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24城记—探寻中国城市精神之走进湖北专题 > 正文
从码头文化感悟武汉人的乐天精神
作者:商楚
武汉的码头分为“本土码头”和“洋码头”
本土码头主要分布在汉水沿岸(汉正街因此诞生),以小船停靠为主,沟通江汉平原、荆沙各地,以农副产品为主,比如菜码头、蛋码头、肉码头、布码头、粪码头(将城市的废弃物输出)以及杂货码头。货物源头主要来自荆沙、襄樊一带。码头工人其实就是船夫农民和搬运工。
真正变化比较大的长江码头,这时的码头开始固定。1865年到1910年(45年间),汉口开埠后,外国商人陆续在汉开设工厂,开办洋行,从事贸易。这些商人注意到汉口的地理位置特点(当时外国人在中国长江沿岸开埠的城市:上游重庆,下游上海,中游便是汉口),迅速把汉口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航运枢纽。这期间外国在租界开设的洋行和轮船公司多达113家。这时的码头成为汉口的重要贸易场所,可直通海上。于是洋码头附近多了货栈、仓库、银行。当时汉口的洋码头多达74个:有俄国的“顺丰砖茶码头”、英国的“怡和洋行码头”(现在武汉港19码头)、日本的“日清码头”、还有德法等国的码头。
码头文化四原素:动、爽、利、俚
无论是本土码头还是洋码头,无一例外地将武汉文化赋予了“码头”的原素:
一是“动”的原素。码头汇四江,码头文化“动”的原素极多。尤其是在汉口,东南西北的文化文艺形式并存。就拿戏曲来讲,京、汉、楚、越、评剧等都有专业剧团,都有自己固定的观众和爱好者;比如武汉的小吃:北方的酱肉大包,广东的叉烧包、本土的小笼灌汤包,江浙的苏式菜包……各有各的市场;再拿语言来讲,南腔北调在这里不是稀罕事,一个小区里,广东话、浙江话、北京话、东北话、四川话都可以沟通。由此“动”的原素就奠定了码头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也是优势。
二是“爽”的原素。包容是通过豪爽体现的。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既有北方人的豪气,又有南方人的精灵;既有四川人的放松,又有上海人的“精明”,但仍是“爽”的成分居多。市作协主席池莉笔下的武汉人和武汉文化多体现了这一特色。这一原素表现为武汉人“乐于助人”的风尚。
三是“利”的原素。码头文化充分体现了城市格局你的非政治性,完全以市民文化为特征。武汉的读书人经商弃文的越来越多,这些人将自己的文化知识转为商品。比如“书法家往往自定润格,有求其书画者,或予以一元至十元不等,谓之润笔。”“利”这一原素表现出文化不得商品属性和商业价值观。
四是“俚”的原素。这里的“俚”可以理解为下里巴人的幽默和风趣。由于码头工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他们喜欢的是民间文艺,或街头巷尾的杂耍,或民间武术,或浪语油腔等等。“俚”所代表的就是幽默和风趣。
码头文化在今日武汉的痕迹
在武汉,码头文化的痕迹很深。如“占码头”、“打码头”、“抢码头”、“抽跳”(有过河拆桥之意)等;又比如说语言中的“老子”、“婊子”等等,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文化影响:比如不讲卫生、随便骂人、逞强称霸、打架斗殴等不文明现象。
刚才说了码头文化中消极的一面,当然其积极面也是十分突出的:团结、鼓劲、大气、容忍、宽厚、创新等:
码头工人团结才有饭吃,扎成一把,喊起“号子”,脚步一致,不怕负重是其文化特点。码头工人特别能吃苦,非常勤劳勇敢。此为其一;
其二,码头工人要顶风雪、冒酷暑,不论价钱多少,货物必定上岸下船。这其中如果没有忍耐宽厚之心很难在码头立足。这又表现了武汉人很强的道德观;
其三,码头幽默号子往往体现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的儒家文化礼教,民国时期武汉开男女混乘一车而不避嫌之先河就证明了这一点。敢于创新使武汉开创了全国多个第一:辛亥革命第一枪、万里长江第一桥、汉正长街第一市、全国沿江第一滩的等等。
武汉市的城市精神很好地概括了以上内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这四句话,我个人认为前面两句有重复,可以改成以下:敢为人先,宽厚容忍,崇尚文明,兼收并蓄。武汉市的一首民谣可以很好地概括这座城市的精神:
高楼小屋都御寒,大也安然,小也安然。
衣着得体贵自然,丝也可穿,布也可穿。
粗茶淡饭日三餐,荤也香甜、素也香甜。
三五知己常聊天,今也谈谈,古也谈谈。
老夫老妻常相恋,帮也是伴,扶也是伴。
夜来儿女笑街前,闹也不烦,累也不烦。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由此可见武汉市民的一种“乐天”精神。
(该文作者为武汉市江岸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岸区文明办主任。以上稿件为作者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