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析中国足坛毒瘤:裁判收黑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8日11:49  新民周刊

  裁判“收黑钱”成风

  与“球队打假球”相比,“裁判吹黑哨”则是中国足坛又一大“毒瘤”。在中国足坛“黑心裁判”又有多少?相信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答案。

  “反黑先锋”绿城老总宋卫平曾经公开表示:“在绿城做过工作的裁判中,孙葆洁是唯一一个不收黑钱的裁判!”据宋卫平回忆,8年前甲B联赛期间,孙葆洁执法过绿城的两场比赛:主场对江苏舜天时,绿城工作人员找到孙葆洁本人,想做些工作,但被孙拒绝。客场对广州吉利时,有一个中间人找上门说可以帮助做孙葆洁的工作,比赛0比0结束后,绿城给了中间人7万块钱(说是有6万给孙葆洁),但后来确认钱并没有到孙葆洁手中,绿城被中间人骗了。

  当时,那一场反黑风暴使独善其身的金哨孙葆洁名声大噪,从而也因为“清白”使孙葆洁自2001年以来,先后7年被评为中国足球联赛最佳裁判员。可是,除了孙葆洁之外呢?哪位裁判敢说自己是“清白”的呢?然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因“黑哨”而获刑的裁判员仅仅是“主动坦白”的龚建平一个人?

  提起“龚建平事件”,时光要回流到8年前,当一位自称“还有良知的裁判”给浙江方面写了一封匿名信,信的题目叫《一个执法过杭州比赛裁判的自白》。浙江省体育局和绿城俱乐部公布了那封神秘的裁判“忏悔信”。后来有人推测,写信的是就是龚建平。这成了中国足坛“反黑”行动扩大化的催化剂。

  一年后,龚建平写下“忏悔信”并退了4万元赃款(后来龚建平和其妻一直称,这封信并不是龚建平写的)。几个月后,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企业人员受贿罪”正式批捕龚建平。又过了一年,也就是2003年1月,宣武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龚建平有期徒刑10年。

  入狱一年后,由于精神的崩溃,使得死神慢慢向龚建平逼近。一个原本可以在绿茵场上来回奔跑90分钟的国家级裁判,身体状态开始急剧下降,他在服刑期间曾经三次重度昏迷,经紧急抢救才恢复过来,但是身体已极度虚弱。2003年年底,龚建平被获准保外就医,他一直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后来由于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而中断治疗回到家中养病。医院的诊断是重度肺部感染,而且心脏等器官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竭现象。后来,龚建平又被304医院确诊为血癌,其病情进一步恶化。2004年7月11日上午9时21分,龚建平在304医院因并发性肺炎停止了呼吸。龚建平以10年的重刑为当年的足坛“扫黑风暴”画上了句号,此后,再也没有人因“黑哨”获刑。龚建平也成为被足协认定的、被法律制裁的唯一的“问题裁判”。

  当时,龚建平灵堂前的挽幛上这样写道:人垂泪天降雨天人共悲旷世奇案皆知晓。历史向人们揭示:龚建平是“替罪羊”,判他不冤,但他太亏。亏在别人都没有事情,就他一个人有事,他背负了整个中国足球“黑哨”的罪名。更加让人心酸的是,如今龚建平已经离开人间,他永远也看不到中国足坛真正“反黑”的那一天了。

  2009年7月11日,是龚建平去世五周年祭。上坟祭奠的除了他的家人,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记者也来到了现场……

  天气阴沉、闷热,没有一丝风。天寿陵园内异常静谧,那里“躺着”侯耀文、陈晓旭、孟二冬等人,龚建平也长眠于此。早上8时30分,龚建平的母亲、妻子、女儿、侄子、朋友等人来到墓前祭扫。

  “小平,妈来看你了……五年了……”龚建平的母亲已70多岁,头发全白,由于腿脚不方便,她坐着轮椅直到接近墓碑时,才下来自己走。当老太太说这句话时,在场所有人的眼圈都红了,老人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妈带来了你最爱吃的花生米、烧饼,烧饼给你放这儿了,自己夹肉吃……”老人一边哭,一边从袋子里掏东西。“西瓜也给你带来了,没买好,太小了……”龚建平的妻子一边切西瓜,一边流泪,“妈,说不让您来……”龚建平的母亲和妻子带的酒是一样的——红星二锅头,老北京人的最爱,“他喝酒还行,但从不喝贵的,都是二锅头,就好这一口。”老人接着又说:“小平,妈的房子装修完了,也算了却了你的一个心愿。你闺女现在也上班了,你在那边就放心吧。”老人一边哭,一边拿起自己带来的布,准备擦墓碑。“妈,都擦过了……”龚建平的妻子接过抹布,两人泪流满面。

  此时,前来祭奠的人(有些连家属都不认识)已悄悄地将一束又一束的鲜花摆在龚建平的墓前,一股悲痛、伤感而又压抑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天寿陵园……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死了,一切都可以原谅!然而,对于龚建平来说,在他五周年祭这一天,之所以有那么人前来怀念他,不仅仅是对他的谅解,更多的则是对他的同情、不舍,甚至是为他抱不平。

  在裁判收黑钱“成风”的年代里,龚建平的“坦白”成为了他入狱的“证据”。退一步讲,就算警方拿不到其他裁判收黑钱的“证据”,那么行贿裁判的人呢?龚建平的妻子直到现在还是想不开:“行贿和受贿应该是同样有罪的,但最后受惩罚的就只有龚建平一个人。我当然觉得裁判拿钱是不对的,但这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给钱的人就没有罪了吗?他现在还是大老板,还经常在电视里讲话,做着自己的大生意……”

