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欧关系经历波折后重新稳定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13:38  瞭望

  《瞭望》文章:增进互信提升中欧合作新水平

  文/张征东

  中国和欧盟最高级别的政治磋商机制——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定于11月30日在中国南京举行第十二次峰会。这是继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对欧洲展开“信心之旅”,5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恢复举行被推迟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习近平副主席最近的欧洲“友谊之旅”后,中欧双方年内再次举行的高层会晤。中欧高层频繁接触,标志着中欧关系在经历波折后,重返稳定发展的轨道,为进一步提升双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在各国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反对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的背景下,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无疑为双方增进战略互信,提升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双方将就加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为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等重要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体现了中欧加强沟通与协调,和衷共济应对挑战的共同愿望,对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在科技、经贸、环保、工业等领域签署的多项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和举行以“绿色经济、持续增长”为主题的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表明中欧关系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

  中国和欧盟(前身为欧共体)自1975年建交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考验,从2003年起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欧关系从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起步,逐步走向全面、深入,越来越具有深刻的战略性和全球性。

  目前,中欧政治对话与经贸等各个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中欧最高层次磋商机制已成功举行11次会晤,规划并引导着双方关系的战略方向。双方建立起的各层次、各议题的政治磋商机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定期交流和沟通。中欧议会、政党、民间往来也在迅速发展。

  中欧经贸方面的发展速度之快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从2003年起欧盟已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时的双方贸易额仅为25亿美元,而到2008年,中欧贸易额高达4256亿美元,增加了177倍之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欧贸易额虽有下降,但降幅已连续6个月收窄。据欧盟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8月,欧盟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9%,但对华贸易下降仅3%,表明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呈缩小趋势。欧盟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合作伙伴和第四大投资来源方。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商机,它们从在华投资、开拓市场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欧洲民众也从中国商品进口中获得了实惠。

  中欧关系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来之不易,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凝结着中欧历代领导人战略性的远见卓识和为发展中欧关系花费的心血。中国是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集团,双方都是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支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希望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中国和欧盟实力的不断发展,中欧关系已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其全球性和战略性越来越突出。

  最近,欧盟终于摆脱多年的制宪危机,重启一体化进程。《里斯本条约》12月1日即将生效,欧盟机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选举范龙佩为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阿什顿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为欧盟机制运行和政策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欧盟新领导人从明年起将成为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对象,中方期望他们以战略的眼光继续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纵观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共同利益始终是主流,矛盾和分歧并未改变中欧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但中欧关系不时受到一小股反华逆流的干扰,使双方关系的深化发展遭遇波折。欧方在人权、涉藏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在经贸问题上实行保护主义,不断制造摩擦,迟迟不解决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中欧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

  提升中欧合作水平既然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关键是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增进彼此战略互信,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事实证明,只要双方从大局出发,尊重和照顾彼此的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中欧关系就能顺利向前发展,反之,以各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关系就会陷入困境。

  世界是政治多样性,文化是多元性的,各国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应成为世界和谐发展的障碍。欧洲人需要适应世界的多样性和多种发展模式,摒弃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文明优越感,平等对待其他国家。中欧双方只要真正以合作伙伴的态度,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政治上可以增进互信,求同存异,经济上减少摩擦,互利共赢,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会在未来得到更大发展。□(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