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元制成为南京教育关键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15:4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词条三:(须造字,行中加上矢下口)

  善用小先生,输出价值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顾佳赟 |南京报道

  和孙双金一同当选为基础教育家的另一位小学校长是行知学校的杨瑞清。

  ,音“干”,任何一本字典都查不到。陶行知造这个字,象征他行知结合的教育观。

  “就是素质教育,杨瑞清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写的。”南京工业大学讲师朱仁洲说。不到30岁的他一副艺术家气质,专业方向是建筑遗产保护。很难想象,小学时他是一个父母求着学校准许留级的“皮大王”。前不久,他为母校南京行知学校设计了以“”为核心的校徽。这个校徽在学校随处可见。

  数百亩莲花、枣园、水杉林环绕着雪壁青砖的校舍群,虽然还顶着农村学校的名头,今天的行知学校更像一处美丽气派的园林,而学校系统工程中的行知基地更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

  1981年,18岁的杨瑞清在五里村小学创办行知实验班。今天,他是南京郊外这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合一的综合学校校长。

  “从28年前的破瓦寒窑到今天的良田广厦,这些对于中国的农村学校并不具有标本意义。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校长,正好遇到地方教育官员的惺惺相惜,有大额政府投资,再吸引海外或民间资本注入,硬件改良总是可能的,但往往只是偶发的个案。”朱仁洲说,要理解杨瑞清怎样在农村实践行知式的赏识教育、生活教育、终身教育,不如听他讲讲柿子树的故事。

  今年初一的戴家伟常做向导带客人穿越艺莲苑、浦禾苑,绕过几个公告墙,曲径通幽地去参观柿子树。他父母是附近村里的菜农,家境贫寒的他在行知从一个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村娃变成能组织竞选的小班长,还曾作为行知代表去新加坡交流。

  路上,他给大家讲同学的故事。“他们都很顽皮,父母都是农民,要么不管,要么痛打。”有个孩子大雨天竟抓一把烂泥巴往老师的白衬衫上抹,常考十几分,父母的名言是:“总考17、18,不如回家放鸭。”

  有一次杨校长去家访,一个小学生妈妈对他说:“这孩子又闯祸了,我抱起他扔到池塘去,真恨不得淹死他。哪知道,他索性就在池塘里玩起来了,怎么叫也不上岸,后来一下子从水里冒出来,手里居然攥条大鲫鱼,还笑呵呵的,我都气糊涂了。”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农村,零失学已经做到,零厌学还是难题。

  杨瑞清对待这些顽劣村娃的法宝是:善待农村生、厚爱后进生。他在学校倡导“语文满分和跳绳满分同等重要”的法条,他相信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积极性、有自信心以跳绳之长来改变语文之短。

  行知学校的每个公告墙上都有写意的大拇指图案,意在夸奖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与之相配的还有公开张贴的各班的“优点卡”。为防止表扬一个、打击一片,这些卡片上有时间、地点、人物、细节、教师点评,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孩子都要得到几张。

  一张优点卡上这样写道:

  小刚(化名):昨天早上在上学路上,老师看到你手上拿着一个白色塑料袋,有的同学吃完早点就把袋子扔在路边,你却一直走到学校把它扔进了废纸篓。老师感到非常欣慰。

  另一个孩子人见人烦,偷同学文具,拉女生辫子,到城里超市偷吃巧克力,甚至会偷拿老师的钱。班主任对这样一个孩子,终于发掘出他的一条优点:

  小凡(化名):今天中午,你趴在教师办公室的窗外看老师打电脑,看的那么入神,老师被你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深深感动!

  当小凡在全校集体晨会上意外地领到这张优点卡时,他被同学的掌声和校长的赞许震撼了。此后《南京日报》社捐助学校一批电脑,小凡由校长“钦点”参加了捐助仪式,与副市长和市教育局长的合影被刊登在《南京日报》上。小凡的电脑后来真的学得非常出色。

  优点卡在学校公示分享后,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与学生家长分享。“这样,学校倡导的价值观无形中就输出给整个乡村社区了。”在杨瑞清看来,对学生来说,优点卡比评三好生更有价值;对农村学校来说,向整个农村社区输出先进的价值观,比教给农民某项种植、饲养、经营技能更有价值。

  8棵柿子树每年都承担着输出价值观的功能。每年从春天挂果到秋天成熟,在长达半年时间里,果实把树枝越压越低。一年级最矮的孩子伸手都能摸到,但不会有人去摘。每年到柿子红透了的时候,学校会办一个柿子节。学生代表把柿子摘下,一盆盆码整齐。然后,杨瑞清会和孩子们探讨柿子的话题:

  “我说这不是一般的果实,它是劳动之果,没有大家的浇水施肥,就没有它的成长;它是道德之果,没有大家爱护它,还没成熟可能就一个不剩了;这是智慧之果,大家围绕着柿子树的题目写自然笔记、写作文,观察、思考,不是更加聪明了吗?这还是艺术之果,绿叶红果装点我们的校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分柿子更有讲究。要先分给女同学,大的要给小同学。学生们相互谦让着分完后捧着柿子恨不得马上咬一口,这时候杨瑞清告诉大家,吃柿子更有讲究。“请同学们把柿子带回家去,跟父母祖父母们绘声绘色讲一讲学校柿子树的故事,考一考他们能不能记住四大含义,然后全家人一起分享这个文明之果吧。”

  “我觉得这种教育不费吹灰之力,且非常持久。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陶行知说,一般乡村学校要和学生家长联络有很多困难,教师感觉孤立,利用小先生就好了。我们的小先生如同根根流动的电线,村村通,户户通,直接进入乡村社会底层,传播教育文化,学校和乡村因此构成一体。”

