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建议把资源给转化为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9:50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怎么把资源给转化为实力。

  蔡运章:对,把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通过专家们进行讨论,各行各业介入,最后由上级领导做出决策,把洛阳文化产业搞上去,推动洛阳其它行业的发展,这应当是当务之急,大家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从洛阳发展文化产业来讲,目前洛阳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真正去研究和化解洛阳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这方面的发展我认为还是任重而道远。

  主持人:三位学者有没有好的建议?怎么样把洛阳这个最大的优势转为真正的实力或者特色之路?

  刘红旗:这些年洛阳很多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都在议论、讨论、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样把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资源埋在地下没有被利用,还不是现实的财富。洛阳的文化资源为什么考虑了这么长时间,议论了这么长时间,每年也都在做,比方说河洛文化旅游节,比如牡丹花会,搞一些唐三彩、青铜器,历史景观再现,建筑的恢复,大遗址的保护都在做。概括起来,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两个途径:

  第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再现,把人请进来,实际上说到底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了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带动了餐饮、会展,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旅游拉动,把人请进来,来这里消费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洛阳经济的发展,促进洛阳城市的建设,人的精神面貌的发展。

  第二,现在考虑得比较多的就是走出去,请进来。现在一直在做,从80年代恢复办牡丹花会开始,一直在做,每年做点事情,现在已经做到旅游业发展规模比较大。

  怎么走出去呢?美国人拍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他没有说你来我美国看什么,他生产一个文化产品让全世界都来买,洛阳在这个地方,我感觉我们下一步需要下大力气,洛阳的历史文化传说、典故、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故事,典型的建筑、诗歌等等太多了,方方面面的宝贵的财富太多了。这些东西光请人来看不行,洛阳一年能接待的人很有限,你就是都恢复了,都建得非常好,全世界人都来看,顶不住北京一年的收入,它有一个限度。

  无限的市场在哪里?就是你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利用你洛阳的文化资源,然后推向全国,推向全球,甚至你做一个动漫产品,做一个音乐产品,做一个舞蹈产品等把它推向全国,推向全球,可能这个文化产业可能产生的利润就更大,你的影响就更大。两条路,一个“请进来”,一个“走出去”。“走出去”恐怕就更难,你要拿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光有资源,说我这个东西好,埋在地下但我没刨出来,金子在地下但我没把它提炼出来,这不行。现在我们也应该考虑怎么样利用我们的洛阳人才资源、文化资源来生产一些文化产品。最简单的,拍个电视剧,把洛阳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融入进去,播出去,就像山西和很多地方做的一样,一个电视剧就带动了大量的……

  主持人:比如《乔家大院》。

  刘红旗:对。洛阳在这方面下一步恐怕还要很努力。再一个就像蔡老师说的,历史资源怎么跟现代产业结合,跟工业结合,其实工业和历史文化并不见得是矛盾的,在很多城市搞工业和搞旅游是矛盾的,搞工业污染环境,搞旅游要求自然化、原生态,但洛阳的城市规划当中,洛阳特别奇怪,既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现代工业城市,这两者结合现在成为洛阳的两个优势,相处得也比较和谐,当然也有矛盾的地方。实际上洛阳文化产业在发展,洛阳文化产业说到根本还是工业、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生产出来现代的文化产品,让大人、小孩都爱看,小学生都爱看你的东西,这样你的历史文化资源算是活了,否则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管理,没有现代的销售手段,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像我们非常古老的古装戏一样,很多年轻人不爱看,就产生不了文化产品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所以,发展文化产业对洛阳来说是篇大文章,我们需要用新的思路,更加开放的方法来邀请方方面面的人才和吸收方方面面的资金,运用方方面面的方法来推动,把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发展起来。这个事儿洛阳人责无旁贷,有一种压力感和紧迫感,但事实上它既是洛阳的,又是河南的,更是全国的,说到底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怎么展现给世人,洛阳人愿意在里头竭尽全力,殚精竭虑去努力去做,同时也欢迎方方面面优秀的人才来和洛阳人一起做,因为它太厚重了,宝藏太多了。

