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洛阳宣传部长:以包容和开放姿态追寻帝都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9:23   新浪嘉宾访谈
洛阳宣传部长:以包容和开放姿态追寻帝都青春
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林接受新浪网访谈

  新浪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推出“新24城记,探寻中国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洛阳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立林接受了访谈,介绍了洛阳的城市精神,以下是访谈实录:

视频:洛阳市宣传部长谈帝都文化 来源:新浪嘉聊

    洛阳以包容和开放姿态追寻帝都青春

  主持人:新浪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并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相呼应,特别发起“新二十四城记——探寻中国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活动。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独占四座。因此,我们将以“古都重兴,再现盛世风华”为主题走进河南,探寻千年帝都洛阳、七朝故都开封以及商都郑州。今天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洛阳在古代曾经被称为中国、中州、中土,在隋唐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盛一时。今天的洛阳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城市精神面对世人?如何再现当年的盛世风华?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洛阳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立林,王部长您好。

  王立林:您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洛阳从去年专门开展了一个城市精神的大型探讨活动,从官员到专家以及到普通的市民都在积极探寻洛阳市城市精神,咱们最终探寻出来洛阳的城市精神是什么呢?

  洛阳具有强烈的开放欲望

  王立林:在一个城市有很多市民、各个阶层来关注这件事情,大家自发地进行讨论和研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且通过这一段的讨论,在城市精神方面,虽然没有像其它兄弟城市已经明确地概括为几个字,但是大家通过讨论,慢慢思想往一块儿集中,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共识。

  第一个方面的共识:应该是文化或文明,这是洛阳的一大特点,洛阳千年帝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这儿建都,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存。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洛阳人,这就是洛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在文化上洛阳的独到之处。洛阳的市民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城市文明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已经逐步表现出来,成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朋友普遍认可的一种优势。

  第二个方面就是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建国初期洛阳仅仅有5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时候,全国在“一五”时期有30万大军支持洛阳建设,形成了目前洛阳的人口结构,即洛阳市民中来自上海、沈阳等全国各地的人很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是全国各地来的人组成的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形成了一种和谐、包容的好传统和好习惯,这种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体现出来一种优势。所以,这个城市在市民传统的理念里边或者是价值取向里面,对和谐都非常讲究,并逐渐成为洛阳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比如说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讲要构建宜居城市,要老区和新区协调发展;在城市居住环境方面大家又非常关注水、绿化等和城市周边环境的和谐;在经济发展方面注重工业和旅游的协调,这本来是两块,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是对立的,但在洛阳就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和谐,也包括我们常讲的现代理念和历史文化的交融。所以,在这个城市里处处是和谐,大家都在追求和谐,这也是这个城市的特质。

  第三个城市特点,就是洛阳由于它历史文化的原因和人口结构的原因,形成这个城市特别强的包容性,具有强烈的开放欲望。开放的、包容的精神,在市民的生活当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第四,也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就是洛阳是一个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十一五期间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上升了26个位次,上升速度居全国第二。目前洛阳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43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四。这些作为一个600多万人口,城市人口只有180万左右的城市来说应该是不错的成绩。经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了发展的活力,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的发展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具体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新的理念下,我们拥有了文化优势、环境优势,这个城市就更显得到处充满活力。很多朋友到洛阳看过以后,跟我谈到这方面的感受时,大家都觉得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活力。

  现阶段讨论就是这四个方面,也是大家形成的共识。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洛阳也是有着很雄厚的文化基础、文化资源,但是也有学者提出,这种文化资源它可能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这种文化的软实力。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提打造文化软实力。洛阳如何将咱们这种特别优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

  王立林:这个问题你提的很好,省委提出要把文化资源大省变成文化强省,要实现这个跨越,洛阳在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时候,我们有优势,也有责任,而且我们也有信心,在全省实现这个跨越中走在前列。

  洛阳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一点大家非常认可。我们的发展战略,首先是说工业强市,然后是旅游强市、文化强市。洛阳自己和自己比工业很大,但是放在全国的位置,就不是很靠前了,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的文化特别是我们的文化资源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这一点是洛阳未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资源。这篇文章做好了,洛阳就能实现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当中处于更优势的地位。

  所以,我们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中也在逐步探索和实现这个转变,那就是把如何实现把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的优势,在这方面应该说也逐步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首先,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宏观指导上,市委市政府由刚开始提出的工业强市、旅游强市,到现在提出文化强市的概念,这是宏观层面。在实际操作中,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上了很多重大的项目。比如说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项目。全国大遗址保护工程有两个重点片区,就是西安和洛阳片区。同时,我国组织开展了丝绸之路申遗和大运河申遗两大工程,这三件大事洛阳都是重点。全国大遗址保护,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件大事在洛阳交汇。