  抓龚建平的人也许以为从此可以杀一儆百,从此走上“中超”的康庄大道,他的死,如果真能换来中国足球的太平盛世,也算死得其所了,可是就在龚建平服刑时,四川某队公开连卖了两场球;在龚建平弥留之际,大老板们在澳盘上以对赌方式“切换”成本;在龚建平去世之后,中国足坛黑哨声依然不绝于耳……

  这是五年前曾有过的一场经典“黑哨”,也是记者经历的为数不少的“假球”中少有的赛前就得到的确切信息,并在赛后得到验证的比赛——那时,龚建平仅刚刚去世。

  当时记者从球队内部得到消息,将开赛的一场S队与G队的中超比赛已被庄家“搞定”:这场比赛被庄家预定为打出“大球”,不过双方俱乐部的关系一向势同水火,所以定为双方在60分钟前各进两球,在确保大球后,最后30分钟再全力死拼,与此同时还操纵了裁判。

  事实证明,整个比赛过程和结果一切都与赛前内部消息完全吻合。两队在开场20分钟内果然各进一球,此后客场作战的G队再进一球,10分钟后G队竟然再度进球3:1领先,可这个时候当值主裁判Z马上吹掉了那个漂亮的入场,比分依然是2:1。20分钟后,S队打进一球,2:2!最终比赛以S队3:2取胜告终。而本场比赛第二天也成为媒体报道焦点,但“焦点”是G队的第三个进球分明毫无疑问,却被当值主裁判Z莫名其妙地抹杀……更惊人的事,作为“受害人”的G队,面对媒体的质询,竟然对这场失败显得很漫不经心。

  记者此后也通过圈内朋友了解了真实内幕,原来G队中有些球员没被纳入“利益圈子”,所以不知利害地提前打进了第三个球。“不过好在裁判我们已经买通了。如果不按事先约定的程序打,虽然不影响我们的进账,但毕竟是坏了规矩,以后大家面子上不好过,也不好操作这种敏感比赛了”,有内部人士在事后轻描淡写地感叹。

  其实,裁判被“操纵”,从而影响比赛结果的事情在中国足球联赛时有发生。比如,在很多场比赛中主裁判在执法时,我们总是能发现太多的疑问:为什么当值主裁判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错判、漏判,甚至成为比赛的主角?为何主裁判判罚尺度经常大失水准?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失职的范畴,更多的是因为收了“黑钱”而不得不制造的“黑哨”现象。

  足协姑息养奸

  直到今天,很多人怀念王俊生。当年,作为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的他一手开启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大门。然而,多年以后,王俊生却发现,15年前他在“开创时代”同时,也种下了“毒草”。

  15年前,《新民周刊》记者与王俊生有过一次面对面的访谈,当时的王俊生曾经这样问过记者:“你不觉得现在的足球联赛比以前好看了吗?”毫无疑问,那一年是中国足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足协正式完成专业足球体制的改革,拉开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大幕——无论现在人们如何抨击中国职业足球,甚至愤怒地说中国足球还不如回到专业化时代,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甲A联赛给中国足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球星的涌现,转会身价的不断刷新,火爆的上座率,甲A联赛以超出人们预计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为此,记者曾经在《文汇报》上写过一篇报告文学《难忘的1995》,当时无论是北京球迷著名的京骂,还是成都球场中回荡的“雄起”,现在都成了人们脑海中最美好的记忆……

  “当时年过不惑的我,确实没有料到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苦难,我和我的同事们为了这种选择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是王俊生,这位当时中国足坛的掌门人在收获了改革带来的成果后,有些忧心地发现自己或许还种下了一些毒草,而且有越演越烈、完全吞噬改革成果之势。

  更加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无论是王俊生还是后来的其他足协官员,在巨大的收获面前,都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些毒草的毒性。某些时候,他们甚至为毒草的生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说,前不久足协副主席林晓华一行专门到日本对J联赛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专门问到了假球、赌球的问题,想从日本那里取来真经。然而,足协官员不但没有拿到真经,反而被日本方面嘲笑一顿。据说,日本官员以夸张的表情,看着中国足协的官员,接着好奇地问:“你们的联赛中真的有那么严重的假球和赌球事件吗?这在我们日本联赛里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事情……”

  其实,足坛有“假恶丑黑”并不可怕。几年前,号称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联赛之一的意大利甲级联赛,不是同样也出现了震惊世界足坛的假球丑闻吗?可最终意大利方面对相关球队予以最严厉的处罚。在严明的惩治制度面前,假球现象基本上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在中国联赛,假球事件愈演愈烈,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却一次次姑息纵容,从而也直接导致中国足坛越来越黑,越来越乱……

  比如在今年中甲联赛中出现的“球员往自家球门里踢”的恶劣事件,时至今日中国足协也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当时,足协曾经信誓旦旦地表态:这场球将彻查到底,一旦查实确有违法行为,相关人员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可与此同时,足协方面又一再强调要找到证据。明眼人都明白,就凭中国足协的办事效率,而且其中还不乏赌球者(足协官员范广鸣目前已被警方扣押),谁会相信他们能拿到证据?拿不到证据,事件就不了了之,结果这又为下一场问题球上演埋下了伏笔。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