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林长春以东或将成为图们江区域开发先导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17:41  南风窗

  本刊记者章剑锋发自珲春、长春

  一纸“大图们江计划”即将浮出水面。

  有充分的信息显示,中央政府已准备将吉林省长春市及其以东数百公里地域纳入该项计划,使之成为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先导区。此举意在提升东北沿边地区的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战略,助东北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图们江发端于长白山,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下的珲春市注入日本海。不久之后,这个位于图们江下游的边境城市将迎来又一次沸腾。上一次是在1990年代初。中央政府当时批准它成为4个开放边境城市之一。投资者一时蜂拥而至。

  那时,地缘优势令狂热的人们相信它将迅速崛起:在其东部境内一个名叫防川的小村庄边上,是中、俄、朝三国领土接壤处。图们江穿境而过,滚滚东去。15公里之外,日本海举目在望。

  珲春没有崛起。17年过去了,它现在依然只是一座边境小城。中国南部沿海早期因对外开放而起飞的所有重要城市的辉煌,对这里而言都是梦幻泡影,可望不可即。

  “珲春发不发展,主要还得看国家高层”——假使图们江规划一旦确定,地方官员预计会在当地形成一次开发热潮。眼下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此事。

  “每年都望眼欲穿,1992年开发时就这样了,”珲春市委宣传部一位官员说,“这么多年,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就是这样自己争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

  出海权短板

  珲春所处位置是东北亚腹地,也是中国大陆距环日本海域最近的一个地点。这是一个资源富足区域,堪称全球最大且是尚未全面开发的资源处女地。世界最发达经济体之中的韩国、日本与中国遥相呼应。对于整个东北来说,出图们江入日本海的出口如若贯通,珲春成为东北亚物流、贸易集散中心亦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区域的发展太重要了,”珲春市政协秘书长吴维富说,“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东北亚倾斜,美国、欧洲的空间饱和了,资源消耗也差不多了,现在要向这边发展。”

  但是,受防川以东约15公里俄罗斯领土的阻隔,中国鞭长莫及。由于图们江下游是俄、朝界河,中国船只无法直接出图们江口入海。珲春的对外开放通道没有了。

  天气晴好的时候,登上防川边防军队驻地的望海阁,放眼周边,是一片苍翠平原。这里位处中国雄鸡版图上的鸡喙部分。它像一枚尖尖的楔子,深深嵌入俄朝边境,左边是俄国领土,右边是朝鲜领土。中国人只能到此止步,徒自吁叹。

  望海阁上,珲春市的官员不由为此抱憾。

  “可惜了……这15公里就像中国被人扼制住了咽喉。”

  1980年代逐步开放以来,珲春一直为不能经由此地顺畅进入日本海而苦恼。珲春的区位优势几乎无可取代。三国相连、五国相通(包括蒙古、韩国),如果中国船只能够由此地顺畅出海,以珲春为核心的东北亚各国物流网络将被激活。历史不能假设,但倘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不被沙俄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内含防川之外15公里),包括珲春在内整个东北部将不会如今日这般对外裹足不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吉林将军管辖的区域,海岸线是各行省中最长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信君对本刊记者说,吉林边境那时候直接面向日本海和黄海,“二次战争之后,全部失掉了,连出海口都没有了。”

  事实上,《中俄北京条约》当时并未对中国的图们江出海权进行严格限制,条约署明,这一地带“仍准由中国人照常渔猎”,亦即两国共用。1937年日俄在防川地区进行了一次战争,日军封锁了图们江口,埋入木桩和水雷。中国出海权中断。不过直到今天,俄罗斯都承认这个条约的有效性,但影响中国恢复行使出海权的最大障碍出在了朝鲜一方。

  1992年,中韩建交。中共珲春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珲春市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室主任李世春说,那时候朝鲜就经常不配合中国了。

  李世春认为,出海权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中国与俄、朝协商到位,中国船只就可以出海捕鱼作业。199 0年,当地就组织过一次出海试航,十分顺利。

