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时代注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10:13  国际先驱导报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时代注脚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时代注脚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时代注脚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时代注脚

  斯特恩短短数日的中国行,推开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音乐大门,还有眼前稚嫩少年的命运之门。

  时代的劫难与幸运、斯特恩来访的震动与激励、家国命运的进退与个人轨迹的流变,都浓缩于这部纪录片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时常有学生跑来跟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潘辰说:“老师,我在电影里看到你小时候了。”潘辰当然知道学生说的是哪一部电影,但他偶尔会有些奇怪——一部30年前拍就的音乐纪录片,何以至今仍在年轻的学生们中间手手相传?

  1979年,中美建交,享誉世界的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应邀访问中国。这次访问,斯特恩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讲学并举办音乐会,他和中国音乐人士交谈,当面听一批青少年演奏小提琴……跟随其访华的,还有一支拍摄团队,并由此衍生出一部音乐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1981年,这部片子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从苦难走向新生的国家缩影

  如果仅仅是一部迎合了西方观众、揭秘“文革”之后遥远神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纪录片,或许它的影响力远没有今天这么大——每一个看过纪录片的人,无论中外、老少、专业或非专业音乐爱好者,都被深深打动。而第1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本月30日,邀请斯特恩的次子大卫和纪录片中被拍摄到的唐韵、徐惟聆、贾红光、李伟钢、何红英、王健、潘淳等中国音乐家共同参演“《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摄制三十周年音乐会”,来纪念这段历史。

  对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可以这样理解:“毛泽东” 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西方,“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中国通过音乐遇见西方,开始迈步走向世界。

  这部纪录片,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记录了1979年刚结束封闭状态的中国景物和世态:狭窄破旧的街道,滚滚的自行车洪流,城市里简衣朴装的民众,乡村里光膀赤脚的农民,杂技和曲艺,武术和乒乓,长城和桂林山水,“文革”的浩劫与余生,中国人的热情和开始恢复生气的氛围……不得不承认,对彼时的西方世界而言,这部影片对中国的介绍颇为生动而真实。

  而它最巧妙的视角无疑在于,用音乐串起了一个国家的时代变轨——30年前的疯狂岁月里,听一段贝多芬或是莫扎特的曲子会被抓进小黑屋禁闭;30年后,中国的西方音乐家已经登上国际舞台,蜚声世界。片中有无数的细节来佐证这一微妙然而不可逆转的变化,例如当早年音乐家谭抒真讲述完自己的“文革”悲惨经历后,聪明的导演立即剪辑到斯特恩深情演奏时那些在黑暗中落泪的观众,他们眼眶噙满泪花,是为久未聆听到的现场西方音乐而激动,还是因为脑中浮想到的那段凄惨遭遇而伤心?

  而那些得以面对斯特恩拉上一曲的中国的音乐少年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当时的他们是如此稚嫩和迷惘,而才华又是如此地压抑不住。影片中,年龄最小的何红英相当紧张,一头短发、穿着一条湖水蓝连衣裙、系着红领巾的她要为斯特恩演奏塔蒂尼的G小调奏鸣曲。她怯怯地开始,刚拉到第二句,斯特恩便喊停。他鼓励何红英先唱一遍开头。“再拉一次,就像你唱歌一样,”他用手拍拍何红英的脑门。何红英再次端起琴,随着弓子往上一提,带着心声的旋律流淌出来。“Good girl,Good girl,Good girl。”斯特恩兴奋地连声叫道。

  如今,何红英在香港创立有自己的乐团,同时还是香港演艺学院大学部的导师。与斯特恩面对面的几分钟,令她学会最重要的一件事:“用脑子想。”

  斯特恩带来的出国热潮

  对于中国的古典音乐界而言,1979年是历史性纪年。3月,在中国出生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6月,斯特恩访华;10月,大名鼎鼎的小提琴家梅纽因和指挥家卡拉扬一前一后地也来了。这一年,与西方音乐大师近距离接触,着实犹如暴风雷电般惊醒了年轻的中国音乐家和学生。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亲口尝一尝。”这些学习西方音乐的学生们本能地向往西方的文明,唐韵坦言,斯特恩访华演奏给她带来巨大冲击:“听斯特恩拉琴,仿佛可以看到画面——广阔的田野里有人在跳舞,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声。他真的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动流泪。”唐韵暗下决心:自费出国到西方音乐的发源地,向世界级的音乐家学习。

  于是,次年,第一批中国音乐家和学生开始出国——唐韵带着打工赚来的钱前往美国师从费城交响乐团指挥曼迪,后在梅纽因帮助下前往瑞士和伦敦的梅纽因国际音乐学院学习;何红英、王健、李伟钢求学于世界级音乐殿堂美国茱利亚音乐学院;贾红光去了瑞士梅纽因国际音乐学校……他们开始跟国际名师学习、在国际舞台上登台、在国际比赛上获奖、加入国际一流乐团。

  一部电影改变的命运

  30年过去了,时间见证又摧毁着一切,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老年人则陆续逝去。2001年,斯特恩告别这个世界。而当年片子中那些稚嫩的音乐少年和青年最终则走向世界,成为蜚声中外的音乐家。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的劫难与幸运、斯特恩来访的震动与激励、家国命运的改变与个人的轨迹,都浓缩于这部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纪录片,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幸运的当属在片尾拉大提琴的王健,看过纪录片后,一位名叫林寿容的美籍华商辗转找到王健,建议他去美国学习音乐,后来,林寿容成为王健在美国期间的赞助人和保护人,并将自己收藏的意大利名琴——1622年的阿玛提无条件借给王健使用至今。后来,林寿容去世,王健仍继续学业,纪录片制作人邵耶尔则接过任务,把王健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如今的王健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里的11岁小男孩在样貌上并没有多大改变,然而成年之后,演奏时那种沉思与抒情的表情在他身上却仍然和谐。当年的这段故事,更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国音乐学子中间流传:他们慨叹命运的苛刻与慷慨,同时视王健为个人的榜样。他们期盼着,也许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王健。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