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四大因素导致全国性气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12:30  南方周末
分析称四大因素导致全国性气荒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 图/CFP

分析称四大因素导致全国性气荒
图/梁伟驰

  【气荒】石油巨头供气潜规则保谁不保谁?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曹海东 发自太原 北京

  此次全国性气荒主要是由于下游市场急剧膨胀、保护重点省份供应、供给调节能力不足和气价无法引导市场这四大因素所致

  “只够做一顿饭”

  瑟瑟寒风中等待一个小时以后,毕强望着濒临警戒线的储气柜怅然而去。本周一晚六点,本来要运送压缩天然气的槽车没有来。

  这位太原天然气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遗憾地告诉记者:“气柜中的天然气只够太原老百姓做一顿晚饭。”

  夜幕重重中,太原晚饭用气高峰已到。位于太原程家村的天然气储配站却成了只进不出的“蓄水池”。“只能熬过晚高峰,看看情况再说。”毕强说。

  情况继续在恶化。

  本周二凌晨,太原天然气公司的天然气压力表甚至一度指向了零,这也是十多天以来的最低点。天然气压力的降低,意味着储气柜无法储气,第二天用气早高峰来临之时,储气柜将无法工作。

  持续了近七个小时后,太原市不得不向工业用户停止供气。而为太原提供天然气的山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到当天下午才开始逐渐增压。“每天就那么一点气,我们是精打细算地花。”太原天然气的一位内部人士说。在他们看来,虽然山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没有明确说这是“限供”,然而天然气压力降低,几乎等同于“限供”。

  据了解,目前太原天然气每日用量为80万立方米,缺口达20万立方米。

  太原只是全国气荒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周内,气荒席卷大江南北,且愈演愈烈。这也是自2004年年底局部地区出现“气荒”以来,全国第一次出现大范围的气荒。

  如同前两年电荒发生一样,政府措手不及。近期,国家发改委紧急召开各部门参加的会议协调解决方案。中石油四大产气区之一——长庆油田的一位高层在电话中以急促的语气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全力以赴加大生产。

  低温雨雪天气导致冬天来得过早,这是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天然气业内人士的第一句话。以北京为例,其取暖期因天气原因整整提前半个月。

  然而,“天气导致气荒说”并未得到公众的认同。今年能源价格的集中调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预期、公众的集中反弹。一个被誉为“太老旧、太俗套”的“垄断”话题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此次全国性气荒主要是由于下游市场急剧膨胀、保护重点省份供应、供给调节能力不足和气价无法引导市场这四大因素所致。

  保谁不保谁?

  如同重庆守着大气田却频发气荒一样,谁都不会想到,太原这个位于“陕京二线”天然气管道上游的城市会出现气荒。“陕京二线”这条天然气输气管线西起陕西榆林,经陕西、山西、河北,终点站为北京。在陕西、山西当地人的记忆中,当年的“陕京一线”就没有让当地受益。“为了保北京,我们都是二等公民。”一位山西业内人士说。

  此次气荒更加剧了当地的矛盾。由于太原天然气公司与山西省天然气公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所以无法让后者确保太原的天然气供应,为此,太原市不得不请山西省政府出面协调。

  太原天然气公司相关人士称,省公司“降压”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主干线的天然气压力,“只好牺牲支线”。目前,中石油负责西气东输等大型干线管网,诸如省天然气公司主要负责省内主干网的建设,而太原天然气公司则负责城市管网建设。

  记者注意到,北京燃气集团宣称,北京天然气储备充足,不会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这意味着,陕京线的周边省份将遭受“限供”。

  事实上,隐藏在“保谁不保谁”背后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市场占有与政治责任之间的左右徘徊。

  以“陕京二线”为例,除了沿途城市之外,山东济南、青岛等市天然气的来源之一是从河北延伸出来的一条管线。这样,每年一旦北京用气紧张就会影响山东的供给。

  石油专家王勇说,表面上看,他们是一个娘两个孩子,但是各自有各自的算盘。在供气政治压力之下,两大集团一边在保大城市供气,一边却在试图相互渗透。

  以山东为例,其作为中石化的传统区域,一直备受关注。山东不仅经济战略地位突出,而且油、气资源战略地位同样突出,即使中海油都想插手山东市场。

  有趣的是,为了巩固山东市场,中石化将中原油田的天然气尽可能输往山东,这就造成河南空虚,中石油迅速进入河南市场。作为反击,中石化不忘在中石油的天然气开采地陕西榆林插手,建设一条榆林到济南的输气管道“榆济线”。

