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SMG《走近他们》专题 > 正文
作为骨科医生,姜建元总要在每次手术前跟病人作一次谈话,说得很大声也很细节。
2009年9月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姜建元荣获“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全国仅有三人获此殊荣。
从1984年至今,姜建元已经站在手术台前24年了。24年来,他心安神定气沉地做了成千上万例手术。凭着执着和刻苦,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手术特点,让一个又一个患者重新挺起了脊梁。
1980年,上海27万人考大学,取1万。姜建元进了医学院,但他却不想当医生。
曾经不想当医生的医学院学生
姜建元说当初进了医学院也是阴差阳错的事情。本想填报医学工程专业的他,最终却被医学专业录取。看到打针都怕的姜建元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场傻掉,整整两个礼拜呆在家里没敢下楼。
然而就是这个已开始不喜欢医学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学科的时候,突然之间就喜欢了起来,还坚持要进骨科。姜建元说骨科的动手方面,需要用立体空间的想象力,有点像个工匠。骨头断了,怎么把它拼起来,怎么把它接好,一下子他就对骨科特别感兴趣。
99例成功,1例失败,做不做?
在华山医院20多年,宽松而激励的环境让姜建元有了发展和创新的机会。针对亚洲人和欧美人的脊柱差别,改良了腰椎手术方式,为降低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提供了理想手术模式。
有病人问姜建元,他做手术成功率是多少?姜建元经常跟病人开玩笑的问道,如果100个里面,99个成功,1例失败,你做不做?病人说那成功率很高,我做。姜建元却说千万不要做,99%成功率太低了。
姜建元算了这么一个数字。如果每年做300例手术,99%的成功率也就是每年要做坏3例病人,十年就30例,二十年就60例,这个比例太高太高了……
当医生其实就是良心+责任
在同事们的眼里,姜建元很性情也很另类。从2004年起,姜医生开始做一件与他本职不太相干的事,他让医院的骨科面向全国同行,开办了“脊柱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学习班”,将这一领域的先进技术,向全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骨科医生进行普及。
姜建元教绝活不留一手。学习班并不讲授太多的理论,而是重在实践,大多是播放手术实况,姜医生随时解答学员的问题。
在姜建元荣获“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之后,他总感觉到,责任更大。他说,当医生其实就是良心+责任,一定要有这两点,没有这两点当不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