  徐金星:洛阳这么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洛阳,也是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遗产,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有什么区别?洛阳文化或者河洛文化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核心的标志。如何把洛阳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文章,而且是个很难做的文章。这些年来,我们曾经多次进行讨论,社科联还专门组织过这样的讨论,好像好多大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来解决。比如厚重的河洛文化或者洛阳文化,对提高洛阳居民的自信心、自豪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很多外地人来到洛阳,把洛阳作为第二故乡,跟洛阳厚重的文化有关系。洛阳极为丰富的古文化和文物古迹对发展洛阳的旅游业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许多精神对哺育这一代洛阳人有很大的作用。河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统一祖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客家人、闽南人、台湾人都“根在河洛”,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台湾文化就是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根在河洛,这都是在学术界有定论的,客家人更是这样。这些都是洛阳文化、河洛文化能为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新的力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大运河的中心”,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现在许多从事工业生产,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依据的很多理论也是河洛文化派生的,诚信经营,如何做商人,洛阳有商人,它有一套理论是现在商人可以用的,这是河洛文化可以看得到或者能感觉到的一些作用。

  如何促进洛阳现在社会更大规模的,更高速度的发展,如何促进洛阳的农业、工业发展?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得更好一些,我总的感觉处于这么一种状态,还有很多文章要认真地,集中人力、物力认真地加以思考,认真地加以探索。

  蔡运章:我觉得要发展洛阳文化产业,就应该以认真研究总结河洛文化丰厚的文化资源,刚才讲,把它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其中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领导层、商业界要转变观念。目前国际上都在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国内包括北京市在内,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应对很重要的特点是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而洛阳有这么丰厚的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我们的领导层,我们的企业界要像抓洛阳的工业那样,洛阳的基础建设那样的投资力度,那样的领导决心,那样的领导精力。加大这样的投资,建一个工厂得几十个亿,上百亿,修一条路,修一条桥也得几千万,也得几个亿。洛阳的文化产业不要说你投入几百个亿,几十个亿,只要拿出一两亿,拿出几千万投资马上就会立竿见影。如果把洛阳的文化产业搞上去,把洛阳最大、最亮的名片打出去了,那么洛阳的文化产业也好,洛阳的软实力也好,就能大大地发扬,会结出非常非常丰硕的成果。

  刘红旗:观念上和现实当中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项目,现在市政府也在策划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也让报,但我们资源和项目之间有一个桥,你得把好的东西变成一个项目,变成可操作的东西,然后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才能做。但现在我们的事实是,老是在出项目的时候,让人感觉可操作的项目少。我们一直在说,专家用心良苦,一直在呼吁,比如做实业的人,做策划的人,做市场营销的人,做文化产业包装的人,来用现代的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研发,要看这个资源适合用什么方式展现给世人。这个资源适合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建设,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中间这个环节要解决了,专家们的希望和政府的决策,和社会各界的努力真正对接了,这个文化产业才能起来。现在专家们的呼吁,我接触当中,很多市领导也很认可,也很认同,他们也想让文化产业大发展……你给我提项目,你提出项目以后我来招商引资,这个项目不要说的笼统,要说的具体可操作,比方说建一个展示洛阳历史文化的主题公园,它叫什么名字,它多大,有多少亩地,需要多少钱,里面大概搞什么建筑,怎么样去设计,怎么样去规划,我去给你跑有关部门批,我去招商引资,但这个过程当中不是我们专家的业务专长,我们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研究产业的,做经济的,做管理的和我们历史文化专家要紧密结合。

  主持人:刚才三位也都提到,洛阳市的精神里有一点很让人感动就是洛阳市民以洛阳为荣,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以及他积极主动去为这个城市争取美好形象的努力的精神其实是很让人感动的。现但我们也感觉洛阳市民很悠闲,很安逸,我不知道这种形容对吗?有没有悠闲、安逸的东西在里面。悠闲和安逸本身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会不会形成一种制约呢?

