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于中国军事力量有两大误解”
--- 专访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
“美国军方对中国的态度是既担心又好奇,他们特别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的成长。因此他们特别愿意跟中国交往,通过交往摸中国的底”
《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报道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本次访美,是2006年以来中美首次军事高层互访--- 2008年,因为美国会通过售台武器提案导致两军高层交往中断。
更引人注目的是,徐才厚除了会见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外,还参观了美国主要军事基地,包括美国战略司令部。
在徐副主席访美之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在通过《2010年国防授权法案》终极版时删减了对台军售条款,被认为是“释放善意”的表示。
就本次访问的背景、议题以及中美军事交流的前景,本刊专访了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
没有单方面的免费午餐
《瞭望东方周刊》:中美上一次军事高层互访是在2006年,这次徐才厚副主席访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杨毅:这一次徐才厚副主席访美是在新的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是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决定重新塑造两国关系框架的前提下,两军也恢复高层交往,这是一个重要标志。在此之前,因为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两军交往的政治基础,使两国军事交往、特别是高层交往中断。
后来奥巴马总统上任后,跟胡锦涛主席在伦敦和匹兹堡两次都谈到这个问题:要加强两军交往。在此基础上,落实两国元首的共识,推进建立全面、合作和建设性的两军关系。徐才厚副主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访美的。
《瞭望东方周刊》:在此行的安排中,包括访问美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战略司令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杨毅:这个应该说是美国的一个友好姿态,展现善意。但这样做也有双重目的:我现在给你看了,将来我去了你也要给我看。从来没有单方面的免费午餐。
美国对中国军事代表团一般采用这样的方式:高层领导人可以看,但真正的专业人士是不让看的。我自己担任海军武官的时候也曾参观过美国海军基地,我的感觉是,他们的态度虽然开放,但最核心的东西你是看不到的。这更多是一种姿态。
通道打开了,但之后会不会一马平川?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中美军方关系处在什么状态?
杨毅:中美军方关系在整个中美关系中应该说是落后的,与美国对华政策中其他各领域的政策并不同步。政治、经济、贸易,这些方面美方很积极,但在军事方面,对中方的防范和警觉还是比较强的---各国军事部门都是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的,这是它的一种特点。
另外从美国的传统来讲,它看到中国的崛起、发展,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未来发展采取一种猜疑、警觉和防备的心态。一方面跟你交往,另一方面有所保留,比如高性能的军事武器不卖给你,不但自己不卖,还不让盟国卖。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中美的军事交流比较多:在北京举行过防务磋商,美国海军作战部高层也前来访华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是美方组团来多,中国组团去少。本次访问后,中美军事交流在量和方向等方面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杨毅:这次访问应该说是使中美双方军事交流打开了一个通道,但通道打开后会不会非常顺利、一马平川,很难讲。
最主要的要看,美国会不会设置新的障碍。比如,如果今年底明年初美国再次向台湾出售武器,军事交流可能又要中断,再次进入困难时期。中美之间军事交流的困难不在中国方面,而是由美国方面制造的。系铃是美国人,解铃也在美国人。
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非常明确和积极的,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只要你不设置障碍,我们就可以继续交往,而且交往的态度是非常坦荡的,愿意推动两军之间的交往,消除误解,为两国整体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台军售“双方的大原则不会变,小氛围会有改善”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也提到,中美军事关系中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对台军售问题。本次访问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进展?
杨毅:美国国会删减对台军售条款是个积极的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美国就从此不再对台军售。美国有《对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是一个既定方针。钥匙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他们什么时候想开门就来开。
徐副主席这一次一定会重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而美国方面的表态估计多半仍然是重复标准语言、外交辞令。双方的大原则不会变,小氛围会有改善。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是由两国的战略利益决定的。
美国对于中国军事力量有两大误解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中方非常愿意推动两军交往,以消除误解。目前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误解主要有哪些?
杨毅:误解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美国声称的“不透明”。他们所说的“透明”,是要我们公开各种装备发展多少、具体怎么部署,但各个国家有不同背景,美国军事力量超级强大,公开自己的信息对别人是一种威慑;而我们中国的“透明”,更多是强调战略意图的透明,防务政策是防御性的,无论是常规武器还是战略核武器,不主动用来先发制人,只用于自卫,在这方面我们是透明的。而美国不在这方面表态,还要求我们把家底都透露给他们,这是一个很大的症结。
第二方面就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发展。这是一个美国需要更新思维的问题。中国力量发展了,军事国防力量必然随之发展。同时,尽管力量发展,我们的防御性军事战略是不会改变的,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战略共识,目前还没有达成,但相信通过军事交往,共识会越来越多。
《瞭望东方周刊》:你接触过很多美国同行,感觉美国军界对中国的看法是怎样的?
杨毅:是一种担忧、猜疑、不适应,与美国其他行业对中国的态度相比是滞后的。
中美军事关系有一个特殊之处:一方面,双方的军事力量在很多方面都要相互接触;另一方面,双方都在围绕台湾问题发生对抗的可能性做准备。这个问题前几年比较突出,最近台湾局势相对稳定,但这个问题的根子仍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军事关系仍然存在隐患。但归根到底,症结还在美国。
未来一两年,中美军事关系将“不断起伏不定”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未来一两年中美军事关系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杨毅:应该是不断起伏不定的。要害还在美国那里,主要就在台湾问题。如果美国做出有损于中国利益的事,中美军事关系就会陷入低谷,否则会趋于平稳,甚至是上升。
美国军方对中国的态度是既担心又好奇,他们特别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的成长。因此他们特别愿意跟中国交往,通过交往摸中国的底。
《瞭望东方周刊》:从更大范围来讲,美国在亚洲有强大的军事存在,这会不会从长远上影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
杨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最近几年调整比较明显。以前主要是为了防备苏联,后者解体后,随着俄罗斯军事力量的衰退、中国力量的发展,美国把军事部署的重点转向了亚太地区。
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不要以牙还牙,走自己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好,中美军事关系就会稳定,处理不好就爆发冲突。但我想,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会尽最大努力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中美的军事互信可能实现吗?
杨毅:中美军事互信是双方的一个目标,但实现起来会很艰难。双方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差距,军事地位的差距(他们是强国,我们在赶超),另外还有双方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即台湾问题,以及军事哲学的差距(他们是要称霸,我们是自卫)。
但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加,军事互信会慢慢增多,这里更多是一个美国适应和承认中国崛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