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大使闭门磋商 澳舆论建议陆克文卸下“亲华包袱”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江亚平、邓媛发自堪培拉、北京 最近半年来的中澳关系,犹如去年年底的澳大利亚股市,一路下滑。澳大利亚报纸多次声称,目前两国关系“已经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不过,触底反弹的一幕有没有可能在两国关系中上演?
连日来,紧盯着澳大利亚政府对华下一步怎么走的澳媒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或许正在释放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信号。
澳驻华大使拜会中国大使
猜测从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的紧急回国开始。《澳大利亚人报》8月20日的报道称,总理陆克文在澳中关系“继续恶化”之际召回了芮捷锐,回国参加“紧急会议”。尽管陆克文在公开场合否认芮捷锐紧急回国是与近来两国摩擦持续发酵有关,但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泄露了天机”。他说,这是芮捷锐返回堪培拉的“好时机”,因为澳中关系受到了一些“困难”的困扰,而正是“力拓案”与热比娅访澳引发了这些问题。
包括美联社在内的西方媒体也认为,近来中澳关系充满了“火药味”,因此陆克文会在和芮捷锐的会晤中,专门讨论澳中两国间存在的分歧。
与此同时,有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芮捷锐“紧急回国”,除了向陆克文“述职”外,还闭门拜会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芮捷锐究竟谈了些什么?外界对此无从得知,但外界普遍关注到另外的一些“细节”。
史密斯20日对外表示,虽然当初给予热比娅签证,但是并不代表澳大利亚支持她寻求“新疆自治”的立场。“我们一直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他说,对于力拓案,澳大利亚也会尊重中国的法律程序。
不过次日,针对澳政府给热比娅发放签证一事,陆克文引用了澳前总理霍华德曾说过的“我们决定谁可以踏足澳大利亚”这句选举语言,他说:“我所领导的政府,是一个澳大利亚可以觉得给谁或者不给谁发签证的政府。”
此言一出,陆克文顿时引来了国内媒体、学者和反对党人的声讨与批评。
“中国通”为何搞砸了
《悉尼先驱晨报》的分析文章认为,陆克文与他的前任霍华德不一样,霍华德是搁置价值观的分歧,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使得两国关系持续走高。陆克文却是希望在经济合作上附加西方价值观,不但在公然宣称中国在西藏事务上存在“人权问题”,而且还以言论自由为借口给热比娅放行,结果导致中澳之间龃龉不断,终于到了两国关系明显受损的地步。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一位分析研究员说,陆克文上台后,以为自己深谙中国事务,于是不愿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对华关系战略图。他仗着自己是“中国通”,大权独揽,尤其是对华政策,基本上由他一人说了算,结果事情越来越糟。随后,《澳大利亚人报》在一篇评论中澳关系的文章中也承认,工党上台后的对华政策是“混乱而且经常是不适当的”。
陆克文以“中国通”自居,为何在对华政策上非但不能长袖善舞,反而多次判断失误?澳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陆克文由于与中国的渊源比其他西方领导人要深,因此他对中国事务的了解的确要比其他西方人要多。但关键是,他没有把这种资源转化成优势,反而成了他的包袱。因为他特别忌讳被认为是“亲华派”,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结果在许多问题上做得比前任更过火。部分学者指出,陆克文这半年来的表现都在扮演一个“知华派”而非“亲华派”的角色,可惜他也并非真的“知华派”,对中国事务的一知半解导致他一再疏远中国,沦落为许多人心目中的一位“反华派”。
如今,澳媒担心,陆克文在对华问题上一错再错,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激怒中国。
澳大利亚反对党自由党领袖不无忧虑地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关系的恶化将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而陆克文现在是“该采取行动修复”的时候了。
经济新合作释放暖意
澳中商会的一位商界领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两国关系紧张,最担心和忧虑的就是澳大利亚的企业界和商业界人士了,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他们。澳工商界一直对工党政府的对华政策深表不满。他说,美国人借着保护澳大利亚安全为由,不断让澳大利亚派士兵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前线送死,运回的是澳军人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中国以合作共赢为旗帜,运来的是一船船的价廉物美的日用品,运走的是一船船的铁矿石。人们不禁要问陆克文,究竟是美国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多,还是中国带来的好处多?
陆克文初上台时,曾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做中美之间的桥梁,还提出了建立亚太共同体的大胆构想。但现实是这座桥梁显然没能搭建成功。
不过,虽然陆克文仍然“嘴硬”,但事实上最近几天,工党政府已经开始做中澳关系的“修补”工作了。
18日,澳资源和能源部长马丁·费格逊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了价值500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合作协议,这成为澳大利亚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也让澳商业界看到了新的希望。外长史密斯还利用这个协议讽刺反对党,说这是对反对党声称的中澳关系陷入最低潮的一个有力辩驳。
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21日表示,目前力拓在中国市场面临很多挑战,正在寻求同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并已和中铝就可能的合作事宜展开洽谈。他说,因力拓4员工涉嫌侵犯中国钢企商业秘密和贿赂中国钢企等事件,他对未能完成与中铝的投资计划感到失望,并称希望改善与中国客户的关系。而对这一表态,中铝负责人也作出积极回应,称愿与力拓进一步探讨双方可能的合作。
同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林又向当地媒体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他表示,拖了大半年、原先进展缓慢的两国自由贸易谈判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重新开始。他还说,两国官员的会谈将显示澳中的贸易关系并未受到近期政治关系紧张的影响,双方都重视这种贸易合作的价值。重要的是,不要让“害怕中国崛起”的观点影响澳的贸易政策。
澳方需警惕“再添伤痕”
此前,陆克文曾用中澳关系“充满挑战”来否认两国关系出现问题。他说:“中澳关系总是充满挑战,一直如此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如此。”澳外长史密斯也承认,中澳关系的紧张状况“会经常性地发生”,澳政府所能做的就是“用冷静、理智和谨慎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困难的局面。
据当地媒体披露,陆克文政府为了能与中国达成500亿澳元的天然气合作协议,曾下足了功夫,做了艰苦的努力,其目的不仅是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期在明年的大选中获得亚裔选民的选票,更表明工党政府充分意识到,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贸合作对澳大利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59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中国对澳出口222.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自澳进口374.2亿美元,增长44.8%,中方逆差151.8亿美元。
澳大利亚工商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贸合作如此密切,已经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步。一位从事中澳贸易多年的公司经理说,如果陆克文在对华关系上一错再错的话,那么明年的大选他将会看到惨败的结果。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中澳关系出现当前的起伏波折,是两国关系发展到一个紧密阶段会必然出现的一个正常现象。由于中澳两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对许多事务的认识也有差异,所以分歧、误解甚至利益冲突都是必然的,也不可能指望这种结构性的矛盾能通过达成几桩贸易交易就能化解。
如今,中澳关系来说,今年的另一个考验将是达赖问题。据悉,达赖将在12月访问澳大利亚,“西藏流亡政府驻澳办事处”已经表示希望陆克文能会见达赖。去年达赖窜访时,陆克文出国访问避免了作出“困难的决定”。不过,今年年底达赖来访,澳大利亚政府又会作何表态呢?当地媒体给政府提醒时说,届时不要让对中国有偏见的人对可能回暖的中澳关系“再添伤痕”。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