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大屠杀难民所照片曝光 摄影者记录日军暴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10:09  中国青年报
南京大屠杀难民所照片曝光摄影者记录日军暴行
   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江南水泥厂难民区负责人卡尔·京特博士摄于南京栖霞山。 京特夫人提供(首次发表)

南京大屠杀难民所照片曝光摄影者记录日军暴行
   ②新收集到的这幅照片,难民胸前都别有布条。2001年本报发现的栖霞寺难民拍摄于该寺三圣殿内外的两张照片(见图⑦),难民胸前也都别有布条,为别处难民所没有。该照片当与上述照片同为栖霞寺难民的一组照片。

南京大屠杀难民所照片曝光摄影者记录日军暴行
   ③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马吉牧师拍摄的纪录影片《南京暴行纪实》中5号影片的第7个镜头,该图曾被误认为摄于鼓楼医院,本报记者在2007年“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史料学术讨论会”上论证了其摄于江南水泥厂小医院。

南京大屠杀难民所照片曝光摄影者记录日军暴行
④图中拄拐杖者为施佩林,背猎枪者为京特,摄于南京栖霞山麓的江南水泥厂。

  编者按

  72年前的1937年冬至1938年春,侵华日军在进攻南京及侵占南京后,展开了大屠杀。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等曾作专案审理,惩办了一些战犯。南京大屠杀期间,不少坚持留在南京城及其附近的外籍人士,曾伸出援手救助南京难民,史学界称之为“南京国际大救援”。

  11月中旬,本报记者戴袁支应丹麦驻华使馆之邀,赴丹麦、德国,收集到一组当年国际救援新史料。史学家认为,这些史料见证了中欧人民友谊,对重现那段历史十分重要。

  本报记者 戴袁支摄

  发现大屠杀期间难民所照片

  新收集到的史料中有一幅记录南京难民的原版照片。该照片宽11厘米,高7.9厘米,为曾从事“南京国际大救援”的江南水泥厂难民区领导工作的德国人卡尔·京特博士(Dr.Karl Guenther,见图①)的遗物。该照片画面清晰,背景为一片树木,上是一群胸前别有布条的青少年难民(见图②)。

  这是11月20日记者在京特博士家中见到的。2002年4月,较京特博士年轻许多的京特夫人——埃迪特·克尔娜·京特(Edith Koerner Guenther)曾访问过位于北京的中国青年报总部。如今她也已88岁,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见图⑥),惟近年因摔跤做过手术,腿脚略有不便。她住在汉堡郊区一幢平房里,绿色的草地三面环绕着她的住宅。京特家族三代人在中国生活过,陪同记者前往的丹麦奥胡斯大学研究生陶森(Thorsten Haensel)事后说:“老太太家中犹如一座小型中国博物馆。”

  2001年,记者在旅德华侨金存桐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维登沃夫帮助下,寻找到京特夫人。老人托金存桐赠给中国青年报41张历史照片的拷贝,其中3张背景清晰。事后,记者寻找到照片拍摄地——南京栖霞寺三圣殿石窟门前、窟内和千佛岩佛龛。这是史学界从未见过的栖霞寺难民收容所的照片。因《拉贝日记》保留了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 Arp Sindberg)送出的、栖霞寺难民控诉侵华日军在此或附近,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暴行的信,这些照片显得弥足珍贵。

  栖霞寺难民所3张照片中,有两张难民们胸前都别有布条,为当时别处难民所没有(见图⑦)。据记者调查的当年小难民和允璧2006年回忆:“在栖霞寺,难民胸前有红布条,上写‘好良民’……在此避难的抗战部队66军参谋长黄植楠身上就有。”如今,这张原版照片又和京特夫人前几年赠送的历史照片,同藏于一本相册内,难民胸前又都别有布条,记者初步判断它也是记录栖霞寺难民的照片,当与上述3张同为一组。

  京特夫人慷慨相赠,并在照片背面亲笔用德文题字:“给戴先生:希望能帮助你做的研究。E·京特”。

  虎画见证国人对救援的感激

  京特夫人认识的人中,有位叫爱德华·施佩林(Eduard Sperling),是德国上海保险公司的职员。7年前,京特夫人在南京就告诉记者,她相赠的照片拷贝中,有一张上面那柱拐杖的就是施佩林(见图④)。

  一进入京特家的门厅,就被一幅中国虎画吸引(见图⑨)。京特夫人说,此画是施佩林送给京特博士的。虎被画得很神,“无论你处在哪个角度,虎都看着你”。

  该虎画为工笔重彩国画。老虎雄健生动,虎纹斑驳,须毛逼真,目光炯炯,不怒自威。从题款得知,它画于戊寅(1938)年秋,为民国江宁画家张伯钧所作,己卯(1939)年春由中国人赠送给施佩林。赠者计算了他的年龄,按中国传统,施佩琳当属虎。下款盖有“卢龙山人”的印章。

  侵华日军进攻南京前夕,约翰·拉贝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施佩林任该委员会总稽查,赶走过强奸妇女、抢劫财物的日军,“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拉贝语),并于1938年1月21日在给德国使馆罗森博士的报告中,列数了日军的暴行。

  虎画的上款题字中,赠送者称赞施佩林:“虎,仁兽也;司挑林先生,仁人也。”

  1938年元旦拉贝得到过南京难民祝福的横幅,1938年拉贝、京特得到过红十字会的奖章,1938年辛德贝格得到栖霞难民“见义勇为”的横幅,江南水泥厂中方日语翻译颜柳风得到过难民褒奖的“救灾惠黎”的银盾,金陵女大魏特琳等得到过国民政府颁发的奖章,并被南京人称为“活菩萨”……。现在通过此画可以确定,施佩林被中国人比着威武的老虎,赞为“仁人”(注:本报记者戴袁支发现的德国红十字会颁发给京特博士的奖章、证书,南京栖霞难民赠给辛德贝格的横幅,现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是70年后,研究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这幅虎画。它是一幅与国际大救援有关的画,见证了中国人对施救者的感激;施佩林又将其赠给京特,它见证了两位施救者之间的深厚友谊,认定此画为与南京大屠杀史有关的文物当无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南京大屠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