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方的“诱惑”
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和常务副书记同时被抓,震撼了大陆教育界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武汉
9月3日上午八九点钟左右,武汉大学附中旁的博导公寓。陈昭方从位于5楼四室两厅的家中出门,楼下,他遇到了两个便装男人。
没人注意,楼下何时停了一辆汽车。这两个便装男人似乎只在照片上见过陈昭方——见到他出来,还上前询问、证实了一下。
没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目击者只注意到,这两个男人似乎在邀请陈前去某个地方,陈表现出不悦——“挣脱了两人,一甩手,折回头就往楼上的家里走”。没想到,两个男人随即跟了上来。接着,又有一个男的跟了上来。
没几天,一条 “陈昭方出事了”的新闻在武汉大学坊间悄悄流传,并在一些网络论坛上若隐若现。此时,目击者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一天跟去陈昭方家的,是湖北省检察院的人!”
国庆长假结束,“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逮捕”的消息,成了各大网站的头条。
10月9日,武汉大学给出迟到的说法:“我校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受贿罪,先后于9月13日和9月26日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此案正在侦查中。”
百年著名学府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和常务副书记同时被抓,媒体称,“震撼了大陆教育界”。
一个寒门子弟的奋斗史
陈昭方的被抓,让他的很多湖北京山县老乡为他惋惜、感叹,因为,这位官居正厅的武大常务副校长,曾是他们的骄傲——早在1997年,陈昭方就以“京山名人”的身份,被收录进该县的志录中。
2003年,陈昭方被中组部任命为武大常务副校长,京山县专门有人撰写《从山区农民到武大副校长》一文,发表在本地媒体上,为陈昭方“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如果为陈昭方并算不那么辉煌的人生画条线,他的前几十年,是一个寒门子弟努力奋斗的样板。
陈的中学同学江厚仁向本刊介绍,出生于1950年的陈昭方,是京山县宋河镇陈家庵人,家中兄妹7个,陈排行老二,父母皆为贫困农民,由于家中兄弟姐妹众多,靠着种地谋生的陈家相对清贫。
小学毕业后的陈昭方,在中学读书成绩优异,1966年7月初中毕业后,陈和江厚仁一起被推荐到京山县孙桥中学学习。不过,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按照二人的成绩,“应该可以上京山县的中学”,但江厚仁“出身不好”,陈昭方“家里可能没什么人”。
随后的“文革”风潮将二人的不快抹去——“停课闹革命”、“学工学农”、“大串联”等等,同样成为湖北腹地小城年轻人的深刻记忆。
让江厚仁和陈昭方感到幸运的是,几个月的高中生涯,给他们打上了“高中生”的标签,在当地,当年能有这样学历的人“算是凤毛麟角”,往往被人高看一眼。
或许这种缘故,在1970年中央发出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时,被抽调去搞“文革”专案调查、清理无产阶级队伍的陈昭方,成为他们宋河区(现京山县宋河镇)唯一被推荐上大学的幸运儿。
现在看,陈昭方被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是他人生中的惊险一跃,留校工作,则给了他另一次机会——197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襄阳分校政治经济系的陈昭方,被留在省城武汉大学的本部工作。
从1974年到1994年,陈昭方在武汉大学经济系(后改经管学院)一干20年——10年党支部副书记、10年的党总支书记。
“工农兵大学生”,知识基础相对于正规科班出身的人薄弱,所以陈昭方在武大经管学院一直以政工干部的面目出现,并颇得同学的称道——毕业于该系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陈昭方老师时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人虽很年轻,但工作却相当有能力,很多重要的育人措施,都是通过他润物无声的细致工作体现在学生们身上……”
武大经管学院院长陈继勇教授告诉本刊,他曾和陈昭方共事多年,觉得陈昭方“干得很不错”,“对自己要求也很严”,“为人也不错,要不然,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人,怎么能不断得到升迁呢?”
