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酒店投资“围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5日17:42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9年12月26日播出《揭秘酒店投资“围城”》,以下为节目实录:

  揭秘酒店投资“围城”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旅游业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入住率低、房价不断降低成为全球酒店共同面临的困境。但是,仍然有许多投资者看好中国这块市场。即便连续两年净亏损,国内的7天连锁酒店集团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当天,开盘价达到13.5美元,比招股价11美元大涨22.7%。看起来,如今的酒店投资就好比围城一样,城外的人蠢蠢欲动想进去,城里的人却在苦苦支撑。究竟,中国的酒店业真的是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吗?投资者看好这个市场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一、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什么?,299元/间是今年1至10月,全国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这一价格比去年同期349元/间夜下降了16.7%;59.38%是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左右的酒店客房是空着的。

  这是记者在《2009全球酒店论坛》上了解到的一组数字。平均房价和平均出租率是衡量酒店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数据,这些数字显示,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旅游客人均减少了30-50%。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说:“从数据来看呢,当时今年的一月份的时候,像上海,五星级酒店的出租率下降到百分之十几,那么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全球酒店》杂志社社长滕顺义说:“有的酒店在今年年初最困难的时候,有好几层都全部关停。”

  酒店业“如何过冬”,是论坛上的主要话题,不仅是中国的酒店业在过冬,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中外酒店的业界人士,也表示后经济危机时代,全球酒店业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罗马葵芮娜丽酒店总经理约翰娜。芙诺嘉诺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应该说全球的酒店的出租率和收入都受到了影响,像是欧洲,基本上高星级酒店出租率和房价都下降了15%到20%。”

  66,这是今年上半年新评定的5星级酒店数量,而125%,是2009年经济型酒店的增长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星级酒店扎堆,经济型酒店也是接二连三的开张,就连一些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也成为酒店投资的热土。凯莱酒店集团市场销售副总裁王家杰说:“我们明年将要开7家酒店,比如长沙、吉首等二线三线城市。”戴斌说:“特别是高星级酒店,越建越多,那么现在有的地方,听说每个县都要有一个五星级酒店。”

  一边是入住率低、房价上不去,酒店收入大幅下降;一边却是酒店接二连三的投资与开张,危机下的亏损和投资热潮,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玄机呢?戴斌说:“与其说,金融危机让我们酒店业过不下去了,倒不如说我们的金融危机啊,这次的金融危机让我们酒店业的内在的矛盾,暴露出来了。”

  二、冬天里的一把火

  徐锦祉,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从事酒店业20多年,伴随这个行业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世妇会、大运会、奥运会。他曾作为住宿方面的答辩成员参与过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我还记的有一次因为一个数据,就是我们按照什么样的速度发展会达到届时的800家饭店,这是我们的承诺。”

  如今,北京的星级酒店数量已经超过徐锦祉当初的设想,达到了858家。这一数字居全国首位。徐锦祉说:“这个就是实际上的情况。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毫无疑问,其实在北京是酒店业中间,高端酒店的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即使没有金融风暴,在奥运会之后,高端酒店的市场也需要重新去组合。”

  而中国另一座城市的酒店扩张势头同样迅猛。因为看好世博会和迪斯尼,上海也正在兴起一轮投资酒店的热潮。作为上海第一家外资酒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总经理王济明真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热度。“现在这个酒店的建造确实宏观上是很难控制,历来都是这样,因为很多的建造商,他都是建造好了以后,申报,不是申报好了以后建造。那么在这样的态势下,就是现在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已经有40多家了。据不完全的统计,到世博会期间,这一段期间,是五星级的这种高星级的酒店,还要增加17间。”

  如今,上海的星级酒店也已达到了443家,而即将在2010年举办亚运会的广州,五星级酒店将达到24家。初步估算,总投资额约达200亿元。就在很多业内人士在为北京的酒店业是否过剩进行讨论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不期而至,随之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在实体经济中蔓延,中国酒店业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王济明说:“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平均房价是1200块,那么到今年为止的话,我们平均房价,我们是在923块这样的一个水平,这是我们的一个水平。”

