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天民《创业》:一部引发政治事件的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11:20  三联生活周刊

  张天民:《创业》(节选)

  夜。华程宿舍。

  一张巨幅地质图铺在地上,几块油砂岩芯,一卷探井电测曲线放在旁边。周挺杉端着拉住,华程拿着一支红蓝铅笔,两人伏在图上,仔细地看着。

  周挺杉凝视着华程,感情深沉地:“政委,你这担子不轻啊?才41岁,已经有白头发了……”

  正在凝眉苦思的华程抬起头来,用铅笔划划头发:“是么?没什么。”站起来,“今晚上咱们不谈工作,唠唠家常。”

  拉把椅子给周挺杉坐,问道:“几年不见了?”

  周挺杉:“介绍我入党以后,你就走了,10年了。”

  “这10年都怎么过的?”华程兴致盎然地问。

  “一公分一公分地钻地球,钻透了几十座祁连山……这没什么可说的。一句话,不能只顾报答党的恩,要为党的事业而斗争!”周挺杉质朴地说。

  华程又沉思起来:“是啊,斗争……”

  周挺杉看着华程,关心地:“压力大么?”

  华程立刻警觉,掩饰地:“什么?压力?没什么!”一指周挺杉,“说好不谈工作,你……”哈哈笑了,端起茶杯,走到火炉前倒水。

  周挺杉严肃地:“你不用瞒我!”

  华程装作莫名其妙:“我瞒你什么呀?”

  “压力真的不大?”周挺杉不相信,“这个油田远景怎么样?能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华程老实承认:“正为这个睡不着觉,目前还不敢吹。”推过茶杯让周挺杉喝水。

  周挺杉:“我们应该怎么办?”

  华程激动起来,一把抓住周挺杉的手:“老周!要观大局,辨风向。现在有一股寒流正向我们压过来,我们要逆流而上。你知道,我们,还有敌人,都在眼盯着你手里的刹把子!”

  周挺杉斩钉截铁地:“政委,就是寒流铺天盖地,我们也要打上去!坚决拿下第一口井!”

  一部引发政治事件的电影

  实际上,拍摄一部与大庆有关的电影是周恩来授意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做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也为江青日后批《创业》打下了伏笔。

  主笔◎王小峰

  在1959年国庆前夕,东北松辽盆地发现了石油,时值国庆10周年,因此将这个发现油田的地方取名“大庆”。

  此前,西方地质学家已经给中国下了一个结论:中国地质老,陆相贫油。1949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石油是工业肌体中的血液,没有石油,意味着工业发展会很艰难。中国在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主要侧重工业发展。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工业强大,国家才会走向真正强大。于是,中国就面临寻找油田的任务,只有找到石油,才能彻底摆脱依靠洋油的现状。毛泽东更清楚的是,只要有一天依赖洋油,中国就会一直被人控制,无法独立自主。那种被人掐住脖子的感觉是很不舒服的。这也是他在一次接见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时候强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勘察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当成了重要内容。

  1956年2月,毛泽东听取了石油部领导的汇报。专家认为,在中国的西北、东北、华北都有可能找到石油,但是可能储藏石油的地方工作条件艰苦,很多勘探、开采石油的技术当时我们还没有掌握,石油勘探与开发会非常艰难。于是毛泽东说出了开发石油要“革命加拼命”。从中国石油发展历史看,石油的确是中国人从地下拼出来的。

  1959年9月6日,松辽盆地发现石油,当时石油部在部长余秋里的领导下,做了一个部署: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他向中央请示,调集中国所有石油人才,到松辽盆地搞一个大会战,用最快的速度开采出石油。这样,全国就有4万多人汇集东北。这期间,正是“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加上自然灾害让中国进入最艰苦的经济困难时期。即便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勘探开发石油都是艰苦的,在经济困难时期,其艰难可以想象。最艰苦的时候,他们没有粮食吃,只能靠吃野菜和草籽充饥。在这次会战期间,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1205钻井队的王进喜就是众多英雄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经过3年会战,大庆油田终于被拿下了。当时探明的储量证明大庆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1964年,毛泽东接见了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在当年的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说:“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大庆。”同年底,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典型经验,并向全国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号召。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文艺上创作了一批与大庆有关的作品,但是电影《创业》并不是在这个背景下拍摄的。而是在大约在10年之后。“工业学大庆”的运动也是波波折折,大庆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当时确实鼓舞了中国人的势气,但是“文革”开始后,林彪、“四人帮”把矛头对准大庆,以大庆精神是“唯生产力论”为典型加以批判,甚至叫嚣“不搞科研照样出油”。1970年,周恩来顶住压力,在《关于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的报告》上指示:要保护好大庆油田,要加速解放大庆的干部,特别强调大庆不要忘本。在这个背景下,关于大庆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又提到议事日程。

