么才能成熟。”

  对于天天与客户打交道,深知客户心理的张昕帆告诉记者,尽管他们将对投资者全面进行创业板的风险教育,但他仍然十分担心会有大量不适合创业板的投资者会禁不住诱惑而损失惨重。张昕帆表示:“因为没有人现在对创业板确确实实地敢长期投资。因为它确实波动比较大。所以这种先入为主的理念,决定了大部分人都抱着,很多人都抱着一种,看看参与一点,炒一把,这样的心态多一些。”

  相比初创期低价介入的风险投资机构,上市后能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张昕帆认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承担了更高的溢价,更高的估值,是接力棒的下家,加之对创业板公司如何估值市场各方都还没有成熟的判断和分析,因而人们对长线投资缺乏信心。再加上机构枪手们杜撰的各种故事和概念,散户在这个市场上真正有所斩获难度极大。“”

  潘景留告诉记者:“高溢价发行的千万不要买。好比20块钱的发行价,就是说溢价发行20元,上市第一天40块钱,连看都不要看。”

  在张昕帆看来,风险投资机构做到这点都有很大的难度,更何况二级市场普通散户,而那种认为上市公司都是经过发审委层层把关,都是风险投资机构优中选优的好公司,风险不必过于担心的说法,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张昕帆表示:“中小板市场我记得当初2004年刚开盘的时候,大家跟现在非常相似,大家都说第一个,中小板是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第二个,全是优中选优的好企业。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比中小板还要规模小,风险还要大的创业板上市,很多人现在跟五年前是一模一样。”

  张昕帆指着电脑屏幕上270家中小板上市企业告诉记者,真正能实现高成长的公司寥寥无几,而像中工国际这样恶炒的情况却会很多。虽然创业板公司退市相关规定可以避免以往主板市场那种大家围着垃圾舞蹈的局面,但如果对公司预期过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记者看到,中工国际上市当天100多倍市盈率的最高价至今仍然凝固在那里。而7月10日,作为新股恢复发行后首批上市的两只股票,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上市当天同样再度遭到爆炒,刚一开盘深交所就不得不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的措施。按照新的询价申购方式,两只股票的发行价已经不低,但上市当天最大涨幅仍然达到了97%和135%。中小板的爆炒也让林义相越来越感到,如果供求失衡带来的炒作风险将远远大于公司本身质量风险。林义相表示:“那么创业板企业,大家都知道,如果以后源源不断的创业企业上市的话,那么创业板你发行的价格,你就不可能发得高。企业只有做好了,二级市场价格才能上去。如果说你的发行价格你太高了,我不要你的。因为后面有大量的公司可以发行股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板一路走来,上市的钟声即将在这里敲响,是冷静还是狂热?市场将以怎样的心态迎接第一批股票的登陆,在风险与财富的较量中,大家如何去具备一双慧眼真正分享公司成长的快乐。特别是在全球创业板的兴衰起落中,中国的创业板将以怎样的面貌和地位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相信不久就要在这里揭开答案。

  创业板肩负着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有如一个指挥棒,让更多的人们踏上创业的征程,让更多的资金涌向了早期的创新型企业。但在实战投资的层面,企业优胜劣汰的风险必将由市场千千万万的投资者来分散消化,市场通过奖惩机制,去锻造未来中国的微软思科的时候,也需要一种成熟的市场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它才能承载创业者的梦想和投资人的期望。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中国财经报道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策划:姜诗明

  本期主编:刘宝恒

  编导:国小刚

  摄像:李晓民柏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