副校长的财权和诱惑
陈继勇教授所说的“升迁”,指的是陈昭方1994年从武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正处级),升为武大的总会计师(副厅级),而总会计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协助校长管理财务”,在这个位置上,陈昭方又是一干多年。1997年,他成为了党委常委、副校长,依然兼任总会计师,协助校长管理财务。
一般而言,类似武汉大学这样的重点高校,和企业区别明显,但就财务而言,其工作可能更为繁杂。因为,高校的收入来源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走向多元,渐渐摆脱了国家拨款投入的单一模式。
陈昭方自己曾撰文分析,1993年武汉大学收入来源只有9项,到2000年变为了23项。“各类拨款占整个收入的比重呈现出波动和下降的趋势,而事业收入则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以2000年为例,当年国家给武汉大学拨款16296万元,仅占同年该校总收入的35.92%。
换言之,仅2000年一年,从陈昭方这个管财务的副校长手上,通过的费用即达四五亿之多。
四校合并后,武大规模迅速膨胀。“985工程”一项,便为其增加财力不少——2001年,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建武汉大学,双方约定,除正常经费安排外,从2001年至2003年向武汉大学各投入建设经费4亿元。
本刊了解到,在余下的几年中,武大收入一直呈上升态势,一项未经核实的说法是,仅2008年,武大科研经费即达到6.5亿元,而其总收入则达到了23亿。
如此巨额收入,刨去教职员工工资,其他各项花在什么地方,一般人很难知晓。以广受诟病的基建为例,武汉大学仅此项,每年投入都近亿元——2007年计划投资14309万元,实际完成8983万元;2008年基建投资计划总投资9645万元,实际完成9035万元……
相对于动辄经手几百上千万的经费,掌管他们的人收入却显得有些“可怜”。
武大经管学院一名教授告诉本刊,他是一名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就他而言,全部从学校所得,也就10-15万之间,还要看自己兼课多少,作为当年院党委书记的陈昭方,就纯粹的学校收入而言,并不比他多多少,“最多一年比我们多一万块钱”。
事实是,10年前,陈昭方在装修自己房子时,他的一群教授邻居们,就发现其装修“很豪华”,而逢年过节,到其家拜访者也络绎不绝,“有很多怕被别人撞见,晚上才过去”。
一个细节是,很多人知道陈昭方爱好盆景的习惯,有一阵子,他家多得无法侍弄,以至于枯死的盆景花盆都被他们扔了。武大教工的一位子弟评价说,“他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送。”
祸起何方?
10月11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出席学术会议的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龙小乐、陈昭方是在1999年至2000年左右,武大兴建校外学生公寓时出现经济问题的。”至于涉案金额,顾海良透露,达“上百万元”。
为何10年前的旧事,现在被提了出来?
本刊从直接侦办“陈昭方、龙小乐案”的湖北省检察院了解到,二人的案发和一家民营培训教育企业不无关系。
该企业创办人巴某,在90年代创业的过程中,开过餐馆、涂料公司,投资过小企业,事业一直未见大的起色。
2000年,在武汉大学扩招、学生公寓不足的情况下,巴与武汉大学合作,为其建造了能容纳4000多人的弘博公寓,租赁使用。
但是,该企业尚处于襁褓之中,建公寓资金不足。本刊得到的消息是,该企业曾向上市公司武汉道博融资,第二年,武汉道博即将所持的20%股权转让。
即便如此,巴某依然缺钱。
《21世纪经济报道》称,“时任武大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陈昭方出面,以武大名义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了担保,并提前预付了3年学生租金”,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
由于案件尚在侦查阶段,无法得知巴某究竟向陈昭方、龙小乐投桃报李了多少,但通过这个公寓,巴获得了第一桶金,并和武大搞好了关系:在武大经管学院获得了西方经济学博士学位;在2003年武大110年校庆时,联合湖北田野集团向武大捐款618万元;和湖北田野集团联手,承建了武大东湖分校(巴某今年退出)。
多年后,巴曾向人这样炫耀当年的经历:1999年的一天,我在向银行贷款等待银行客户经理的间隙,随手拿了一张《中国教育报》,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阅读了一篇关于教育部倡导高校社会后勤化改革的报道,一个大胆想法在脑海中形成,毅然决定投资建高校学生公寓。
在另外一个场合,巴某更是总结道:作为一名商人,整合好自身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点,比如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网络。“要想做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学会为人处世是门必修课。”
10月12日,本刊记者在武大采访,提起陈昭方案,一位干部则当着记者的面大骂巴某:巴XX这个混蛋!凡是已经和他没有利益关系的,他都会供出来,就是他,牵出了湖北高校的好多人!
另有武大教授告知本刊,陈昭方、龙小乐案发后,在武汉大学一个小范围的干部会议上,许多干部被警告:“不要和那些胆子大、实力强、品位低的商人走得太近!”
倾斜的象牙塔
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在校长助理、后勤产业集团总经理、副校长等职期间,收受12家单位贿赂80余万元;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利用分管学校招生、基建等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00多万元;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元……
还有湖北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李泽霖、三峡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少岚、武汉大学原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郭学理等等,皆因腐败而落马。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落马的大学官员,8成以上是在基建工程招标,抑或采购、后勤等涉钱环节出现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百年学府武汉大学,无法“免俗”。
本刊获悉,今年四五月份,武大后勤保障部部长江某被拘捕,此消息因为江尚在侦查阶段很少为人知晓;更早一些时候,武大后勤集团原总经理朱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武大的储建国老师告诉本刊,他们居住的珞桂小区,本是武大出面向市政府申请减免几百万费用的土地,结果减免的费用根本没有摊到每个购房的教师头上,“不知去了哪里”,而开发这个小区的,则是后勤集团的一位干部程某。
知情者说,程某是个大老粗,因情妇问题东窗事发,最终牵出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的江某。
陈昭方和龙小乐被逮捕后,一种高兴和悲伤共存的心情开始在武大校内蔓延,高兴的是,“武大有史以来最大的蛀虫”被清除了,悲伤的是,武大百年清誉,再一次受到重创。
也有一些持中立观点的教授认为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和陈昭方熟悉的武大经管学院院长陈继勇教授即是其一。他告诉本刊:如果一个人出事是偶然,那么10个人都出事呢,应该就是制度方面的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