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驻德大使:自信的官员需要大胆发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09:38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驻德大使:自信的官员需要大胆发声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

  “我也告诉他们,你不刊登,我登,将采访全文一字不漏在使馆网站上刊登出来,让读者看到采访全文”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班玮、金微发自法兰克福、北京 以“争论”著称的法兰克福书展,向来不缺乏争议性话题,本届书展也不例外。中西方之间如何才能更好地交流?日前,《国际先驱导报》就此专访了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

  国际先驱导报:法兰克福书展前,因德方准备邀请一些人参加而引发了中德之间的一场风波,您是如何看待这场风波的?

  吴红波: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作为主宾国参加。

  在过去8个多月中,中方举行了600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书展开幕时达到了高潮。中方主宾国活动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自信,达到了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加强理解和友谊的目的。

  书展前发生的那场风波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有些人就想看到这种结果。这说明有些人十分不习惯其它国家的文化参与世界进程,更没有能力从它国文化角度思考问题。当然,也有少数“搅局者”,连对主宾国起码的尊重也没有,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势。这种作法已引起德国民众和媒体的反思。《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文章指出,既然邀请中国出任书展主宾国,就应该把中国当作客人对待,并尊重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正如习近平副主席所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自赴任以来,我接触了很多德国朋友。我深切感到,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中国是友好的。他们尊重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高度赞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人明确指出,西方特别是德国基于它们的殖民历史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中国,或对中国指手画脚。不少德国普通民众也向我们表示,德一些媒体的对华负面报道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声音。尽管今后还会有“搅局者”出现,但我对中德文化交流是有信心的。

  国际先驱导报:您如何评价此次书展活动,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上,帮助德国民众了解中国方面,有什么推动作用?也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吗?

  吴红波:此次中国出任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的活动,系我国在境外组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活动。作为主宾国,中国全年在德国举办了数百场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展览、音乐会、文艺演出、作家诵读会、“中国电影周”等;有1000多名中国出版商、艺术家、作家出席了书展,一国有100多位作家同时出席书展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主宾国活动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和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景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给德国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德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仍然很少。书展期间,一家德国媒体随机询问了10个德国人和10个中国人。10个德国人中有8个人对中国作家一无所知,而10个中国人中绝大多数对德国著名作家和文学家都很熟悉。这说明,我们向外界介绍中华文化还不够,也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国际先驱导报:你赴任德国大使这段时间来,已经有几家媒体对你作专访,采访过程中,德国媒体给您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德国媒体如此关注中国话题,但您认为他们了解中国吗?如果不了解,原因是什么?

  吴红波:我自赴任以来分别接受了德国《柏林日报》、《世界报》和《法兰克福评论报》的采访。我的印象是,德国记者对中国很感兴趣。他们在采访前煞费心机地琢磨出一些有难度、甚至带刺激性的采访问题。应该讲,采访我的3个记者对中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对中国的看法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我最大的发现是,德媒体并不象它所宣称的那样享有百分之百的新闻自由,它们的报社有各自的规矩,以其“政治正确”的标准选择性地刊登访谈内容,对赞扬中国的话惜墨如金,对于德国来讲较敏感的话题则免谈了。比如我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德国的对外侵略史,对方就以版面有限为由枪毙了。但我也告诉他们,你不刊登,我登,将采访全文一字不漏在使馆网站上刊登出来,让读者看到采访全文。

  德媒体虽十分关注中国问题,但大部分记者并不真正了解中国,许多记者从未去过中国。有德国朋友说,德国许多中小报记者因不了解中国而普遍存在抄袭大报报道的现象。对此,我们要请进来,走出去,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

  国际先驱导报: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你用了一些中国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美欧则是“三人行,我必为师”)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等,巧妙地对德国记者挑衅式的提问进行反守为攻,这点获得德网友的热议,有评论说这就是中国智慧的反映,中国和西方的冲突还会越来越多,你个人是如何看中国智慧与西方交流中的作用的?

  吴红波:中国和西方的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和西方的智慧也是人类共同的智慧,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由于中国和德国历史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不同,其话语体系也不尽相同。德国民众和媒体对中国古老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很感兴趣,但对我国内习以为常的话语方式不太理解,沟通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中国的名言、古语、甚至讲个小故事,可以引起对方对东方智慧的兴趣,也能阐明我们的观点。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长和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以及不同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冲突,这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一件好事。在今后的中西方交流中,我们应努力用西方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平实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我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以中华民族的智慧推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国际先驱导报:前段时间,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答德国《焦点》杂志记者问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众对中国官员的看法,在政治议题上,中国官员大胆对外发声成为一大亮点。作为驻外大使,你认为中国官员可以在中西方交流中扮演着何种角色?

  吴红波:朱维群副部长的答德国记者问,内容详实,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是一个很好的涉藏问题政策宣示。坦率地说,在外国我们中国的声音还很少,而恶意炒作和抹黑中国的舆论却大行其道。这里有西方媒体刻意不报我们观点的因素,也有我们自己发声不够的原因。我认为,中国官员应积极对外发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你可以不同意我们的观点,但你们不能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作为驻外大使,我深切地感到,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于中国对它们的了解。因此,中国官员应利用一切场合诠释我立场主张,让中国的声音响遍世界各个角落。开放、自信的祖国需要同样开放、自信的官员。

  国际先驱导报:有评论把书展说成是中国施展软实力,您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才能运用得更好?换句话说,在中西方对话交流中,您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孔子如何与歌德实现更好的对话?

  吴红波:首先让生活在2千多年前的孔子与生活在18世纪的歌德对话,是有一点难度的。但是,现代中国人与西方人实现对话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次书展规模大、创新多、亮点多,关注多,唤起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很大兴趣,是中国软实力的全面展示,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中国作家“百人团”的出场,作家们精彩的答问,引起了西方读者的好感和共鸣。众多演讲会、讨论会让西方出席者耳目一新。一种研究中国热正在悄然兴起,这不是旧时洋传教士对中国的偏见,也不是冷战时非友即敌的僵硬思维,而是对新中国系列广泛的综合性研究。向世界展示中国软实力需要国家的支持,各领域人士共同参与。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惧冷嘲热讽,持之以恒,坚持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一定会赢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为共创“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正如习近平副主席在书展开幕上所说:“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中德交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