  第二次出海考察,俄罗斯方面表示没有问题。但朝鲜态度模糊起来,“说那条约是你们和俄国签的,要想通航,咱们得商量。那行啊,就坐下来商量呗,可他们说没时间。不跟你商量。”

  李世春等官员谈及此事无不喟然叹息。他们介绍,朝鲜不仅不愿意坐下来谈,还在图们江里钉了很多木桩,下了很多石头,“我们觉得有些事儿对双方都有利,他就不干。”

  珲春开发开放的压力越来越大。假如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取得突破,有可能要丧失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主导权。地方官员强调,珲春这个图们江区域核心点只能走出去才会“活”起来,但现在它被装进了口袋底。

  吴维富说,“在打造东北亚经济圈的过程当中要抢占主导权,这是涉及国家利益的。”

  中国并不是没有开动脑筋。一种说法是,中国试图与俄罗斯进行出海口置换,比如以地易地,将防川以东15公里土地换回来。但提到此事的刘信君说,俄罗斯对此不能同意,因为这个出海口对中国的制约性太大了。

  “有了出海口,吉林省的货物可直接进入日本海,大大缩短和韩、日包括远东地区的贸易距离,这对开发东北亚金三角地区作用很大。中国以后还可以在那里建军港。从这方面来讲,他们不同意以地换地。”

  迫不得已之下,珲春只好曲线开放。他们宣称自己的对外通道并不是完全不通,而是通而不畅。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珲春目前有4个边境口岸,两个对朝,两个对俄。他们看到了朝鲜和俄罗斯沿海边境上的10多个港口,认为只要能借助其中一些港口走出去,珲春对外就能走通。为此他们先后采取借港出海的办法,将珲春境内的货物通过陆路口岸运输到俄、朝境内,再借他们的港口装船运往日、韩等国。

  在此之前,他们曾先后借港开通了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只是几经波折,现在只剩下一条定期航线仍在顽强运转。这条陆海客货联运航线借的是俄罗斯私企运营的扎鲁比诺港。开通至今已有9年。在扎港,货物装船后可直接运抵韩国束草。

  “没有办法,我们想走出去,就这么一条路,”珲春市新闻办公室主任李文杰说,“我们对外开放,航线要走出去。东北就一个大连港,所有货物都要走那里。如果我们这里能走通,就又撕开一个口子了。”

  他们打算将这条出海航线延长至日本的新泻,并计划进一步向日本的其他地区延伸,直至接近大阪。此外,当地官员还表示,也想借助朝鲜的港口优势,实现与韩国的釜山港相衔接。

  边城之困

  新中国成立已60年,这座边陲城市的发展大部分时间是被压抑的。即便是建国初期官方在东北地区有过一系列建设投入,对于珲春这种不稳定的边境地区的投入也处于空白。1950年代,中苏交恶。东北一整条对苏边境线数度面临紧张态势,珲春也被纳入战备管制,属军事禁区。

  “这里是真正被人遗忘的地方,”李世春说,“管制非常严格,非常封闭。”

  今天的珲春与内地任何一个县级城市无异。但在那段封锁时期,整个市区等同于一个大村庄,总人口10万,拒绝和避免投资,外来人需要路条。到1980年代末,家家还都备着行李包,米袋整理好,随时准备跑人。

  时至今日,珲春往东不能直接出海,西向又不与吉林省内陆全面衔接。出长春到珲春,有航班可以飞抵延边州首府延吉,然后转车走高速至图们市,再转入一条1987年修筑的国家二级柏油公路(全长60公里),沿中、朝边境颠簸前行。唯一一条货运铁路也是地方性的,只拉货,不载人。但在地方官员看来,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在这些通道都还没有的时候,进入珲春需要走3小时盘岭土路。

  为了呼应即将出炉的大图们江计划,政府目前已经开始修筑从长春直达珲春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是当地官员好不容易争取下来的。中共珲春市委常委、市政府第一副市长王金玉说,“一个地方要发展,交通很重要,交通要先行。”

  珲春于1992年成为第二批边境开放城市之一,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此举似乎是为了响应当年一场不切实际的国际号召。

  1990年,图们江流域成为国际热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年倡议多国联合开发图们江流域,宣称20年内拟投入 300亿美元,将这个三角地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水平的集港口、机场、钱路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及商贸、金融中心。

  联合国开发署的倡议事后被证明纯属空谈。他们建议中俄朝三国在这个敏感地带各划出一部分领土合作共建自由贸易区,但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是,这个区域的主权如何归属?由谁来主导开发?

