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欺诈“毁人不倦”亟待“综治”
3年苦读数万元学费换来一张假文凭 受骗者损失金钱时间前途被误却难以维权
调查动机
10月15日开始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同时拉开了公务员考试辅导“大战”的序幕:招生广告满天飞,辅导培训班异常火爆,备考书籍也成了紧俏货……与此同时,权威部门也几次三番地提醒报名者: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因此,考生不要迷信“内部教材”或“权威”、“包过”这样的说法。
名目繁多的考试,对文凭、学历、证书的巨大需求,成就了教育培训市场的繁荣,但与此同时,教育培训机构的不规范运作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一位期望通过继续深造改变命运的青年,就不幸掉入了所谓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圈套”之中,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打工者张然(化名)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布满灰尘的箱子,在其中翻动片刻之后摸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里面是一堆他认为能证明自己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单据,那或许是真实的存在,但更像一个虚幻的泡沫。
4年前的一次继续深造的“机会”,让张然的本科之梦化为泡影,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3年时间+3万元=假文凭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圈套。当我们拿到那张毫无意义的假文凭时,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2005年7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一所专科院校学习了3年的张然将要毕业。鉴于当时的就业压力,张然和许多同学都想继续深造,获取本科文凭之后再走入社会,为自己的发展增加筹码。
就在此时,该校一名负责人召集当时马上就要毕业的学生和该校2003级、2004级部分想上本科的学生,在学院大礼堂宣布该校与北京某重点大学合办的远程教育本科班开班的事情,并向学生承诺只要报名、交学费,便能被北京某重点大学录取,只要通过考试、答辩便能拿到毕业证。
“我们一听都心动了,当时就有近200人报了名。”张然告诉记者。
转眼间到了2008年6月,近3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张然却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在这3年中,我们这些学生在一处名为北京某重点大学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的地方上课,教学水平真不是一般的烂。最要命的是,虽然学费生活费花了三四万,埋头苦读了近3年,90%的同学也顺利通过了学院组织的各类考试、论文答辩,可是大家苦苦等来的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结果。”
原本是2008年1月毕业,可是一直拖到2008年5月,张然和他的同学才终于拿到一本由原来就读的专科院校和北京某重点大学联合签发的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证。当毕业证发到张然手中时,他傻眼了。
“我们所有人拿到手的是一张没有通过教育部注册的假文凭。”张然说,当时他的感觉是———“如坠冰窖”。
随后,张然和其他部分还留在西安的学生与原来就读的专科院校的负责人协商此事。“学校领导说了一句让我们无法想象的话:‘你就是把我杀了,我也给你注册不了’。”张然说。
最后学校有关负责人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2008年重新注册,通过高起专(3年)加专升本(2年)的形式,5年后(2013年)给学生颁发本科文凭。
“到2013年,我们都30多岁了,那时大家应该都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孩、事业,这个5年后的毕业证还有意义吗?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要用这个毕业证去找工作,可是现在我们一无所有。”张然说,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不能接受也无法接受的解决方案,别人的大学生涯是3年或者4年,而自己却是近10年漫长的等待。而令他更加担心的是,学校的屡次诺言都未能实现,那这一次会不会又和以前的许多次一样呢?
原本指望拿到本科文凭之后继续考研的张然,只能怀揣着一张不被承认的工商管理专升本文凭“漂”到北京打工,拿着仅够生活的工资住着地下室。张然至今仍收藏着那不知是否存在的远程教育中心发给他的准考证和收费凭据等物件,等待着学校或许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圈套。很多人希望能有这个学历证明谋求一份好点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人正在筹备考研究生,筹备公务员、司法考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于国家于社会有所作为,对家庭有所交代,而当我们得知自己身陷骗局,拿到那张毫无意义的假文凭时,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张然对记者说。
假信息·假网站·假专家
除了学历教育外,在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考试大潮中,欺诈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推陈出新的骗术甚至被总结成了一部“骗局发展史”
张然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一市场却远远谈不上规范,使得受骗者人数不断增多。除了学历教育外,在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考试大潮中,非正规培训机构也是“竭尽所能”分一杯羹。
知名公务员考试版版主IBC(网名)是公务员考试培训打假专家,他向记者详细分析了公务员考试培训中的“骗局发展史”。
据IBC介绍,2001年到2003年是全国公务员考试开始阶段,这时只有少数培训机构发现这一商机,骗子还比较少。
到2004年的时候,一些培训机构发明了一种“新型”骗术:伪造一些知名辅导机构的培训讲座光盘在市场上叫卖。
2005年,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欺诈“再接再厉”,新的骗术越来越高明:
假培训信息———一些人为了帮培训机构拉生意,冒用用人单位的名义发布各种虚假的培训信息;
假培训专家———一种是只有网名的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在各论坛回答考生简单问题后推荐考生购买他编写的复习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或考试软件;一种是某些人顶着推荐的名义在各论坛夸大宣传某些只有网名的专家是如何强悍,推荐这些专家编写的复习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或考试软件;还有一种是代理培训机构,用培训机构专家的名字注册网名,雇人或亲自以专家的名义回答考生较简单的提问,借机销售书籍和推荐培训;
假人事厅工作人员———网上出现有人冒充某省人事厅工作人员和某省人事考试中心主任的名义公布的QQ号,有考生联系后发现该QQ号并非该省人事厅工作人员和省人事考试中心主任,QQ号的主人的目的还是为了推销所谓的辅导书籍。
2006年至2007年是公务员考试培训骗局最为猖獗的时期,比较典型的是假公告、骗子网站、假资料形成一个连环骗局:
假公告———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及简章还没有出来前,一些网站开始冒充人事部和人事厅在网上发布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而所谓的公告其实是前一年的公告修改了日期。
骗子网站———假公告把考生骗到了骗子网站,这些网站分两种页面,一种是完全设计成人事考试中心的网站样子,内容都一模一样,只是将书店栏目引到另外一个卖书的网站;还有一种网站式样与人事厅、考试中心的网站并不相同,里面有各种考试消息和考试资料,全是收集的网上考试资料,还设有留言板、考生预报名系统,在网站上用各种貌似权威的宣传骗取考生的信任,进而引诱考生去它的网上书店买书。
