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中国熊猫外交:地位不逊政要可享受战机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10:37   BTV《天下天天谈》
解读中国熊猫外交:地位不逊政要可享受战机护航
BTV《天下天天谈》2009年12月14日播出《揭秘“熊猫外交”》全景。

  BTV《天下天天谈》2009年12月14日播出《揭秘“熊猫外交”》,以下为节目实录:

  邀请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评论员张宇清

  主持人:罗旭

  编导: 高南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我是罗旭,欢迎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的。大熊猫网网和福妮13号正式和澳大利亚公众见面了,作为友好的使者,大熊猫在我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当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的节目呢,就将和您一起里分享,我国熊猫外交的历史和变迁当中,那些弥足珍贵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今天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海林先生,叶先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和形容大熊猫在我国外交当中地位的话,您倾向于用哪个词来形容?

  叶海林:关山万里,功不可没。

  主持人:一个词组,好,另外一位嘉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评论员张宇清先生。

  张宇清:您好。

  主持人:您会怎么来评价大熊猫在外交当中的作用?

  张宇清:我觉得它作为五这个亲善大使,它走遍全世界,起到了人类的外交使节起不到的作用。

  主持人:在我们开始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来关注这两只大熊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到南半球去工作和生活,我们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网网和福妮。来。

  小片1:大熊猫“网网”和“福妮”亮相澳大利亚

  “网网’出生于2005年8月,体重115公斤,是赠台大熊猫‘圆圆’同父异母的弟弟,性格温顺乖巧。它的妈妈‘毛毛’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了。” “福妮”和“网网”都是是从卧龙的地震废墟中抢救出来的。

  当地时间11月28号,澳大利亚人期盼已久的“网网”和“福妮”安全抵达阿德莱德机场。南澳州阿德莱德动物园园长克里斯·威斯特博士亲自赶赴机场迎接大熊猫。4岁的雄性大熊猫“网网”和3岁的雌性大熊猫“福妮”经过一段时间的检疫隔离后,已于12月13号,也就是昨天正式与游客见面。动物园专门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熊猫馆开馆仪式,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也亲自为熊猫馆揭馆。

  同期:克里斯·威斯特 阿德莱德动物园园长: 

  “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是一段旅程的结束,又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我们热烈欢迎它们到来。”

  为了让两个小家伙能够在澳大利亚健康快乐地生活,阿德莱德动物园早就为这对大熊猫成立了专门的饲养管理团队,动物园的专家也多次到中国实地考察。同时,还建立了占地150亩的大熊猫主食竹种植基地,并已经人工栽培约75亩竹子供“网网”和“福妮”食用。当地有175位家中有竹子的居民也表示将免费为大熊猫提供食物。

  阿德莱德动物园动物园新建的熊猫馆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熊猫馆室内室外都有控温设备。为了使大熊猫有亲切感,有的降温设备还被巧妙地做成大石头的模样,让熊猫可以坐在上面解暑。而熊猫馆周边环境也尽量模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地貌,这样游客还能体验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的独特风光。

  主持人:真的是憨态可掬,非常的可爱,我们知道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一般是不会被轻易的送出国门的,那这一次这两只被送到澳大利亚的大熊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被送过去的?

  叶海林:其实这个事情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味道,因为我们知道1982年以后,中国已经不再对外赠送大熊猫了,那么政治性的赠送只限于中国的版图之内。比如说像香港,像台湾,但是2007年的时候,那么当时咱们胡锦涛主席去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那么与澳方达成了协议,我们租借给澳大利亚方面,那么为期10年,那这样两只大熊猫,是在2007年,当时与澳大利亚自由党政府,与霍华德政府签署的,那么现在是路克文政府了,应该说这这两年我们跟路克文政府的关系并不是走的太好,有很多很多麻烦,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在按步就班的这样进行,那么到现在就是说所有前期的手续和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以后,那么这个福妮和网网,那么如期启程,到了澳大利亚,相信这会成为路克文政府,向他自己国内老百姓炫耀的一件功绩,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得客观的说一句,这件事情跟路克文没什么关系,这是霍华德政府,也就是当时的霍华德总理和唐纳外长的这个功劳。

  主持人:典型的这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相信大熊猫到了澳大利亚以后,一定会为中澳的这个友好做出新的贡献,我们知道现在大熊猫网网和福妮已经抵达了澳大利亚,并且正式和公众见面了,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越洋的连线。我们要连线的是人民日报驻澳大利亚的记者,环球时报特派记者李媛。李媛老师您好。

  李渊:你好。

  主持人:你好,我们知道很高兴,咱们的大熊猫已经抵达澳大利亚,据说在熊猫抵达澳大利亚之前,在澳大利亚的高速公路上,已经专门立起了这个欢迎熊猫到来的倒计时牌,是吗?

