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丁
教育部关于部分汉字“整形”引发了网络的轩然大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汉字调整涉及到诸多的利益考量,倘若教育部真为公益出发,那就应该严格厘清其中的利益关系、对汉字调整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成本做一个细致的分析。现在网络上流传一些有代表性的疑问:
一、目前所有的字典、词典、教材等等有关汉字的印刷出版物,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作废,得重新更换印刷系统,印刷新产品,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二、目前所有的多媒体音像制品、包含汉字的数字产品、资料,在方案颁布之日,即宣告错误,得重新改版复制,想想看,是不是天文数字?
三、目前所有的汉字输入法、中文字库、各种类型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各种汉字出版系统,在方案颁布之日,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或程序修改调试,恐怕就会产生新的种种错误,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四、有关的地名、地图、标志、标牌等等,在方案颁布之日,得重新制作更换,这个工作量是不是个天文数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像身份证、户口、档案等政府部门掌管的信息,肯定都需要修改。于是像公安、民政、银行、税务等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是不是都需要改造自己的软件系统呢?这些来自纳税人的钱,又会是多大的数目呢?
而教育部的应对,却语焉不详:此次微调,对一般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等等之类……可事实却是,很多人连“名字”都被改动了,还不算大事?如此,也给坊间留下了诸多揣测。譬如说这可能跟某个出版印刷利益集团有关、可能是某个红顶软件商的运作,甚至是几个领导的奇思妙想……这充分表明,公众所获知的信息越少,其对政府部门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进行揣测,可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揣测往往准确度又相当高,这也算一大“中国特色”吧。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以公民之权利、以选民之权利、以纳税人之权利要求教育部回应,你们是否做过严密的考量,44个汉字写法的调整,究竟会消耗多大的社会成本?这其中究竟出于怎样的利益考量?如果做过,这个成本又是多少 ?能不能向公众公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