  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旁边,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几家五星级酒店,有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环球中心、还有声名在外的金茂凯越和香格里拉。王济明说,相比其他酒店,会展中心的情况还算好,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部分五星级饭店的入住率还不到10%。“现在房间很多,酒店很多,客人可以随自己去挑,就是供需方面的,我们原来是卖方市场的,人家来求我们的,现在变成了买方市场。”

  同样在北京,酒店的老总们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入住率发愁。徐锦祉说:“我相信在北京,在今年上半年,09年上半年的时候,一些新开的酒店出租率非常低,这个大概应该说有些的酒店都在30%左右或者是甚至在30%以下,那么理论说上,这么酒店即使是不亏损也应该是非常困难的。”

  徐锦祉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酒店房价用了5年到6年的时间才恢复。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有的区域酒店房价下降了15%,甚至30%,这样的局面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还有很多人对酒店业投资依旧保持了乐观的态度。11月27日一早,数以万计的青岛市民纷纷聚集到位于市中心的延吉路。一座号称“商业航母”的青岛CBD万达广场在这天正式开业。这一项目4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和40亿元的海量投资,还包括一座拥有300套客房的超五星级酒店。宁奇峰,万达酒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向记者透露,这间酒店仅仅是万达宏大的“酒店计划”中一小步。万达酒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奇峰说:“今天是第一天,开了这个万达艾美,那么我们再过10多天,我们在重庆会有第二家万达艾美酒店要开,那么我们计划在11年和12年,可能有20家到30家酒店陆续开仓。”

  如今,高级酒店业早就成了万达这家国内知名地产商的支柱产业。不仅是万达,像是富力地产,保利地产,浙江绿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地产公司,都将投资触角伸向了酒店这一领域。面对如今行业的不景气,地产商为何还如此热衷酒店投资?长期研究旅游产业经济的戴斌直言不讳的指出,带动周边自己楼盘的价格升值是地产商投资酒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戴斌说:“周边的物业带起来以后,为酒店带来更大的客源流,而酒店又提升一个物业的价值,物业的价值,周边的物业价值提高了,就成了它的配套性。这是房地产投资的因素。”

  就在距离新落成的万达广场不远处,记者找到了万达旗下的一座楼盘的售楼处。早上一开门不久,售楼处就来了不少看房的人。工作人员说:“尤其我们去年8月30号开盘当天,然后大概是卖了将近300套,然后是整整一天我们都忙的没有空吃饭,特别的火爆。”

  这位女士今天一早过来签购房合同,她向记者解释了她选择这座楼盘的原因。“房价升值的空间也很大,主要就是考虑这些吧,就是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购物、娱乐、餐饮、酒店一体,然后我们觉得这个,尽管觉得这个房价稍微的高一点,但是我觉得还是蛮值的。”

  另外,一些地方也把高档酒店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地标建筑。这样一来,这些因素加速了酒店的建设。对于这一现象,万达集团负责酒店建设的宁奇峰有着自己的理解。“政府也是从他整个区域的发展和推动整个区域的整个经济的这种情况来考虑,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可能建五星酒店有从这个符合政府规划来获得达成一种投资,这种项目的一致性,有这方面的考虑。”

  楼盘和酒店捆绑式发展,是目前商业地产的现状,但缺乏理性规划的短暂热情使得大量的投资成为摆设。在这方面广东东莞就是例证。小小的东莞市,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却超过了毗邻的广州和深圳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这里集中了高达250亿元酒店业投资,业内称之为“东莞现象”。然而在经济危机的重创下,很多五星级酒店为了生计却不得不推出低至5折的折扣。戴斌说:“当时的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跟我聊,他说盖个酒店,收的基本上是入厕费,基本上像盖个路边厕所一样,就是收一个入厕费,就这么一个概念,他为什么有这个感叹呢,就是因为他感觉这个投资太大了,这个消费能力,我们没起来。”