  河南省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之所以这几年河南年年气荒,今年更是席卷全省,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原油田天然气供应减少。

  为了减轻天然气供给压力,河南省不得不寻找新的稳定的气源。他们在中石化收缩战线之时,迅速和中石油达成协议,希望其支持河南省天然气。

  据了解,河南省已经和中石油就西气东输二线的用气量展开谈判。这个最早使用中原油田天然气的省份,现在反倒要指望还未竣工的西气东输二线。

  膨胀的市场

  天然气下游市场急剧膨胀谁也没有料到的。中石油一位曾主抓天然气销售的高层告诉记者,当年他们为了销售西气东输的气,四处游说,结果到处碰壁。

  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

  与液化石油气、煤气等能源相比较,天然气迅速变成了一种优质燃料。南方周末记者在山西省天然气公司看到一份天然气管网规划图,在这份图中,相关管网经过区域,都注明诸如陶瓷、金属镁、氧化铝、电解铝、玻璃、钢铁冶炼等工业项目。

  河南省发改委的官员说,每年省里都要在入冬之前积极协调天然气,然而城市扩张、民用天然气的增加、工业项目,甚至是大量“油改气”车辆的投入运行,天然气缺口依旧很大。

  去年中国天然气总产量约为760多亿立方米,虽然与上年相比增长12.3%,然而,消费量却达800亿立方米,不足的部分需要进口弥补。

  为了弥补天然气的“亏空”,中国将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周期缩短近四年,为的就是将中亚的天然气输往中国。即便如此,天然气还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南方周末记者年初在新疆采访期间发现,在原本的西二线的穿越山脉的地方,已经在西气东输二线基础上预留了管道铺设位置。

  天然气成了各地争夺的对象。2007年年底,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来自西气东输二线沿线的全国各个省份纷纷提出自己的用气计划。

  据当时参会的人介绍,各省提出的用气计划主要在民用、工业方面。一次原本如何支持西气东输二线的会议变成了一个“诉苦会”。

  比如江苏省认为,上游资源供应渠道单一和气量严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实施西气东输二线,对江苏来说,十分必要,十分迫切。”而缺气大省河南省更是指出,由于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因天然气供应不足甚至造成一些不安定因素。

  供需不均衡之下,可怜的国内天然气就显得弥足珍贵。

  中石油曾主管天然气销售的高层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天然气合理利用,不要在夏天急切发展工业用户,结果冬季来临就出现气荒。事实上,2007年在国家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之后,还有地方政府在发布天然气制甲醇项目招标。“天然气好比一碗水,不要想舀多少就舀多少。”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价格机制失效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做好迎接天然气时代的准备。

  太原天然气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毕强说,目前太原正在进行天然气置换工作,也就是将以往煤气管道置换成天然气管道。其中管道改造就花费了六千多万元。

  按道理,价格是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一个最敏感的工具,实际情况却是,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由政府定价,无法反映实际需求。

  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是,出厂价加上管输价格形成城市门站价,然后加上输配费后,最终形成终端用户价格。其中各个环节均由政府模式。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国际油价60美元之时,进口中亚的天然气大致近每立方米2元,这其中除了到霍尔果斯的口岸价格之外,还包括商检及口岸费用等。若再加上1元的平均管输费,到城市的价格在3元左右。

  以西气东输一线为例,其输送到上海的工业用气价格是每立方米1.8元,民用的价格为1.4元。其中,工业用气价格还是2007年之后国家提高了4角之后的价格。

  这意味着,即使西气东输二线的气全部供应工业,也会出现每立方米亏损1.2元。这种定价模式自然会让生产商积极性受损。

  低价能源,而且是定价模糊的能源首先鼓励工业项目挤占城市用气。按照以往惯例,中石油都是年初与大用户直接对接,这些用户报量以及用气规律,据此做出天然气供给计划。“一般还要多预备10%到15%放在储气库之中,特别是为冬天多准备一块。”

  然而,所有人发现,天然气储备库还是无法起到调峰作用,主要是“很难寻找到适合建设储气库的地质条件”。

  或争气、或调节、或外调,一场等同于当年电荒、煤荒的抗击气荒的战争正在上演。毕强说,他们目前就是让太原形成多气源的用气结构。今年3月,在用气紧张之时,太原就先后调晋城煤层气保证太原的供应。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