  “三个原来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将主权看得很重,土地上首先就谈不拢。至于资金,300亿从哪儿来?那时候中、朝、俄三个当事国都穷,中国刚解决温饱,苏联刚解体,朝鲜闹饥荒。”李世春说,“美、欧当时有钱,但会往这边投吗?他们那时候巴不得和平演变,你们都垮台才好。”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试图插手此事,但谁都不愿意看着主导权跑到美国手里。

  但联合国倡议的图们江合作开发经由舆论热炒,珲春迎来了建国之后第一波狂热。浮躁的人们不断涌往这里淘金,“ 满街都是人,满街都是钱”,俨然又一个北海。当时举国上下大搞开发区。后来朱镕基铁腕治理,珲春就像同期的北海一样,一下子就凉快下来了,留下遍地烂尾楼。今天的珲春街头,依然可见这些未被消化的历史遗迹。

  “过去好多在这儿投资的人就说上当了。包括在我们这儿蹬三轮的,他是到这儿来投资的,没办法,只好蹬三轮。这些人怨谁啊?”王金玉说,“那时候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应该大开发,但经过炒作就冒了出来。”

  氛围冷却,该走的人都走了。

  在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国家此后又批复珲春建立了出口加工区和中俄互市贸易区,三区合一,但这些对内动作并没有将珲春推向更新高度。唯一可以圈点的是互市贸易,这使珲春迅速成为一个跨国聚居点。俄罗斯人在街头随处可见。很多店铺的招牌上都用中、韩、俄三国文字标示。有一些干脆就用俄文。

  事实上,这种贸易形式也很容易被打断。一方面是俄方对于居民出境携带货量限制政策随时会调整。时高时低。另外,这种需求也并不稳固。吉林省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长春税务学院院长宋冬林告诉本刊记者,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使东北有一个走出去的通道,东北内地的货物能运到这里进行中转。

  然而,一旦货物能直接交易了,就不需要这种中间人交易,“熟了就可以直接做了,甚至通过更为先进的正规结算方式来做大量贸易”,“以物易物是小额贸易,大单子可以不通过这儿”。

  宋冬林认为,东北早期的开放城市都经过一种由盛而衰的过程,盛是因为早期国家给了政策,同时这些地方也具有区位优势,但这充其量只起到一个贸易集市作用。“要有经济基础支撑。不具备工业条件,对交通设施,对人力资源,对原材料供应,方方面面都有要求。”

  中国争取主动权

  图们江下游的地缘政治生态过于复杂,这被认为是制约这一地区开发的一大障碍。珲春每走出去一步,都要费上不少力气。

  “边境嘛,不是一个地方领导班子想说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李文杰说,“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一个县能解决,我们能力太有限了。”

  珲春的核心问题实际是国际问题。但国际合作的局面始终没有打开。由于第三国的中间垄断导致成本过高,珲春先后开通的10多条借港出海路线接连“死掉”。这种受制于人的格局让当地官员心酸不已。

  中国在东北亚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韩国和日本,并由此向北欧和北美辐射,但珲春门外又紧挨着两个“穷邻居”,在制度、效率层面,朝鲜、俄罗斯与中国处于不对等地位。口岸设施落后,通关手续繁杂,收费花样变换,办事效率又极低。以俄罗斯口岸为例,因为处于不同时区,他们下午5点下班,相当于中国的下午两点钟。到点后,不管干什么工作,一定要停下来,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用珲春官员的话说,“跟他们很难搞。”

