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家璇出版外交回忆录内情:大量引用未解密文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10:01  新华网
唐家璇出版外交回忆录内情:大量引用未解密文献
《劲雨煦风》一书封面。

唐家璇出版外交回忆录内情:大量引用未解密文献
1998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会见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 本报记者 刘宇/摄

  世界知识出版社向本报独家披露   >>点击阅读《劲雨煦风》

  “作为决策者来讲述这些历史,一定有许多新的东西,一定有当时种种考虑,这种考虑一定是首次发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英发自北京 外交事件的内幕或真相总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卸任一年半的前国务委员唐家璇在这个冬天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这一次,是因为其外交生涯回忆录《劲雨煦风》的出版,该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月5日起在全国公开发行。

  从1998年3月担任外交部长到2008年3月卸任国务委员一职,唐家璇经历了中国当时的重大外交大事。由决策者讲述这十年里的外交大事,并且不回避事件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使得该书一出版就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外交部把唐家璇卸任后的内部讲稿整理成篇,最初只是一个内部的学习资料。后来有人建议,将这个内部资料对外发表。我们出版社也向唐家璇提出了建议。考虑再三,唐家璇决定接受建议,出版这本书。”日前,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高树茂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独家专访,首次披露了该书的出版内幕。唐家璇精挑细选11件大事

  唐家璇花费了大量心血,每天都在思考,几乎每天都在讲述,每天都在与有关人等讨论,形成文字之后又逐字逐句进行修改

  据高树茂介绍,《劲雨煦风》的出版可以追溯到2008年3月,当时唐家璇刚从国务院领导岗位退休。由于外交部有一个讲述外交历史的工程,由一些老部长、老大使讲述他们所经历的外交事件。唐家璇也讲述了一些生动的外交案例,“这些案例可以给后人一个很好的借鉴,年轻的外交工作者甚至现在外交部的领导同志都可以从这些案例中逐步总结出内在的规律。”高树茂说。

  在把这些内部的讲稿集结成书的过程中,唐家璇亲自从中选取了十一个专题,并融入了诸多个人感悟。在前言中,唐家璇这样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有许多值得记录和书写的历史。”但在最后成书时,唐家璇只选了其中十一件大事,其中包括中日关系转圜、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印巴核试验,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俄、中越边界谈判,中欧关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11件有代表性的大事。

  对于主题的选择,他经过了认真思考,“考虑到一些事件在外交上的特殊敏感性,还不具备公开发表的条件,本书所选取的只是我所经历的重大外交事件中的一部分。” 而在高树茂看来,这十一件大事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可以勾画出十年间中国外交的脉络。

  在回忆录的出版过程中,外交部始终有一个负责的小组在指导运作。“外交部的一些年轻人记录整理唐家璇的讲话内容,许多老大使都参与了书稿内容的讨论和编写。”高树茂说。

  而唐家璇本人花费了更大的心血,他几乎每天都在讲述,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讨论。在口述资料形成文字后,对每一段文字他都经过认真的推敲、斟酌、修改。“在最后审稿时,他还一字一句进行斟酌和修订。最后又交由外交部审核。”高树茂说。

  一字不差引用未解密文献

  与西方政要前脚离任后脚就出书的高调相比,中国卸任领导人曾一度显得低调而神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以口述结合档案材料的方式出版了《建国以来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顾》,被认为是领导人出书的肇始。

  此后李鹏、李岚清、钱其琛等卸任高层领导人相继以“无官之人评述重大社会政治事件”,不仅使一些档案文献的解密期大为缩短,同时也将时代的“高层政治决策”透明化。

  钱其琛曾在其《外交十记》中透露自己在年轻时七年地下党工作养成的习惯,从不记日记,不留片纸只字,一切只凭记忆。“虽无明文规定,但不留只言片语已成中国外交人员通常的惯例。”

  在《劲雨煦风》一书的编辑、世界知识出版社策划部主任李其功看来,唐家璇对所经历的外交事件的所有具体细节并不可能一一记入脑海,因此,在编写回忆录过程中,就有必要核对和引用外交档案,“可以说是一个字不差地引用了大量还未解密的外交文献。”

  而在高树茂看来,书里向读者透露出中国外交的诸多信息很有价值。“虽然书里披露的内容都属于历史档案,以前有新闻记者通过采访对这些事件形成描述。但作为决策者来讲述这些历史,一定有许多新的东西,一定有当时的种种考虑,这种考虑一定是首次发表。”

  比如,首次发表的就有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的内幕,在书中,唐家璇详细披露了幕后的交涉过程。

