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共事引职场关系紧张 在华美国青年需入乡随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9日17:45  青年参考

  作者 Hannah Seligson

  译者 朱庆和

  随着到中国大陆工作的美国人的增加,越来越多中国人和美国人成为同事。这种跨文化伙伴关系带来诸多益处,同时工作经验、薪酬水平和人际沟通方面的差异,也导致了职场关系的紧张。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较低的失业率,吸引了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他们的中国同事往往跟他们年纪相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研究跨文化现象的瓦斯·塔拉斯教授说:“两国在经贸和科学领域合作紧密,这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共事,成为中国职场的一大普遍现象。”

  但这两个工作群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美国人较多受到自由市场的影响。驻京私募股权公司“蓝橡资本”28岁的资深员工赵能(音译)说:“美国年轻人是在商业化环境中长大的。我们不是。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对这种工作场所,有一个熟悉适应过程。”

  赵能这一代人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们经历了中国从受政府管制的经济向更市场化体制的转变。因此,他们的适应过程可能更艰难。美国西伯森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迈克尔·诺曼表示,中国的雇主似乎优待有西方经验的员工,外国人往往比同等职位的中国同事多挣10%~15%。

  中国籍员工不会忽略这种差别。在北京狂野中国旅行社工作的25岁的王婷(音译)说:“确实有一种看法,认为做同样的工作,美国人酬劳更多。”诺曼先生认为,这种差别源于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如果需要外国人对西方的专门知识,雇主会愿意多付一些。”

  另一方面,中国员工对影响他们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因素,具有更深入的理解。诺曼先生表示,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迫切需要入乡随俗。他说:“在西方,人们看重办事效率。而在中国工作,有必要学会倾听、耐心,了解当地的做事方式。”

  中国职场人士是在注重服从和死记硬背的体制中,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美国同事则更敢于质疑权威和直抒己见。这可能会影响职场中的人际交流。25岁的科琳·狄龙曾在北京的一家跨国公司就职。她注意到,中国同事有时在表达看法时很犹豫,她认为这源于他们的等级观念。狄龙说:“因为外国人通常在公司职位更高,即便不是这样时,有时候也存在对外国人的尊重问题,这让中国人不想直接表达不同意见,生怕被视为不礼貌。”

  中国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种差异。赵能回忆起为北京一家美国机构的美国人工作的经历。她说,美国老板的直接让她备感受辱。“我记得,美国老板当着我的面说他不喜欢我做的什么事情,这让我感觉很尴尬。中国人的方式要委婉得多。”塔拉斯教授说,交流方式会引发职场挑战。“美国人经常觉得中国人不果断、缺乏信心及不够坚决,而中国人认为美国人粗鲁无礼,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尽管有上述问题,“中美共事”对两国都有很多经济和政治上的益处。“中国需要了解西方的员工,这样他们才能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和影响力。”诺曼说,“为了竞争和合作,美国需要真正了解中国人。”美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共事,“是培育和深化这种理解的最佳方式之一”。(美国《纽约时报》12月24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更多关于 中美共事 跨文化合作 外籍员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