  李渊:是的,几个月之前由南澳州的州长亲自揭牌的。一个6米乘4米大的一个熊猫形状的一个倒计时钟。

  主持人:很特别,那我知道在熊猫和公众正式见面的时候,举行了一个很盛大的正式的展示的仪式,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仪式的情况。

  李渊:仪式吸引了很多很多人,因为这正值澳大利亚学校放假,圣诞节假期,从现在开始了,所以很多的这个家庭都想办法来到了阿德莱德,所以这个场面是非常宏大,而且这个仪式也非常隆重,揭牌的仪式由澳大利亚总督亲自揭牌,中国的驻澳大使馆(张军赛),也亲自出席这样的会议,也吸引了很多的媒体来参加。

  主持人:那这个普通的民众在澳大利亚,怎么样才能够看到我们可爱的大熊猫呢。

  李渊:他们得要定票,就是不能够说我到现场再买票。

  主持人:是要提前来预定。

  李渊:而且动物园方面说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几个月,之后才有可能说你到了动物园再买票。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要提前相当长的时间,把这个票定上,然后排队才能够看到国宝大熊猫。

  李渊:是,你通过网络预定,或者是电话预定,你必须要预定。那个从其他的,动物园方面说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呢,这个往往就是大熊猫来了之后,它这个游客的人数会立即增加70%,所以他们就跟这个游客讲说,这个一定要先要预定一下。

  主持人:好,我们知道现在大熊猫是生活在阿德莱德当地的动物园里面,那么非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阿德莱德动物园能够得到这个殊荣。

  李渊:这个跟澳大利亚上一届政府的外交部长有关,亚历山大唐纳的祖父,曾经是阿德莱德动物园的圆长,所以这个唐纳部长当年就是做过很多年的努力,一直在游说澳大利亚政府和相关的中国的一些中国政府,就是希望能够促成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好,谢谢李媛,谢谢你和我们做连线报道,谢谢。

  李渊:好,谢谢。

  主持人:宇清先生,刚才我们是和记者进行越洋的这个连线报道,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地是欢迎这个大熊猫,从很早开始就做准备,而且现在民众真的是兴高采烈,你看定了票,要排着队,等待到动物园里面去一睹大熊猫的芳容,我们知道大熊猫是中外友谊的使者,那么它作为中外友谊的使节,在历史上追溯的话,从什么时候开始?

  张宇清:其实这个熊猫外交,可以一直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据这个日本的史料记载,是在这公园685年,那一年正好这个唐玄宗李隆基刚刚出生,而这个武则天呢,那一年正好是登基就位,所以那一年有日本使节到中国来朝贺,朝贺的时候呢,武则天就想送给日本的天皇什么样的礼物做为回赠呢,后来她正好那时候在长安的皇院里,就是所谓的皇家御用动物园里头,正好就有两只白熊,然后她就把两只白熊连通还有70张毛皮,就送给了日本当时的天武天皇。很可能就是熊猫,所以当时这个把这个熊猫送到日本之后,就开了中国历史上熊猫外交的先河。但是在近代的时候,第一次搞熊猫外交是宋美龄,在1941年的时候,当时是为了感谢美国政府对于这个中国抗战灾民的这种救济,所以给美国送了一对熊猫。后来这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熊猫第一次出国是1957年,57年的时候咱们送了一个平平的熊猫到苏联,为了感谢苏联老大哥对咱们那种支持,后来又过两年,又送了一个熊猫叫安安,所以凑成一对,叫平平安安,象征着当时中苏之间的这种深厚的友谊。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个1972年,美国的这个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时候,也曾经非常意外的获赠了大熊猫,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当时的情况。来。

  尼克松夫人试探地要大熊猫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首次访华偕夫人如约来到中国。这位总统夫人毫不掩饰对大熊猫的兴趣,尽管她的行程一再修改,但是,去动物园看熊猫这一项却始终保留。尼克松夫人到达中国后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动物园,虽然有专门的摄影组跟随,但她还是用相机亲自为熊猫拍照,喂它们吃东西,临走时还依依不舍,不断称赞熊猫可爱,并且试探性地提出想要熊猫。上街购物时,尼克松夫人和她的随从又买了一大堆熊猫玩具。

  主持人:你看这个尼克松总统的夫人,到这个动物园亲自的照片,而且临走的时候,还特意买了一大堆熊猫玩具,看起来她对熊猫真的是情有独钟,叶海林先生对当时具体的情况是不是有所了解?

  叶海林:那么应该说美国人开始也知道这个希望并不大,因为中国一直没有表示说我要给你熊猫这样一个,那突然就是在这个告别晚宴上,那么当时周恩来总理就拿出了熊猫香烟的这个标志,来给这个尼克松夫人看,说你喜不喜欢这个,尼克松的夫人就说我不抽烟,周恩来总统说我不是说这个烟上的这个,这样把这个信息传递过去,那么之后的两个月,那么中国的第一批赴美的熊猫,就是这个兴兴和玲玲那就起程了,应该说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最有意思最耐人寻味的事情是1972年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那我们要等到7年以后,到1979年中美才建交,可以说这两只熊猫作为我们友好的大使,是比我们正式的特命全权大使,到任早了7年的,那这也是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一个佳话。

  张宇清:对。

  主持人:所以说这个大熊猫在中美建交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个功绩。

  叶海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它关山万里,但功不可没的原因,因为才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向未建交国家,赠送过大熊猫。

  张宇清:因为其实经过很多年的隔绝,当然中美之间的那个交流很少,特别是老百姓之间相互不了解,所以当时在70年代初的时候,这个熊猫一到了美国之后,很快就引起了轰动,然后就引起了美国老百姓,对于这个遥远的国度,而且当时又隔绝那么久的一个国度,而且特别是看到这个中国的熊猫这么可爱的话,他觉得可能背后的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和平善良的国家,所以起到了当时非常好的作用。

  叶海林:这是熊猫外交一个最大的功绩,就是它极大的改善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就像刚才宇清先生提到的,这个在尼克松访华,两个月之后,就是4月26号,我们知道玲玲和兴兴抵挡了美国的华盛顿动物园,我们有一段特别珍贵的史料,我们来看一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熊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