  而当时的另一个背景是,1971年是建国22周年,《人民日报》发了评论员文章,说长年就这么8个样板戏这是不对的,所以就提出来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因为没新剧本,那时候决定开始重拍好多电影,比如《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

  1970年,大庆油田文化局副局长薛涛看了阿尔巴尼亚影片《海岸风雷》,很受启发,认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比《海岸风雷》还感人。便找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提出可以把王进喜拍成电影。当时中国文化领域都受控于江青,江青在当时的判断是,大庆是毛主席树起的典型,电影可以拍。于是,长影成立了创作组,并且派当时的副导演华克去大庆采集素材。华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讲,当年抓《创业》的是江青,打《创业》的也是江青。实际上,拍摄一部与大庆有关的电影是周恩来授意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做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为江青日后批《创业》打下了伏笔。

  发生在大庆的很多感人故事远比最后拍出来的电影要生动,故事主要围绕康世恩和王进喜身上发生的故事展开,华克对本刊回忆说:“这些都编不出来的,就是那个年代,就是那个特殊的困难的时间、困难的条件、困难的地点出来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个性之鲜明,确确实实是难以想象的。很多东西你觉得,他们怎么能这样?可这才是生活中的真人,又被你传我传他传地给典型化了。我多半都是用了真实的素材汇集起来的。”那时候的大庆很艰苦,没吃的,一个钻井队长因为饿实在干不动了,1202钻井队队长马德仁就说,人家王铁人还没趴下呢,你就趴下了?这样钻井队长就又爬起来了。

  当时在大庆指挥部的领导下,组成了一个很大的创作班子,一共40多人,各个指挥部有人来,那时候叫“回忆会战史,大家献故事”,等于是一个素材普查。只要你是创作成员,你都有义务组织故事往上献。华克说他一共整理了300多万字的素材,这些感人故事如果拍成电影,可以想象会非常好看。

  1972年10月,江青看到了《中国文学》上一篇关于大庆的故事,说:“大庆这个典型是毛主席亲自树的,王铁人的精神是站得住的,《中国文学》的这篇文章挺好。”同时江青还指示:要写王铁人的故事,不要用他的名字。因为江青发话,《创业》的拍摄进度加快了。在华克去大庆一年后,长影派导演于彦夫和编剧张天民加入创作组,张天民用了50天,把剧本创作出来。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创作组发生了分歧,但这种分歧还仅仅停留在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美学取向上。后来一个军代表介入,非要在剧本中加入一个反面形象,本来一个表现大庆人精神的影片,又被拉回到阶级斗争的层面上。“政治的干预,就毁了这个题材,把原原本本的好东西给糟蹋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创业》的片段,当时《创业》在全国还是非常震撼的,从那么一个石油娃,铁人的形象最后还是比较成功地塑造出来了。《创业》中的成功与失败,一方面看到当年我们工业发展史上的曲折,另一方面看到我们文艺创作上的沟沟坎坎。有些是我们值得自豪的,有些是我们痛心的。”华克说。

  《创业》原本不是这样一个故事,但当时的文艺作品创作思路基本上逃不出阶级斗争的框框,所以必须往政治上靠,这一靠,就靠出了硬伤。就非得在里头设计一个走资派,一个内奸——冯超,这一下就把阶级斗争提升上去了,而这不是大庆真正的阶级斗争。华克说:“我们和苏修是不是阶级斗争?这是更大范围的阶级斗争,是在世界范围内,给我们国家造成了真正的压力,逼迫王铁人用一种民族的义愤要把石油打出来,这样的精神源泉和石油统一得多么好。但当时非得往那边扭,而且完全是编造出来的,违反生活知识,真实的东西给扭曲和回避了,把王铁人的大部分东西拿掉了,一看就别扭。”

