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别转型煤老板只懂粗放式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10:37  环球人物

  只懂得粗放式管理

  并不是每个转型的煤老板都有好运气。在曾被誉为吕梁市煤焦行业转型的“明星企业”——田源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就是一副破败景象。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郭连生曾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煤老板,2003年,他进军高科技农业,出手数千万元在当地办起了田源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经过3年的发展,占地2000余亩,固定资产5800多万元的“田源阳光”成为当地的“领头羊”。荣誉也像雪片一样落在郭连生头上,短短几年里,他被评选为“社会主义建设模范”、市人大代表、山西省“民营畜牧业优秀企业家”等。

  然而,郭连生并不满足于此,就在田源阳光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他把拳脚伸向了其他多个领域。他陆续建了吕梁市最大的饮料企业,还搞起了度假村、特色餐厅、仿真天然浴场、桑拿、KTV等等。

  郭连生忙着跑项目、扩张,却没有认真对待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思路。进入2006年后,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郭连生不得不将田源阳光旗下的部分产业转让,自此,他风光不再。昔日辉煌的“田源阳光”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弃厂房。

  “主要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位和郭连生相识的老板说,“他以前从事的煤炭行业利润大,用粗放式管理也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服务行业最能在细微之处体现核心管理价值,粗放式管理的做法是不能让服务业盈利的。”

  更多的人在观望

  从今年8月开始,煤老板马肖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经退出煤炭领域,歌舞厅、餐厅等消费场所天天爆满,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

  “我一直还有幻想,认为国家的政策还能允许我们继续开采。听说有一个大的煤老板很不满国家收回煤矿,想和山西省政府打官司,以为能打赢继续赚煤炭的钱,现在看来,中央是下决心要大力支持山西省政府的改革。”马肖原来拥有的煤矿供应着深圳能源、江门电厂等4家发电企业的用煤,因此他基本上就是每天坐着数钱。现在政策变了,他也变得六神无主。

  “不瞒你说,我们就是寄生在国家煤矿的高级寄生虫,现在不让我寄生了,我怎么办,怎么才能活下去?”马肖向记者道出了一个前煤老板的心声。

  马肖也并非无所事事。他现在是大同市上岛咖啡店的老总。按照他的说法,这家店是他以前“钱多得没处花”的时候,加盟引进到大同来玩的,每年利润有200多万。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当初的副业,现在居然成了他的主业。

  有很多煤老板羡慕马肖,找到他提出入股,“他们只敢投资到已经成功的领域,没有成功先例的行业,你再巧舌如簧,他们也不敢。不过,我自己一年才赚几百万,跟他们分,我就不赚钱了。”说这话的时候,马肖一副得意的神情。

  一年赚几百万,根本满足不了马肖的胃口。如何找到像开煤矿那样赚钱的行业,是马肖一直寻思的,也是大部分煤老板转型时都会考虑的问题。

  前不久,马肖听说建筑业很赚钱,“投资周期短,回钱快”,于是,他瞒着所有人,投资1000万搞了一个石料厂,请了一个专门的投资顾问和管理人员给他打工。“我的石料厂3年后就相当于另外一座煤矿。”

  尽管赚钱已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但马肖的穿着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仍然身穿古琦的上衣,阿玛尼的裤子,“穿点名牌不算什么,但我肯定不会包‘二奶’了,她们花钱太多,现在赚钱不容易,我要为下一代多考虑。”

  采访间,马肖经常重复一句话:“明年就不会有‘煤老板’这个称呼了。”可见他对“煤老板时代”的留恋。他告诉记者:“我认识的很多煤老板现在都找不到投资项目,我好几个朋友都有点熬不住了。”

  转型不会一帆风顺

  “煤老板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还是发挥了部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煤炭企业几乎全部为国有,作为国家煤炭能源基地的山西,当时每年的产量仅有1亿吨。199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煤炭滞销,国家为了盘活市场,开始将国有煤炭企业层层下放,承包给个人。一些胆子大一点人的开始尝试承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后,当初承包煤矿的一部分人迅速收回了成本,这引起了更多私人进入煤炭行业,也正是在这一年,‘煤老板’正式作为一个名词,在媒体上出现。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山西的煤炭年产量已经突破7亿吨,煤老板对缓解中国能源短缺所起到的特定作用,我们是应该给予承认的。”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劲民如此告诉记者。

  但他同时也指出,由于存在生态破坏严重(地层塌陷、水系破坏)、设备简陋陈旧、安全和环保措施不到位以及回采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偷税漏税等问题,使得煤老板这一群体在暴富之后遭受到舆论的广泛谴责,尤其近两年,在山西层出不穷的矿难,更是让煤老板成了“黑心老板”的代名词。

  也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从今年开始,山西省开展了对中小煤矿的兼并和重组。数千名煤老板从煤炭经营前台隐退,或者从煤炭产业退出,因此,近期媒体广泛流传着煤老板即将消失的论断。对此,李劲民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实际上,煤老板并没有消失。从目前兼并重组的情况看,山西煤矿已经由原来的2598处减少到1053处。其中,国有办矿198处,占19%;民营办矿294处,占28%;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561处,占53%。可见,民营企业还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与“煤老板”是否会消失同样受关注的,是他们手握的巨额资金。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传言,山西煤老板持有的资金高达3000亿元。人们尤其担心的是:习惯了赚快钱的煤老板们,如果将这些钱投入股市和楼市,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李劲民分析说,山西的煤老板大多没什么文化,不擅长理财的技巧,当他们退出来钱快的煤炭行业后,他们的花销只会更加小心,不大可能一口气把全部资金投入股市和楼市,而是会分散投资,或者用作养老。因此,这些资金不足以对股市和楼市造成冲击。

  大同市煤监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尽管有部分煤老板已经在转型中创出了一番天地,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然是内心焦灼地彷徨着。煤老板转型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煤老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