  就这样,行知学校柿子树的故事在五里村广为流传。

  五里村原来隶属江浦县,现在变成了南京市浦口区,已经成为南京新市区的一部分。从行政区划看,行知学校不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学校了。但杨瑞清却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大。农民家庭放弃原有生活方式一下子进入城市,受素质所限,收入不可能一下子提上来,高昂的教育成本仍是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从推进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更应当高品位地建设好农村学校。

  词条四:“双元制”

  这套衣服套在蒋晓飞身上的含义就相当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他是金陵职教中心的学生,又是宝马员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 | 南京报道

  姜峻是南京城最阔气的校长,他有七部宝马。

  不过,都是清一水的“别摸我”---每辆车减震柱上的VIN码都被划掉了,不能上行驶证。这些都是金陵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学用车。

  为了证明它们是教学用车,姜峻没少跑教育部,要批文,可以在海关享受免税待遇。

  2006年底,宝马德国总部将赠送印度的四辆教学车转赠金陵职教中心,条件是姜峻自己解决入关问题。这四辆宝马的裸车总价接近700万元,按照贸易进口,光是关税就够买一辆顶级的7系了。

  省下这笔开销,跑“部”就等于“钱”进。一系列流程走完,都快12月31日了---批文的有效期截止日。姜峻一咬牙,四辆宝马享受了活马的空运待遇。

  这是继2004年赠送一辆宝马、一辆奥迪,2005年赠送两辆宝马之后,宝马公司的第三次赠车。

  当年,为了拉这个阔气的“朋友”入伙,姜峻还略施小计。

  2001年时,德系车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德商开始认真考虑完善在东亚地区的售后服务市场。托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专家,姜峻联系上了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区手工业管理局(HWK),邀请对方建立合作关系。

  当时,金陵职教中心刚搬迁至紫金山南麓,“新建的学校可以更好地融入新理念。”姜峻用这句广告词打动了德国人。

  HWK也是一个转介者,最终促成了职校与宝马的联姻。2004年春节,姜峻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头骡子拖着一辆熄火的宝马,揶揄宝马不好修,配词是“宝马也要骡马拉”。

  姜峻立马拨通电话,请HWK将这张照片转给宝马总部,这两个单位都位于巴伐利亚州。巧的是,德国宝马也看到了这张照片,正在考虑修理工的本地化,双方一拍即合。

  宝马正式成了金陵职教中心的“接待用车”。每有重要客人或媒体,姜峻都会郑重其事地邀请他们去看宝马---只能看,不许坐。

  “这车开不坏,你们就拆了装、装了拆。”姜峻指示他的学生。没有哪个大佬愿意自己的宝马被反复解体,但要培养宝马车维修工,真离不开这几辆实物车。很快,学生们以开宝马的速度到各地的宝马4S店就业。

  蒋晓飞就是“宝马班”出来的。作为天津天宝的维修工,这次返回母校参加企业培训。身份不同了,可穿的还是宝马的那套工作服。

  这套衣服套在蒋晓飞身上的含义就相当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他是金陵职教中心的学生,又是宝马员工。这种双重身份,在毕业前一年他就拥有了。

  学校将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定义为“双元制”:“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企业,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

  “双元”还有更多含义。比如,老师同时也是技师、工程师,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在企业顶岗锻炼。把学校设在工厂,把教室搬进车间,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若干个一与一的复合,可以在“双元制”这个概念的等号另一侧被演绎。

  “双元制”是德国在一百多年来传统的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德国宝马不仅送来了原汁原味的车,还有原汁原味的职业教育。

  通常在学业还剩1年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应聘“宝马学徒工项目”,一旦录取,企业就与之签订预录取合同,提供实习平台,受聘学生在完成培训后,将被分配到各地的宝马经销店工作。

  蒋晓飞是去年4月去天津实习的,今年7月正式入职。大学生挤破头都想进的宝马,被蒋晓飞抄近路突破了。月薪2500元起,羡煞不少本科生。

  实际上,大专学历的蒋晓飞之于本科生的这种优越感在实习第一天就有了,“两个大学生一时不上路,被发配去洗车了,我留下来做技术活,是因为我一看设备都很熟。”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率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这种情景教学与企业的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学生毕业即就业,不愁‘嫁’。”姜峻说。

  蒋晓飞这次是带着任务回乡的,物色一个宝马班的实习生北上。他和高柳通过乡音对上了“暗号”,两人都是南京六合人。

  很多六合人都到外地打工,但高柳想留下来。于是,他选择了报“通用班”。上海通用也与金陵职教中心有类似的订单培养协议。两个牌子的4S店分布图,成了职校生的职场远征图,想去外地发展的选宝马,想留南京的就选通用。

  其实,选择还可以更多。别忘了姜峻在宝马之前还建立了另外一个关系--- HWK。汽车技术专业的五年高职学生在第五学年可通过中德考试委员会考核,赴德进行为期一年的技能培训,并获德国国家汽车维修中级或高级工证书。毕业后留在德国汽车维修企业或回到国内汽修企业工作。

  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初中生入校后可中专、大专连读)本身也包含着一个选择---南京自1995年起,允许中等职校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单独对口招生考试,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通道。而职教与普教两个教育体系以往是相互隔绝的。

  进口多、出口多、路径多,这被姜峻称为“育才的立交桥”。

  目前,南京市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数一直保持在1:1左右,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9%。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教育 南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