  2001年4月,布什政府一上台就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美国一向善于操纵舆论,在“撞机事件”发生后六小时,美军太平洋总部便在网站上发表简短声明,将“撞机事件”公诸于世。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按国际惯例,保持飞机完整,保证机组人员安全,为飞机和机组人员立即返回美国提供便利条件,而对中方飞机被撞后坠毁、人员失踪,只字未提。

  书中透露,4月5日到10日那段时间,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与当时的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在北京展开11轮谈判。美国一开始不让步,第一版道歉信,美大使只对失踪飞行员表达关切,中方要求道歉;第二版道歉信则只对飞行员亲友、战友表达遗憾,但称美国不能就此事道歉,中方再次坚决顶回。

  在美方提交信件的第五稿中,表示歉意时加重了语气。美方还接受在信中增加“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内容。中方基本接受,在措辞略做修改后,中国最后接受了。

  “在撞机事件中,我们运用了大量的外交智慧处理这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举个例子,那些美国的飞行员,我们为什么要在复活节前放走(他们),完全是考虑飞行员家属在(美国)国内的急切心态,这些在原则允许下的灵活。所以(唐家璇)在决定这些事时,做了明确而正确的决断,这正是中国外交的精粹所在。”高树茂说。

  “这本书出来以后,外国媒体可能会有微辞,但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书里披露的都是事实。”高树茂说。

       记录中日关系转圜点滴

  在高树茂看来,《劲雨煦风》的出版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可以让民众系统地了解这十年外交,“如果没有这本书,就凭一些只言片语,民众很难了解一些外交事件的原貌”。

  书中披露了中国外交应对各种挑战所做的种种努力,包括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到中美撞机事件,从中俄黑瞎子岛问题谈判到四赴纽约就伊战问题反复斡旋,唐家璇将自己外交生涯的点点滴滴一一道来,其中着墨最重的当属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是唐家璇当外长后重点处理的外交关系,他曾长年在日本工作,对日本最为熟悉。而在2001年到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把中日关系引到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何突破这个困境,是唐家璇任内非常关注的问题。

  为了打破僵局,外交部对日本各界广泛地开展工作,为中日关系的转圜铺平道路。“唐家璇为中日关系走出困境付出很多努力。因此在中日这一章他做的感悟可谓全书中最为动人的。”高树茂说。

  书中特举一个细节说明安倍当年有意向中方释放善意信号。2006年9月2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开始当晚,安倍晋三夫人在东京友好会馆宴请访日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林丽蕴。席间,安倍突然来到会馆。并主动走到林丽韫面前热情握手。在场一些议员见到这位“准首相”就高喊“安倍万岁”。安倍听到后笑着纠正说,应该是“日中友好万岁”。

  此后,日方提出希望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后、日本首相选举前的当年9月22日至23日,在东京举行第六轮战略对话。唐家璇在书中写道,此前双方已经举行过数次对话,但从未像这次战略对话那样对中日关系影响重大。“那次谈判非常艰苦。除了每天高强度的谈判之外,最难的是心理上的较量。那几天,形势瞬息万变,日方打出的方案时好时坏。双方甚至数次谈崩,不欢而散。”

  最终,经反覆较量,双方就克服影响中日关系的现实政治障碍、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在此前提下,中方同意安倍首相于2006年10月8日至9日正式访华。

       书名折射唐氏外交风格

  从事外交战线工作46年,无论是在谈判桌上与对手博弈,还是站在联合国的演讲台前,唐家璇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为人低调谦和、做事谨慎、讲究策略。

  文如其人的说法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劲雨煦风》的书名中也可窥见一二。据高树茂透露,在商量书名的过程中,出现了十几个方案,其中有“劲风和雨”,唐家璇在看到这个名字后,就表示“书名就叫‘劲雨煦风’吧”,书名随即确定下来。

  高树茂认为,这或许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一种风格,不是简单说不,而是要巧妙地说不。

  唐家璇自己则这样解释:“回顾这十年外交,国际形势‘劲雨’催程,中国外交‘煦风拂面’,书名取劲雨煦风,既是对本书内容的大致反映,也是我试图对十年间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理念和风格所做的一个概括。”

  在确定书名的过程中,出现了十几个方案,唐家璇最后拍板用“劲雨煦风”

  如果没有这本书,就凭一些只言片语,民众很难了解一些外交事件的原貌

  “这本书出来以后,外国媒体可能会有微辞,但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书里披露的都是事实”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回忆录 唐家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