  洛阳将逐步展示埋在地下的文化遗产

  所以,这篇文章如何做好,是洛阳对全国负责的头等大事。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了隋唐洛阳城、汉魏故城和偃师商城三大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在这方面国家文物局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来保护和展示三大文化遗址,让大遗址保护不但在书上有、地面也有,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历史上十三朝的辉煌。这些工程市财政已经投资了2.7亿,国家文物局的投资也超过2个亿,后期国家投资还会更多一些。目前这几项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我只举一个例子,隋唐洛阳城。历史上的隋唐洛阳城面积是47平方公里,洛阳城的建设和其它的都城不太一样,就是它的城外还有一个西苑,据史书记载西苑是周长200里,分布有17个行宫,所以隋唐洛阳城的核心区共有47平方公里,整个周边将近200平方公里都是隋唐洛阳城的范围。这么大的范围为保护和挖掘带来很大的难度,好在由于历史的原因,隋唐洛阳城地下遗存保护得非常完整,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定鼎门项目在今年10月底就要开馆了。

  洛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还很多,比如我们投资4个亿建了洛阳博物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明年牡丹花会的时候,也将向世人展示。特别是今年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今年十月份,全国大遗址保护论坛也将在这里举行,届时将会有秦汉罗马文明展、中国古都文化展、全国大遗址成果保护展和洛阳珍宝展,四个大展在这里举办三个月,届时,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42家博物馆的展品将在洛阳集体亮相,也将是一大奇观。

  洛阳历史文化优势大多被淹没在地下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洛阳向国际旅游城市的方向打造。洛阳跟杭州、南京同时都是作为重要的历史古都,而南京和杭州可能在迈向国际都市化这方面做的算是比较好的。洛阳跟南京和杭州这样的城市相比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有的人也提出洛阳跟这两大城市相比,可能是缺少自己的城市特质,洛阳该如何去打造自己的城市特质?来缩小与南京、杭州之间的差距?

  王立林: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洛阳的市民,就洛阳旅游如何发展方面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我们和杭州、南京相比,在国际旅游方面的影响力还有很大差距,不仅这两个城市,跟西安比我们也有差距。分析原因,我比一下洛阳和南京、杭州的情况。洛阳和南京、杭州相比,这里有一个先发和后发的问题。在2000年以前,南京和杭州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南京有明故宫,特别是明清以后南京一度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城市的地上文物遗存非常多,而且南京的古城墙保存的非常好。杭州作为近代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整个城市的文物遗存也保存得非常好。

  而洛阳这个城市的特点,用洛阳宣传自己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司马光的“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还是游客去北京看的多,到洛阳看的少。原因就是司马光说这句话时是在北宋时期,是一千年以前。这句话在宋代的时候还可以说是对的,因为在宋以前,洛阳的历史确确实实是一部基本完整的中国史。但是宋代以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洛阳一代一代被遗忘,甚至没落到县城的地步,发展到建国初期的时候也只有5平方公里、5万人口。中国的古建筑都是土木建筑、砖木建筑,宋代以前的基本上保存很少,再加上洛阳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古都城市,在战争中遭受破坏很严重,历史上还曾有过几次大火。所以,洛阳历史文化的优势被淹没在地下,地上很少,这是目前的事实。但现在人们的旅游追求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由过去那种以感官的享受、身体的舒适为目标,逐步转向更高层面,即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以探寻历史,了解历史文化为愿望的旅游者将越来越多。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洛阳已经逐步有能力把这些历史上埋在地下的文化遗产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使洛阳在宋代以前十三朝的辉煌历史能够比较全面地向大家展现,让大家看得到,感受得到,能够从中汲取知识和文化,为大家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旅游当中,打好文化牌,做好做精洛阳的历史文化产品,将来洛阳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

  洛阳文物保护意识已深入市民

  主持人:可能有网友会问,当把地下的展示给世界的时候,我们大家可能会关心对这些历史文物的保护问题,咱们的规划中有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王立林:这个问题不是考虑的问题,而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前提。因为刚才你提的问题是说旅游,说到文物保护,洛阳在解决建设、旅游发展的工作中,也包括市民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文物保护的理念,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

  在建国初期,建设156个重大项目的时候,洛阳在全国率先创立了称之为“洛阳模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叫做“撇开老城建新城”,这个模式一度成为上世纪,甚至到现在还一直是全国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普遍学习的一种模式。撇开老城建新城,主要就是由于老城区是隋唐洛阳城的遗址区,再向西是东周王城。所以,离开了历史文化区去建新城,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到70年代的时候,洛阳人在我们自己的项目建设中又率先在全国创立了大家称之为洛阳模式的项目建设模式,即每个项目建设之前必须先进行文物勘探,这个经验也在全国普遍推广。目前洛阳市民的文物保护观念非常非常强,在洛阳谁破坏文物或对文物保护不力,不光是政府,市民也不答应。在新的一轮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特别是在文物保护方面,既要使市民享受历史文化的丰硕成果,又要为后代子孙留下珍贵的文物资源,这个关系要处理好,而且这也是我们建设所有项目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洛阳 文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