  很多人并不同意酒店业已经过剩的说法,他们的理由是,随着未来经济的回暖和国家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市场不久就将达到平衡。但戴斌强调,高端消费还不是中国旅游市场的主流。“我们现在以星级酒店为例,我最好的时候,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也没有超过65,那么这次呢,下降到50%左右,从全国的平均数来看,那么一个行业,有三分之一的产能是过剩的,我认为这个中间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现阶段中国旅游市场仍属于大众化消费阶段。国内旅游人数庞大,但消费水平却很低。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测算,2009年,国内游客达到17亿人次,但人均消费却不到500元,这部分人群占到了中国旅游市场的91%。除去交通、景点门票等所剩无几,很多高星级酒店把客源盯住在入境游的外国客人身上,但入境游的消费同样十分有限。戴斌说:“去年(入境旅游)我们是420亿美元的收入,历史最好水平了。但是我们的整个旅游入境人数是多少呢,是1.3亿旅游人数。那么看人均消费量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基本面必须要有一个明晰,清晰的判断。那么在这个一个背景下,我们来去判断旅游业的发展形势,能不能容纳得了这么多高端的酒店。”

  如今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星级酒店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可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高档星级酒店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个稀罕物,不是想进就能进的。1983年年初,国内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决定向市民开放。1983年的春节,广州市民最时尚的事就是去参观白天鹅宾馆,据说大家最好奇的是那个宾馆的室内瀑布,纷纷打听那些水是怎么来的。事实上,那个时期正是新中国酒店快速发展的起点。

  三、从招待所到五星级

  1982年4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刊发消息:“北京一夜之间出现了一家国际标准的大饭店”。许多外国人从中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迈出的脚步。

  中国第一家国际标准的饭店就是这座坐落在长安街的北京建国饭店,27年时间过去了,饭店仍然是当时的格局,没有多少的变化,虽然在这座饭店的周围已经耸立了无数高星级的豪华酒店,但建国饭店依旧吸引着很多欧美的客人。

  候锡久,就是这座饭店的第一任董事长。如今已经80多岁的候锡九,因为筹建了建国饭店,被中国饭店业届尊称为“白眉大侠”,说起当年筹建饭店的情形,候老的回忆把我们带回到了30年前。“因为在这个头30年,说实在的,几乎就没有什么旅游,有一些国外来的人,大部分也是公费接待的,还是到70年代的上半年,就是和美国、日本建交以后,才陆陆续续有一点外国旅游的人。所以呢,在那个时候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中国的饭店建设的饭店,像北京来讲,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北京相当于现在这个星级饭店的北京的饭店,只有三家,只有三个。”“哪三个?”“一个是北京饭店,一个是六国饭店,还有一个东方饭店。”

  1978年以前,中国的酒店业几乎等于空白,除了国宾馆,接待高级外宾外,就是设施陈旧的招待所,连起码的卫生和安全都不具备,更谈不上管理和服务了。从1976年开始,陆陆续续就有很多外国客人来中国旅游参观,当时中国的饭店客房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候锡九说:“77年比76年到北京来旅游的外国的客人,那时候主要是外国客人,外国客人是增加了三倍,78年又比77年增加了两倍半。”

  候锡久告诉记者,由于条件太差,当时还把不少外国游客拉到外地去住,甚至在餐厅、会议室过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后来79年就采取了一些这个为了保护客人的这个权益,就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比方说有些客人要到北京来,到我们国外大使馆去办签证,就需要拿一个在北京能不能住,落实住房的一个证明,这样呢,就有好多客人想来了,来不了,据说,还是国务院的一个领导告诉我,说就这个79年,美国申请到我们国内来,到中国来的是17万人,最后我们只同意人家来了2万。”

  建国饭店的需求迫在眉睫,但当时国家经济却很困难,建饭店的资金又从何而来呢?候锡九说:“当时大家我们干旅游的简直就是愁的不行了,急的不行了,急的不行了,那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可以改革开放,而且国务院马上就定了,说饭店业可以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行业。”

  随后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利用侨资、外资建设饭店的领导小组,在这样的背景下,建国饭店开始招商,经过几轮谈判,终于和美籍华人陈宣远先生达成了共识。候锡九说:“(1979年)2月份谈判,4月份就签了个协议,6月份中央就批了,然后呢,就接着谈合同,10月份就签了合同。”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也没有相关的引进外资、保护外资的法律,出资人陈先生对此也有些担心,在合同签订前的最后时刻,陈先生提出能否请国家领导人在合同上面签字,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候锡久当天就写了关于合同问题的报告,上报了国务院。“6月7号报到国务院,6月12号,就国务院这个当时的这个总理、副总理,是15个,再加上一个副委员长廖承志16个,中央领导人批的这合同,12号就批了。”“那当时陈先生看到这样的一个批示之后,他就放心了?”“一批下来,我们就打电话告诉他了,他就很高兴,他就放心了。”

