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光并未局限在天安门广场上那两个半小时,他们的目的是试图勾勒出这个大国60年发展的轮廓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窦晨发自北京 10月1日凌晨3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北京分社负责人吉米就出发了,5点钟已经来到天安门广场。“我坐在很前面,朝着天安门有点靠西,位置很好。”
这一天,CNN向全球直播了近3个小时的中国国庆庆典。吉米在解释CNN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国国庆的报道时说:“原因很简单,我们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要给予足够关注。”
如果说,这一天中国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一点也不夸张。
现场难掩震撼与惊讶
由于距离很近,在观礼台上现场报道的波兰电视台记者衙内克说,他跟很多现场的外媒记者一起都被震撼了。“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军队、坦克等等向我们涌来。”
这也是10月1日当天让外国媒体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作为外媒我们平常很少能接触到军方,阅兵式显然是很难得的契机。展现了中国在军事实力和国防技术水平的强大。”衙内克说。“群众游行也让人很感动,因为他们也体现了中国60年来的成就和辉煌。比如那些生动彩色的车队,那些方阵,的确又整齐又庞大。”
半岛电视台记者伊扎特则对庆典上露面的国家领导人印象很深,比如胡锦涛主席没有穿西服,穿了中山装。政治局常委们都戴了红色领带,这都是一些信号吧。
晚上的国庆晚会给吉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和去年奥运会开幕式作了比较,“很令人惊讶的场面,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以及张艺谋他们的才华。”
“我觉得阅兵提高了中国人民爱国的激情和热情,提高中国军队的信心,对中国取得的成果的展示,体现一种骄傲。”吉米如是评价。
伊扎特认为中国通过阅兵和游行也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信号。他说,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的展现一定也会很高兴。“我们思考这是一个新的力量来了,会不会带来未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呢?当然作为第三世界的国家,也会希望中国能为自己说话。”
寻常百姓的国庆激情
对于天安门广场上的热烈情绪,外媒有目共睹,他们也感兴趣广场之外,中国寻常百姓又会怎么度过这个国庆庆典。于是,外国记者涌上街头,随机采访。
当电视上直播的士兵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和战斗机排成严密的队形掠过紫禁城,一家商店店主、42岁的刘妍(音)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她心里充满自豪。
“中国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令她觉得,中国终于在世界上赢得了尊敬。”《华尔街日报》称,虽然不在现场,但中国人是满怀着激情看庆典。
外国记者惊奇地发现,过于严密的安保措施、不能到现场观看,丝毫没有使这些普通中国人的激情减退。
路透社记者在10月1日这天走进北京出租车司机赵师傅的家,和他们全家人一起通过电视观看国庆庆典。报道中,这位记者不只一次提到这家人生活中的压力,但他们看到集中展示中国成就的庆典,依然“心潮澎湃”。一块来看直播的老邻居告诉记者,“我可记得旧社会是咋样的。那时候我们只能喝粥,没什么可买的。现在新社会,我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不只一家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60年国庆时感到不得其解:中国人为什么爱这个国家?为什么历史上的苦难和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没有改变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热爱?
英国《金融时报》戴维·皮林的解释是,中国人“今天好过昨天,明天会更好”的信念与生俱来,这样的乐观情绪成了一剂强烈的解药,化解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理所当然的对威权统治的不满。
多角度报道中国60年
“报道国庆节不仅仅是庆祝活动,我们也很在意中国60年整体的发展情况。”韩联社记者洪齐成说。
往往国外媒体对中国60年国庆的报道并不局限于10月1日这天发生的一切。不少媒体都制定了庞大的报道计划,试图从多个角度报道这个大国60岁的生日。
洪齐成和其他6位同事分工,每个人写不同的领域,包括外交,政治,文化等等各个方面。洪齐成负责的是少数民族方面,“我在‘7·5’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去乌鲁木齐采访,我觉得中国政府很重视民族团结。我们也很关心。我们也会预测未来会怎么样。向什么方向改变等等。”
在国外纸媒体中,英国《每日电讯报》推出的16个版的“聚焦中国”专刊尤为引人注目,专刊介绍中国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民族事务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画面报道见长的CNN则提前几个星期就准备了一系列的节目,调动在中国的8个记者分头采访。吉米说,“有一个节目是关注北京的历史里程碑,总结了中国60年走过的道路。”“我们也采访了杨利伟和翟志刚,和国庆庆典直播一起播出。”
吉米第一次来中国是1971年秋天,此后,他多次来华并经历了1984年和1999年的国庆阅兵。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CNN网站上发表了一篇“中国60年:从毛到今天”的文章。类似回顾中国60年的长文在外媒中屡见不鲜,作者们都试图在历史的两端找到不同的标记物,定位中国6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法新社发表的《中国60岁:从虚幻到世界大国》。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独树一帜地将主题定为《中国60周年:从毛的意识形态到iPhone》
寻找今天的红色记忆
在外国媒体中,甚至掀起一股怀旧浪潮,从各个角落寻找今天中国的红色记忆。他们试图寻找答案,在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之后,这位开创者还留下什么。
英国《卫报》记者萧安玲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记录了这里通过重演当年“保卫延安”的战斗场吸引游客的场景。《泰晤士报》记者马珍则探访了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她们都采访了革命老战士,也都被今天商业开发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的现象有吸引。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在中国,毛泽东的纪念品有很大的市场,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会使这个市场进一步升温。”
但无论中国人参与“红色旅游”,还是购买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商品时,都是因为“这是了解过去、重新发现过去的一种途径” 。
埃菲社记者光顾了位于北京的红色主题餐厅,该社报道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红色主题餐厅风靡北京,其通过特色装饰、表演和菜式重现了包括文革在内的革命岁月。”路透社则发现一家红色书店——店主就是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这是一家以纪念毛泽东为主题的书屋。路透社得出的结论是,“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如今在中国,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更多地是一种象征。”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