  中国通关讲究效率,掐着点儿。俄罗斯不是这样,检查一个人要3分钟,低于此限说明不尽责,查验手续中国是一关两检,他们一关五检,“弄得闹心”。

  那条从2000年维持至今的束草航线,现在也是时赔时赚,冷热不均。借用俄国港口完全要按照人家的规则行事,泊船多少钱、装货多少钱、过路多少钱,还必须用俄罗斯的车,成本高不说,那种僵硬作风让珲春官员深感厌恶,他们认为这是那些生活在大国沙文主义阴影下的俄罗斯人对中国既排斥又焦虑所致。

  至于朝鲜,李世春说,“也是一样,都不好打交道。没一个好的,经常闹。”

  在联合国开发署当年的倡导下,朝鲜将与珲春接壤的罗先市辟为经济特区。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中国治理公款腐败之后,他们的开发步伐出现放缓。

  在过去数月间,朝鲜重新进行了核试验,并先后两次发射了导弹,此事对东北亚区域的影响令人忧虑。中国大图们江开发计划据称本来是要于此时段出台的,但受这一问题影响不得不暂时延置。

  “弄个核武器之类的,搞一些很危险很敏感的东西,很讨厌,”当地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说,“这不利于经济发展。 ”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共同开发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刘信君表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进展不会太顺利,朝鲜不积极,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对远东没有能力投入,日本等国虽然积极,但不占地缘优势。

  中国占有地缘优势,并且是最富有热情的国家。这10多年间,地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珲春市政协在一件书面动议中写道,这一地区现有的对外合作涉及多国事务和国家主权,要持之以恒地以下促上,加大向国务院、外交部乃至中央军委的工作力度,全力将恢复行使图们江出海权上升为国家行为。他们还表示,要提请国务院像开发广西北部湾、天津滨海新区那样,将长吉图开放合作区上升到国家层面。

  地方官员的担忧是,自从朝鲜核危机再次爆发后,中国在东北亚的地位已经有所动摇。图们江区域的开发恰恰可以作为中国施加影响力的抓手。中央政府必须首先出手在这一区域里进行投资,以展现中国对于东北亚局势的信心和维护整个地区和平的决心,这种示范效应对于稳定周边地带的政经格局尤其重要。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应该先圈出一块地(比如珲春)搞建设,赋予其一些比当初批特区时优惠得多的国际自由经济区政策,再给予一定的投资,放手让他们实践去。“国家不这样做,商人不敢往这儿走。”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在某种层面上也许就是对此诉求的回应。作为大图们江计划的一部分,中国打算拿出长春市、吉林市以及延边州等地区进行开发开放建设尝试,规划期约为10年,以推进这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使之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合作。珲春有望被赋予开放窗口地位,并得到自由贸易试验权,实行封闭式管理。

  这个几易版本的计划,也许会让惯以喊口号为纲的东北振兴变得不那么单调。东北振兴工程始于2003年,目的是要使东北经济重振昔日雄风。但宋冬林坚持认为东北地区本身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企业与企业之间僵化封闭不能互动,东三省乃至各省内部地区之间也是封闭不互动的,联系不强。

  “这证明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全社会配置资源,前提是没有地域没有国别,现在长春对周边的拉动是有限的,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是各做各的。”

  宋冬林强调通过产业链拉伸来实现市场分工,将东北地区塑造成一个可以互补和交流往来的经济地理概念,梯次产业结构会产生辐射效应。他认为即将出台的长吉图先导区规划将对此进行实践,因为每个地区都会进行优势产业定位和分工,有相互转移的空间。

  规划批复尚无具体时间,但地方上相信会“很快”出来。在他们看来,能不能发展就取决于这个规划了。至于边境上那两个“穷邻居”,似乎已不再是最主要的问题。

  “想赚钱,想过上好生活,人的欲望都是一样的。”珲春市委宣传部金允珍副部长说。他去过朝鲜的罗先特区,感到那里的人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有一番精神面貌。他说,“沟通没有什么困难。”

  吴维富也说,即使是像朝鲜这样的计划经济体,图们江开放也可以带动他们。比如旅游业,平壤给罗先市下达每年要接待2万游客的目标,中国人只要过去,他们一两个月就能完成指标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消费。”

  (实习生王睿对本文亦有贡献)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