  22个月之后,建国饭店这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竣工开业。候锡久成为建国饭店第一任董事长。随后,北京长城饭店、广东白天鹅宾馆、花园饭店、中国大饭店等一批酒店纷纷开业,中国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酒店业。“1979年有200多家(饭店),但是到去年已经发展到了15200多家,我记得是15258家。增加了110多倍,就是这30年增加了110多倍。”

  30年弹指一挥间,目前中国已经有15000多家星级饭店,其中500家五星级饭店,另外还有大约30万家经济型酒店和130万家的农家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酒店数量最多的国家。

  如今走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中心,一些高星级酒店的招牌比比皆是,长城喜来登、万达索菲特、东方君悦、金茂威斯汀,这些酒店都有着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像是长城,万达是酒店的投资方,喜来登,索菲特则是国外酒店管理公司的名字。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对这些洋名字已经耳熟能详,就连一些二三线城市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我们感叹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外资品牌的酒店会这么快进入中国市场呢?

  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高星级酒店,都是中方业主投资后,聘请国外专业的酒店管理集团来管理酒店,这些国外的酒店管理品牌有的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中国饭店业协会会长徐锦祉告诉记者,外资酒店先进的管理理念、品牌的效应、全球的网络,在一段时期让国内酒店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徐锦祉说:“现在的国际品牌几乎都打进到中国来了,都在大城市里面,北京、上海很多的,甚至有一些二、三线城市,一些国际品牌都打进去了。”

  一方面是管理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品牌的效应。近几年,无论是业主还是地方政府,在投资酒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请国际品牌来管理。戴斌说:“我们唯命是从,就是西方的就是好,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地方的这个盖建酒店的时候,跟投资商在谈,我给你一块地,他你给我盖五星级酒店,那你要请一个国际品牌进入。”

  对国际品牌的推崇,使得国际品牌酒店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同时,也赚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中国酒店投资热的这种需求,这些国际品牌往往在签订管理合同时,都是由他们说了算。欧中酒店管理专家委员会主席邱兆彤说:“其中有一家酒店,我曾经去了解过,这家酒店在中国仅仅是管理费一年就是7000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它的一些运营成本,包括外资人员的一些高薪,我们还不包括分红,那么我粗略的估算一下大概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最少每一年,从这么一家酒店里,他就要拿走一个亿的人民币。”

  邱兆彤认为,中国人投资的酒店却让外资酒店管理集团赚了钱,这种局面多少让很多中国的酒店管理人心有不甘,也更希望中国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能迅速成长起来。持这样观点的不仅仅是邱兆彤一人。吴晓梅,中国旅游报社行业编辑部副主任,2009年,吴晓梅在报上发表了《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强势地位在动摇》的文章。“自打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以后,他们一直都是非常的神奇啊。过去业内有一种说法,就是国际品牌,实际上在国内管理的酒店数量,只占到我们中国的酒店数量的10%,但是他们获得的这个利润大概是90%。”

  吴晓梅在文章中写道,国际酒店品牌管理集团与中国业主签订的合同,合同期通常在15年以上,不管酒店亏损与否,他们都旱涝保收。国际品牌收取的费用一般分基本管理费、奖励管理费、市场营销费、品牌推广费等。只要酒店正常运转,这些费用加起来,差不多接近或大于酒店收入的10%。其中基本管理费规定,酒店只要有收入,他们就提走2%左右的管理费。酒店无论赔、赚,作为管理方的国际品牌都注定是赢家。“表面上看,酒店现在状况不好是因为入境客人减少了,经营状况就不好了。但是我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背后的原因也不完全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其实是这一段时间外资酒店太多了。”