  刘红旗:我感觉洛阳人有一部分安逸,有一部分不安逸,因为洛阳现在很多人口与工业连着的,如果工业压力大,工业不发达,最后就会造成很多人下岗待业甚至失业,洛阳人现在的生活我感觉和开封那些文化名城比压力好像也不小,但要说洛阳人幸福,我感觉洛阳人有这种自豪感、认同感,也有一种幸福感。

  洛阳人会不会不思进取?刚才都说了,洛阳人这时候的进取心还是很强的,你可以上网查查,洛阳网民对洛阳的大事小事非常关心,对很小的事情都非常关注,都希望把它做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洛阳人实际上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发展的动力,也有一种想再现历史辉煌的愿望。至于有没有负作用,我感觉洛阳这些年可能在开放、招商引资上,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们太认同洛阳了,个别时候在开放方面还需要有加大的力度,跟沿海的城市比,我们的开放城市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我们希望八方的厂商、客户来到这里面,在洛阳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来这里共同创业,来发展。

  蔡运章: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非常丰厚的文化资源,应该对年轻人,海外的炎黄子孙甚至对整个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人类要坚持创新,就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近些年的发展中间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那就要学习历史,就要到古都洛阳来实地考察这里的历史文化,这里的文化遗产。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话不是空的。因此,我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中华民族,特别对年轻人将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颗镶嵌在黄河岸边璀璨的明珠,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主持人:您还是很有自信心的,还是很自豪的。徐老师对洛阳的未来有没有期望?

  徐金星:主持人刚才提到了现在的洛阳人有一种安逸感,从容不迫,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是这样的,洛阳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的城市,同时它也是山美、水美、环境宜人,气候令人非常舒服的一个城市。洛阳地处天楔之中,气候是温和,它既不像北方那么干燥、寒冷,也不像南方那么热,它处于中间,四季分明,这里的气候适合人类设备,雨量也不太多,也不太少,它不像西北那么干旱,也不像东南经常发生台风。比较重大的,人类不可抗拒的灾害,洛阳的历史上相对少一点,洛阳的山和水都非常美,这是一个方面,自身条件让人们觉得生活在这里非常舒服。洛阳自古以来一定意义上就是个移民城市,是国都,1500年左右,做国都的时候,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人涌在这儿,在这儿住下去了。后来不当国都人又迁出去了,解放后的50、60年代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支援洛阳,很多人到洛阳来觉得洛阳生活非常好,留恋洛阳的一种包容精神,大家都生活得非常愉快。近几年洛阳的经济比起沿海城市没有发展那么快,比起内地城市发展相对还不错,人们生活大体有保证。大概有这么一些因素,洛阳人感到和谐,感到从容,不像沿海城市工作拼命,生活拼命那么紧张,感觉受不了。我内心深处感觉洛阳安逸,不思进取的很少,倒是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在发愤图强,在争取向上赶,包括整个洛阳也千方百计向上赶,这是推动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取向上,创一流这样一种精神。洛阳这几年获得了很多桂冠,欧洲人最欢迎的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一百个受欢迎的城市等等,都与这个有关,它有要搞就搞好的精神。洛阳又是中华民族文化集中代表的地方,随着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这几年的国学热,大家在宣扬国学,宣扬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建了很多孔子学院,随着我们中华民族、国家的腾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肯定是越来越高,中国地位高,洛阳的地位肯定会越来越高,因为就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华民族或中国精神的集中和代表,所以,洛阳的前途一定是辉煌灿烂的。

  主持人:确实,洛阳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一群自强不息、令人感动的人,我们也相信,洛阳这座千年帝都有一天它一定能够再现当时的盛世风华。今天非常感谢三位老师做客!我们一起探讨洛阳的城市精神以及洛阳未来的发展道路,尽管这个城市精神我们也没有得出最终的答案,但我们相信对洛阳的发展可能也会有一点点的帮助,非常感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洛阳 文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