假资料———在假公告、骗子网站风波中,对考生伤害最大的就是假资料。一些资料的主持者在社会上招聘临时编辑,将网上的免费资料收集、整理,汇编成资料集,以数百元的高价进行销售,没有书号,没有出版社,是完完全全的非法出版物。
可否纳入综合执法治理
“非法办学办班”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避免互相推诿;有办案法官提出新思路:可否参照对无证诊所、无证网吧的查处办法,将其纳入到综合执法治理工作中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8年投诉统计中,教育培训纠纷同比增长593件,增幅达31.6%,跃居各项投诉第4名。
就“非法办学办班”问题,记者走访了审理过相关案件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该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办案中发现,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虚假宣传”。一些办学机构将没有办学资质宣传为有办学资质,将低级办学资质宣传为高级办学资质,将无权进行学历教育宣传为有权进行学历教育,将普通教育培训宣传为可以授予学位的教育等。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通过隐瞒真实情况,在宣传中偷换概念,诱使学生或家长作出错误选择。
此外,少数知名高校独立学院以“学分制本科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专升本连读”等不实的办学方式误导考生和家长,或在外省违规招生,导致学生交费入学后无法取得学籍。
“擅自改变办学类型”也是一种陷阱。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将自考、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混同于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
其他诸如不按约定和协议对学生进行培训,不依约履行合同,学生要求退款时又千方百计强调学生过错不予退款,都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惯用的伎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培训机构的欺诈行为一方面给受教育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受教育者更高的人生追求受阻。从长远来看,会让整个教育市场的公信力不断下降。他认为,教育培训机构本身是一个市场行为,既非义务教育也非公益教育,所以说,要确保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运作,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社会管理。
熊丙奇告诉记者,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便开张营业了,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如果教育培训机构注册为商业机构的话,应由工商行政部门来监管;如果注册为教育机构的话,应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监管。
此外,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具备了资质,但在日常经营中超越了其资质所圈定的培训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教育服务很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管要跟上。
这一观点得到了办案法官的认同。法官认为,由于“非法办学办班”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隐蔽性,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同时明确责任,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此外,这位法官还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各部门可否参照对无证诊所、无证网吧的查处办法,将清理整治“非法办学办班”纳入各基层组织综合执法治理工作中?
“就政府部门来说,监管是一方面,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信息,向公众提供更多更充分的信息,以确保公众能挑选到合乎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熊丙奇说,“在很多案例中,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利用了普通公众的信息不明进行欺诈,因为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现在五花八门的考证考学历究竟有哪些要求和规定。因此,政府部门还应适时地发布预警信息和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价等各种信息。”
我国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培训领域最早起步于对公办高校剩余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发掘。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潮、学历热、考试热等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很多公办高等院校从培养出国语言类能力入手,开始了中国教育培训的起始阶段。很多知名高等院校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的各级网络学院,通过学历颁发等手段进行各种配套培训课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制度的出台,使得很多社会机构都热衷于兴办各种类型的学校,其核心业务就是以职业技能短期培训为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重新恢复的出国留学热潮,催生了一些私立教育培训集团。
当前培训市场的主体分为以下几类: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行业企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社会力量办学、培训公司和个人办班等。除了这些列得出名目的培训,更多来历不明的培训班举不胜举。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发展不均衡,大多数培训机构实际上只起中介作用: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之后,到社会上去找培训师。这样的低投入导致低产出,培训质量理所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坏。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近年来高层次的培训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中国培训市场上,中、低层次的培训仍然是主流。据透露,我国每年有将近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其中近80%的人参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层次培训。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教育培训服务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已经获得国家标准委同意,列入《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2013)发展规划》。下一步将成立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标准对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