  以前外资品牌在一个城市只接管一家酒店,而现在,同一集团旗下的品牌在一个城市比比皆是,就好比一个蛋糕,一个人享用和十个人分享,结果大不相同。对于业主来说,花了很高的管理费用,去没有带来良好的效益,国际酒店品牌的光环,也开始笼罩上了亏损的阴影。在业内专家看来,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强势的面纱被撩开后,反而让投资人有了更为理性的选择。戴斌说:“我投入这么多资本,我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所以这个时候呢,他就可能就会请管理公司,就会更加理性。”

  在戴斌看来,外国品牌管理集团到中国市场后,98%的这个团队,都是中国人,而国内的管理公司,也都不同程度的聘请了很多曾经在外资酒店工作的员工,在管理水平上在突飞猛进。中国本土酒店管理品牌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邱兆彤说:“我们一些中资企业,因为他们了解中国的客人的一些习惯,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在性价比上面,所以我们就看到民族企业的酒店,会往往出现一个非常火爆的情况。”

  凯莱酒店管理集团是一家中国本土的酒店管理品牌,王家杰,是这家酒店管理集团的副总裁、市场销售负责人,最近他捕捉到了市场上这种微妙的变化,他告诉记者,虽然凯莱在国内管理的酒店目前只有17家,与外资酒店管理的数量相比相差很远。但最近几个月,接管酒店的机会多了起来,很多二三线城市的酒店投资方都在跟凯莱谈合作,和凯莱签约的多家酒店近期也都在各地陆续开业。“在12月初,我们已经开了我们徐州的饭店,徐州是一个小南湖的渡假酒店,是50多间房间的,不过房间方面都是属于比较高质量的,然后合肥会在12月25号开成,也是一个四星级酒店,”

  在王家杰看来,金融危机对于酒店管理集团不失为一次机会。不仅国内的投资人开始青睐国内的酒店管理公司,最近,一家日本的酒店也向凯莱抛出橄榄枝,主动提出合作。这让王家杰有些意外,经过沟通后才知道,日本方面是看中了越来越庞大中国出境游市场。“由于他们在日本,中国方面他们也没有相应的酒店集团来帮他们做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所以他们也碰到了我们,跟我们要求,成为一个会议性的酒店,成为一个会议酒店方面,他们通过凯莱的一个号召力,凯莱的品牌可以把他们的酒店就是说促销到整个大陆,整个酒店的那个制造市场上面,让更多的中国人去了解他们,提高我们中国旅游这方面的流量。”

  王家杰向记者介绍,根据他们的了解,伴随中国出境游市场的迅速发展,现在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来越多国外的酒店,希望引进中国的酒店管理集团,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客流。而在这时,能否迅速提高品牌影响力,就成了国内酒店管理集团抓住这轮发展机遇的关键。为此,凯莱正在探索一种酒店结盟的方式。目前他们已经两家来自澳大利亚和法国的酒店形成联盟。“他的酒店是遍布全国五大洲,差不多有43家酒店及渡假村,还有澳大利亚的,他有43家酒店,通过我们跟他们的联盟合作,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品牌推向世界各地去。”

  王家杰说所谓结盟,就是利用各自的网络宣传对方,由于合作刚开始,增加的客源并不多,但他们看中的是品牌认知度的提升。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目前中国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发展也十分迅速,有十多家酒店管理集团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也有了品牌的知名度,比如首旅建国、锦江集团、开元集团等等。但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国内品牌还需要,走出去,把本土品牌打造成国际品牌是中国酒店业不能再迟疑的选择。上海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明说:“必须要走出去,你只在国内做,做得再大,只是这一个区域的品牌,必需要成为国际的品牌,虽然这一步很难。”约翰娜说:“我每年都来中国都会看到在中国越来越多国际酒店品牌,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看到真正的中国本土的酒店品牌,而不是在世界各地如何地方都一样的世界性大品牌,树立自己本土品牌是中国酒店的一个方向,希望在国外也能见到中国的酒店品牌。”