  但即使这样,江青还是不满意,后来她对《创业》的愤怒,主要是因为刻画了一个“华程”的形象,因为她从这个形象中嗅出了余秋里和康世恩的味道。另外,《创业》的另一大硬伤就是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创业》中知识分子仍然是改造的对象,章总这个形象在片中就是一步步改造过来的,这让影片在整体上变得幼稚很多。“今天回忆拍《创业》,当年从孙越崎、翁文灏、孙健初那些人,中国的第一代石油知识分子,救国救民,30年代起就开始找石油,一直到我们困难年代找石油,反映出中国工业化的不容易,石油就是中国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在这一缩影中,特别是知识分子,起的作用非常大。《创业》的一大败笔,就是知识分子没写好,里面那个章易之,这也是我们当时争论中的一项,章总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化身,是被康世恩、余秋里请到旁边当顾问的那一帮。中国的兴旺发达必须把这些年富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推到最前线去。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女华侨,当时到了大庆,跟着摸爬滚打,按道理在国外都是娇小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海外关系多不能重用,康世恩知道后就大为光火:‘为什么不能用,我们看的是什么?’所以她就被破格重用,最后成了大庆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像她这样有些家庭问题的、“右派”什么的,康世恩都不问,就看表现。大庆拿油田,可以说是科学拿油田,反对蛮干,反对盲目性,提倡自觉性。我从拍《创业》中深深感受这一点,大庆精神里不仅有志气,还有科学。”华克说。

  1974年,《创业》拍完,当时担任文化部正副部长的是于会泳和浩亮,毕竟这两个人不是玩政治的,他们清楚《创业》是江青认可的,在当时并没有拿给江青审查,他们认为江青肯定会喜欢这部电影,于是直接通知在国内上映。

  春节期间,江青把《创业》调来看,一看就火了,她说片子有严重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文化部的人就揣摩江青的心理。实际上江青也在想,该列举出什么罪状。

  为此,长影花了3个多月时间检讨了3次,最后江青找到了总政的陈亚丁,陈亚丁给江青写了个报告,把所有周挺杉和华程的台词和当年余秋里、康世恩的对话摘录去对照,她看到以后就说,这就写了所谓的真人真事,还是典型化。华克说:“我们的原型还真不是余秋里、康世恩,有他们的影子,但我们的原型是宋振民、焦立人,石油部的干部上下作风都是一样的,都是军队作风,只不过每个人个性不一样。宋振民更幽默一些,焦立人逻辑思维更强一些,但总体上都是那样,说话都是婆婆嘴,这些都是经典的石油语言,上头说一句话,下面马上一竿子到底,都是这个作风。”江青拿到陈亚丁的报告后如获至宝,马上给《创业》总结出10条罪状。电影刚上映半个多月,就被停映了。

  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他找到胡乔木,研究《创业》问题,胡乔木又找到当时的一部分作家,包括编剧张天民,秘密搞了一次座谈会,希望能给毛泽东写一封信,说明实际情况。这样,张天民才冒着风险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7月18日,这封信被复制了3份,用不同方式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收到这封信后,立即调看《创业》,最后的批示是:“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于调整党内文艺政策。”

  华克告诉本刊记者,1975年9月,长影接到通知,要《创业》创作组到北京,当时长影以为是邓小平要接见剧组,因为毛泽东的批示已经下来了,到9月15日才知道是江青要见,然后去山西大寨。9月16日晚,江青出现了,她进门就喊:“张天民呢,张天民哪儿去了?”张天民站起来说:“我是张天民。”江青说:“你告了老娘一个刁状,老娘今天要教训你。”但是她随后又说:“我只对那些意见中的第八条负责任,其他都是这帮混蛋搞的。”第八条实际上是艺术上的一些意见。江青这种文过饰非,实际上因为毛主席的批示使这件事上她已经变得被动,她希望张天民重新给毛主席写一封信,收回原来的意思,重新再搞一个《创业》。第二天,江青借着摘花椒的机会,单独找张天民,授意张天民重新写剧本,并且给张天民讲了一个新剧本的故事梗概。

  江青如此费心机,其实原来想打击华程的目标,就是通过打余秋里、康世恩来打击周恩来。华克说:“她之前没看过这片子,是上映之后她看反响那么大才找出来想看看,一看就和她的一块心病不谋而合了,她就开始闹事。”同时,华克不无遗憾地说:“在当时,政治斗争和文艺斗争都是搅在一起的,我们经历了这场斗争之后就感觉到,大庆这样一个题材应该是本着表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很好题材,塑造时代的风云人物,铁人是创大业的英雄,写他们的精神品质,驰骋于大庆会战疆场上各式各样的人物,这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所以我现在回忆起来感到深深遗憾,由于政治干扰,没有把这些东西完全写出来,即使现在拍出来的铁人,我也感觉相去甚远。新拍的一些作品,第一是生活底子不够,那样一个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人们在经受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些没有感受,所以不真实。那个年代那么苦,人为什么还那么拼命?那么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工业,细到相当细的程度,真是一丝不苟。如果艺术作品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它就不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英雄人物立得住,能感染人,其实还是真实性的问题。”■

  (实习生童亮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百年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