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岐山访问新加坡并主持召开中新双边会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18:14   央视财经频道

  王岐山访问新加坡并主持召开中新双边会议,央视财经频道独家跟进报道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23号上午离开北京赴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主持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六次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随同前往。

  最近,在曼谷举行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法律程序已经成功完成,从而将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如期建成。众所周知,中国、新加坡的双边关系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最关键的一环,王副总理此行访问新加坡并主持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定会大大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合作的亮点,财经频道派出强大报道小组,紧跟会议进程,全面报道解读会议成果。前方记者宋云天将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畅谈天津生态城的建设开发,北京方主持人芮成钢将连线采访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天津开发区副主任崔广志,两位负责人将在直播线上分别介绍工业园和生态城的建设情况。

  此外,芮成钢还将连线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全方位解读这次中新会议。

  财经频道早间《第一时间》、午间《环球财经连线》、晚间《经济信息联播》将跟进会议进程,通过连线、现场采访、深度调查等组合报道立体解读本次中新合作议题。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2.6万(常住人口61万)。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2009年1-5月,全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80亿元,同比增长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5亿元,增长9.9%;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亿元,增长1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增长10.2%;进出口总额从1月份探底回升,5月达170.7亿美元,其中出口84.6亿美元。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市3.4%和5%,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发展指标名列前茅,经济总量占到全市16%左右,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园区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发展初显成效。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更加注重资源集约、生态环保与民生和谐,转型发展起步较早、力度较大、步伐较快、成效较好。先进产业高度集聚,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01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欧美项目占比达49%,并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积极推进“腾笼换凤”、“优二进三”、“退低进高”工程,连续三年新增科技项目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万元GDP能耗0.36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D、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了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2.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08年达3.9%。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独墅湖高教区等创新载体建设集群推进,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其中建成面积150万平方米,形成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创新功能加快完善,建成了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各类创投机构达52家,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4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新标准),中科院创新工程三期—中科纳米所揭牌投运,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创新园——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挂牌成立,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年50%以上速度增长,创新型园区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3.东部新城快速崛起。主动融入苏州中心城市发展,高标准推进环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建设,东部新城初具雏形。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备,园区从一开始就秉承“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与“执法从严”、“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按照“九通一平”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主要基础设施的开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0亿元,动迁民房5万多户,建成道路484公里,铺设管网1929公里,集中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供热厂等源厂设施,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实事工程全面推进,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建筑5266万平方米,竣工3529万平方米,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标工程相继建成,多幢超高层建筑开始启动,城市大型地下商业载体—星海街地下商业广场、水上摩天轮主题公园、滨水国际化娱乐休闲街区—月光码头等重点商贸工程快速推进,综合性商业地产项目—时代广场正式开业,利福国际、天虹百货、九龙仓、新鸿基等知名品牌与总部项目纷纷落户。城市环境面貌日益优化,金鸡湖大型激光音乐喷泉、李公堤夜景灯光工程先后建成,东环路改造初见成效,累计新增绿地3421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45%,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创造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绿色乡镇全覆盖、ISO14001贯标企业最密集等多个全国开发区之最,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4.中新合作持续深化。始终高举中新合作旗帜,深入推进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被两国领导人誉为中新合作典范。借鉴新加坡经验取得积极成效,累计派出20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先后编制实施了80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了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了“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初步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加强。率先在全国开发区中设立了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个SZV空陆联程通关模式、首个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并成为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首批出口加工区及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等。全国首个国际电子产品交易基地获批建设,全国首个“虚拟口岸直通放行”模式开始运作,与太仓港“区港联动”也全面实施,极大地优化提升了投资软环境。园区经验加快辐射,国家商务部去年专门发文推广园区发展和借鉴新加坡软件的经验,江苏省南北共建项目—苏宿工业园开发初见成效,“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成为苏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

  5.各项事业和谐共进。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加快推进老镇区改造、新镇区建设以及燃气入户等实事工程,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77万元和1.5万元。社会事业更趋繁荣,教育现代化水平跃居全省前列,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已有10所海内外高校正式运作、师生规模近4万。此外,社区工作站模式成功运作,邻里中心功能不断拓展,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更趋加强,重视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区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实现了“全覆盖”。重视加强廉政建设,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健全监督网络,重点规范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与土地公开拍卖等各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经过十五年开发,苏州工业园区进入了“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的重要阶段。我们将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进一步树立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性眼光,自觉向世界著名经济区看齐,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努力把园区塑造成为国际一流开发区品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任务是:

  1.加快塑造科学发展品牌,按照“转型、创新、优化、提升”的要求,深入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和生态优化“四大计划”,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2003年苏州全市水平,实现“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目标,人均GDP、万元GDP能耗达到或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R&D投入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5%和40%,跻身国际一流高科技工业园区行列。

  2.加快塑造科技“新硅谷”品牌,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重点,着力引进旗舰型科技项目、培育知名科技企业、集聚优秀创新人才、转化领先科技成果,努力将开放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自主创新的优势,把园区打造成为高水平研发、高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集聚之地、全球知名的国际技术产业新城和世界一流创新创业园区。

  3.加快塑造“洋苏州”城市品牌,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按照苏州现代化中心城区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功能、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积极打造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现代化CBD,大力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全面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从大苏州增长核向大苏州城市核的飞跃,加快建成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4.加快塑造“和谐园区”品牌,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体制。更加注重城市现代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社会民生,提高群众 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积极塑造多元多彩、开放包容的园区文化,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新天堂”。

  中新天津生态城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胡锦涛主席指出:生态城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李光耀资政说:生态城将把新中长期合作推向一个新高点。吴作栋资政说:新方希望同中方共同推动天津生态城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愿望,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生态城是新中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城的构想是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

  背景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选址原则

  按照两国政府确定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不占耕地、节地节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选址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盐渍、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且水质型缺水的地区。

  同时,选址考虑有大城市依托,基础设施配套投入较少,交通便利,有利于生态恢复性开发。

  区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

  规划设计

  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致力于建设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

  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

  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特点:

  一、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

  二、选择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

  三、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目标,建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熔共生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四、以绿色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

  五、以指标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和建设的城市。

  六、以生态谷(生态廊道)、生态细胞(生态社区)构成城市基本构架。

  七、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

  八、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标志,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新双边会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