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消费品价格疯涨 炒家们仍忙着囤货
“好像什么都在涨价。”王女士不算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买菜的时候也很少详细问价格。不过,她仍然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花同样的钱买到的菜要少一些。
无论通胀会不会来,由于钱太多推高的资本价格都很让人担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有之炘发自北京、上海
而让她最担心的是,还有更多东西要涨。水价、电价、天然气……这些不得不用的东西都在酝酿涨价。
“我觉得钱有点毛(钱不值钱)了。”王女士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点忧心忡忡。
炒家囤货
通货膨胀是不是就要来了?这也是近段时间,中国的专家、学者乃至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争论不休的问题。
争论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涨价。
国家统计局1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0个城市11月中旬主要蔬菜价格旬度平均涨幅为20%左右,水产、蛋类、粮食、猪肉等的价格也小幅上涨。商务部的监测结果则表明,11月9日至15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了1%。
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上调约7%,似乎拉开了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序幕。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正在讨论中,虽然发改委承诺,天然气价格年内不会上调,但是在整个业界看来,涨价只是迟早的事。
11月19日,国内非居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20日,北京市将非居民用水水价每立方米上调了0.4元。
与此同时,能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主要工业品价格,自10月下旬以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伴随着涨价而来的是囤货和炒作。有媒体在苏南地区调查时发现,当地很多民企贷款不是直接投入生产,而是囤积铜锭、钢材、煤炭等生产资料,打算明年高价出手。
无独有偶,近期去南美考察大豆的一位贸易商发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南美大豆增产,却货源紧张,原因是一些国际炒家在囤货,不但在期货市场上疯狂做多,而且干脆去收现货。
而中国的游资已经在大蒜上狠赚了一笔。去年2毛钱一斤还没人收的大蒜,被温州等地的炒家推高到了4元钱——这也是让王女士最不理解的,市场上大蒜的价格为什么会涨到5元钱一斤。
通胀之争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认为通胀预期强烈。”一位金融业人士分析。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民众和市场认为通胀预期强烈的同时,很多专家发出了“中国短期内不会发生通胀”的观点。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曾撰文指出,由于中国储蓄率偏高,同时出口疲软,两大因素会抑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在明年走高。而社科院相关专家认为,储蓄率高和产能过剩,使得物价总水平没有太大上涨的压力。
“之所以会出现大家感觉涨价,但是专家认为短期内不会有通胀,主要是因为现在CPI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包明华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CPI和PPI是作为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讲,CPI涨幅超过3%是通胀的临界点,中国如果发生通胀,CPI涨幅应该超过5%。
而今年前10个月,中国的CPI和PPI总体处于负增长。包明华认为,如果按照前几个月的升幅来判断,CPI和PPI未来几个月的涨幅是不可能超过5%的。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短期内不会有通胀。
“但是随着春节消费、经济回暖投资加大、出口形势好转等因素,不排除CPI和PPI在未来几个月升幅会突然加快。”包明华说。
中国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则认为,现在判断是否通胀来临的理论基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从需求变成了投资。“从传统意义上看,没有需求,就没有通胀,但是现在应该注意到,即便没有需求,投资也会把价格拉上去。”谭雅玲说,虽然从理论角度看,没有通胀,但是实际上,通胀可能来得很快很猛。
钱多得让人担心
关于通胀的争论难以有定论,官方近期对此的表述是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给争论的双方各找了一个台阶:通胀还没来,但是风险很大。
市场预期通胀会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剩的流动性。即便是认为短期内不会发生通胀的学者和专家,也都对充足的流动性可能带来的泡沫发出预警。
“各国央行此前放出去那么多流动性,全球性的通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位业内人士说。
谭雅玲告诉记者,由于流动性充分,随时能够把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拉高,并影响很多商品的价格。
“我最担心的是,过去过剩的流动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短期内突然释放出来。”包明华说,在危机暴发前,中国已经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危机发生后,这些流动性“潜伏”在不同领域。今年,为了刺激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使得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11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引起了很多关注。文章认为,今年以来资产价格已经飙升,如果认定这“是在充裕流动性支撑驱使之下市场通胀预期的集中反映,那么接下来可以判断,资产价格如此过快上涨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实体经济的复苏成果……比如能源类、资源类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在市场操纵和追捧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价格高企的结果将对爬坡与恢复中的实体经济构成严重伤害”。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