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 > 正文
大型媒体联动报道《共和国地标》将以时间为序,梳理不同时期曾经凝聚过我们目光的地点,通过串联并解读这些地标,还原它们的历史细节,展现它们的现实状态,为广大读者拼出一串新中国成长的足迹。本期稿件由天山网独家提供。
当选地标:新疆罗布泊
当选理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此成功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我国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那一刻,腾空而起的巨大的蘑菇云,让历史永久地定格在了这一刻,罗布泊也因此定格在无数人的心中,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方。
为何选择罗布泊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受邀奉命入朝参战。两军对峙中,美国为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面对核讹诈、核威胁,毛泽东意识到:美国当权者动辄向我国进行核威胁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原子弹,没有核遏制力量,没有同样的打击报复手段,没有抗衡的力量。对付核讹诈、核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手里也要有核武器。在1958年,毛泽东论断:“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58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两弹”试验基地工程建设的特殊部队,即“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部队,由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兼任司令员和政委,中国核工业全面上马。
原子弹试验,首先就是选址,如此之大、又如此具有毁灭性的试验,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到底该选择哪里?
核试验区的要求是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生物的地区。1958年夏,陈士榘将军带领中苏专家抵达哈密机场后,又分乘两架苏制直升飞机向敦煌以西的罗布泊东北上空,宏观观察了这片荒凉的沙漠。这次空中勘察确定了核试验区域,根据苏方专家的意见,初步化定在哈密以南、敦煌以西。这块地区旷无人烟,基本没有有价值的工农业基地,地势平坦开阔,符合试验要求。
除了旷无人烟、地势开阔等条件外,当时的选址还需要考虑另一个条件,即人生存所需的用水。时任原子弹基地司令员的张蕴钰回忆称最初选定的敦煌以西120公里的后坑为试验场,但是经勘测后提出异议:“距离敦煌仅120公里?施工生活用水从哪里来?”,于是一致认为另选场为好。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在回忆父亲当时作出的决定时也提到用水是另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进去必须要生存,就必须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能就地取水。
罗布泊,尽管有着“死亡之海”之称,楼兰古国在这里成为废墟,但1921年后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直到1970年以后才干涸。这就说明当时的罗布泊是有水的,可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
1959年初,陈士榘和万毅、孙继先三位将军再次到罗布泊勘察。勘察结果认为,这里的地形、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是一块得天独厚的核试验场区。他们联合向国防部报告,建议核试验场地定在罗布泊西北地区。不到一个月,中央批复同意。这样,一个面积为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大小的地带被用来建造试验基地。
十万大军进戈壁向“死亡之海”挑战
从第一个工程兵团奉命进入戈壁沙漠起,以工程兵为主、包含科学家的10万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罗布泊。陈士榘将军在后来的回忆中如数家珍:“从1958年3月30日,中央军委的第一个调令起,罗布泊先后调来12个工程兵团和还有两个工程兵师,以及汽车第36团、第37团;工程技术大队,3所医院,一个通讯营、一个勘察队,一个办事处;另有印刷、木材加工、机械修配、农牧场等七个;配属单位有:步兵195师(后改为工程兵52师),铁道兵第10师,通讯兵通讯工程团,空军建筑第6分部等。”
从建设基地的工程兵到进行核心研究的科技人员,奋战在罗布泊的每个人都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也都经历了罗布泊恶劣的自然挑战与忍饥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阶段。有着“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寒流阵阵,狂风裹胁着黄沙袭来的时候帐篷常常被掀起,而外出人员被卷走、被掩埋的事亦时有发生;尽管罗布泊有水,但在那片戈壁沙漠中,滴水贵于油,一盆水先洗脸,后洗脚,再洗衣服,当时很多人甚至喝起“蚊子水”;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无法忽略,当时正是我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同样困扰他们,在当时的罗布泊,部队驻扎地周边可以吃的如沙枣树籽、骆驼草等植物,几乎都被拿来充饥了。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甚至以革命的名义向大家募捐粮食和副食品支援试验基地,“我们的科技人员太辛苦了,他们能不能活下来,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验后,陈士榘追忆当时毛泽东接见他和张爱萍将军时的情形,称毛泽东一手握住陈士榘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着张爱萍将军,笑着说:“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委)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十万大军是默默地开进罗布泊,默默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又默默地撤离罗布泊。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钱,邓稼先当时拿到了最高的奖励级别,两个“弹”20元。很多的工程兵一生默默无闻,名字甚至不曾被记住。
在这片“死亡之海”,支撑他们走下去的的除了责任感、使命感、强国梦,更多的恐怕是他们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和吃苦、忍耐、自强的精神。
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
1964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副总指挥刘西尧,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命令,在核试验基地宣布爆炸时间的零时后,试验场的各项工作,都进入极为紧张的倒计时,每个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时刻。
“10、9、8……3,2,1,起爆!”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中国第一次在罗布泊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
当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的那一刻,震撼的绝不仅仅是罗布泊的十万参与者,对于刚刚闯过3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全体中国人来说,它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与自豪,当时我国政府的新闻公报中这样写到:“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言语间透着自豪和不屈。
影响远不止于此,当中国迈入有核俱乐部的那一刻开始,无疑也极大地增加了中国在外交上的自信和力量。“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多年以后,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如是说。
今日罗布泊:追寻两弹一星精神
1967年5月,第一颗氢弹再次在罗布泊的上空试验成功。
而1964年至1996年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新疆地区偏远的罗布泊核试验场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
1996年7月29日,我国政府宣布从7月30日开始暂停核试验。
如今的罗布泊——当年的原子弹试验基地早已荒废。当游览这块当地的绝密基地时,看到的只是茫茫戈壁与浩浩黄沙,以及矗立其中的断壁残垣,连绵的房屋没有屋顶,没有门窗,唯有墙壁屹立不倒,上面仍然保留着当年刷下的打字“毛主席万岁”、“为人民服务”、“一心为革命”等等,而那些曾经奋斗在这里的十万大军早已默默离开。“曾经的喧闹、辉煌、感人的故事都已化作历史,凝固在大漠戈壁的沉默之中。而在基地历史展览馆内,眼前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前辈们用过的马灯、钢钎、石碾等一个个实物,却一下子把人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重走罗布泊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菇云早已消失,核爆炸的雷霆也已远去,而科学家和工程兵与天地争斗、自力更生、默默奉献的精神则永远留存在了罗布泊,让人永远记得这片死亡之海并非不可穿越。(怀念/文)
天山网独家供稿新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