  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一个行业之一,中国的酒店业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在看来,在这场"土""洋"的较量中,中国酒店业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喜来登、万豪、香格里拉,这些曾让人陌生的字眼,现在的城市老百姓大都知道那是高级酒店的象征。好在,有像凯莱这样的一些本土品牌并没有停止走出去的尝试,虽然品牌的路往往走起来都不轻松。不仅是品牌的打造,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千篇一律的面孔已经缺乏吸引力,个性和特色成为酒店经营中新的竞争力。

  五、聪明的“主题”

  来自美国的鲁本这两天住在杭州的一家酒店。从他进入这家酒店开始,他就发现这家酒店和他之前住过的酒店有所不同。“我一开始注意到的是这张房卡,我之前用过这样的智能卡,但我从来没在酒店里见过,我不是一个方向感很好的人,我开车的时候经常会迷失方向,分不清南北,但让我惊讶的是,当我走出电梯时,这张房卡被感应到之后,楼层指示牌会告诉我应该怎样走到我的房间,这个功能很适合像我这样的人,我脑子里不用再想我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回到房间,鲁本打开电视,电视里预存的大量旅游,娱乐,航班等信息,让鲁本很感兴趣。这时,电视信号突然中断了,屏幕上显示,鲁本的朋友正在门外等他。“不管我在做什么,看电视,看电影,只要有人来找我,按下门铃,电视上就会出现门外人的图像,这个非常好,我可以有时间选择用什么样的形象来见他。”

  走访过很多国家的鲁本,经常会发现每当来到一个国家或城市,他的手机常常因为制式的问题就不能用了。以往他都需要在当地租借一个手机,但这次他发现这家酒店每一个房间里都为客人配备了一个手机。“这个手机的界面非常人性化,只会集成一些常用的功能,另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这个手机能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地方使用,如果我今天在杭州,明天可能就到北京,后天再到成都,但是不管在哪,我都能带着它,这真的很棒。”

  细心的鲁本还发现,这家酒店每一个服务员都有一个掌上电脑。一打听才知道,当客人需要服务时,酒店的客服中心会向临近的服务员发送信息,服务员收到信息后就会迅速及时的出现在客人面前。杭州黄龙饭店总经理杜宏新说:“这样的设计,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酒店运营成本,这方面我们计划能降低10-15%。”

  饭店总经理杜宏新介绍说,这项智能酒店的改造给酒店增加了1000多万的额外成本,但因为给客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降低了酒店的营运成本,同时,随着70后、80后一代逐渐成为酒店消费主流,由此带来的收益将日渐显现。“我们看到现在机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助打印登机牌,所以人们对于这些高科技,按键的设备是能够得心应手的。”

  如果说,杭州黄龙酒店是用高科技来为自己在业界打造了一张独特的名片,那远在昆明的这家经济性的酒店又是怎样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呢?

  如果你以为这是某个体育训练中心,或者是运动员公寓,那你就错了。

  这是一家体育主题酒店。走进大堂,你会看到陈列柜里摆满了足球和篮球运动远的签名纪念品,就连吃饭的餐厅,也是以各项运动来命名。

  酒店总经理林晓彬告诉记者,由于酒店的周边就是昆明的体育城,有很好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在加上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打造体育酒店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昆明新亚洲尼斯酒店总经理林晓彬说:“全国足球的乙级联赛。也就是现在在我们酒店,进行比赛。实际上他在前年已经来过了,包括现在有韩国一些,女子职业足球队,还有韩国大学足球队。”

  为了吸引更多的运动队来这里集训和比赛,尼斯酒店在酒店设施、餐饮上下了很多功夫。林晓彬说:“篮球运动员的设计的片区,关键是体现在它的电梯的设计和房间里面的配备,先看一下电梯吧。你看这个电梯。”“这个电梯就是比较高。”“它比普通的电梯高出25公分。相当与说是,这个电梯已经达到了2.38米,接近2.4米。但普通的电梯,一般都2.2米。到里面的电梯是更高,是2.6米的。我们所的电梯的高度是2.6米。一般来讲,中国很少有这样的电梯。但是因为我们这个地方,长期接待的是篮球运动员,有2米以上,甚至2.2米的。可能特别多。”

  除了电梯、还有客房的床需要加宽加长,减少了不必要的吊顶,减少不需要的装饰,给运动员营造一个相对舒适宽松的环境,很多国内外的体育团体都成了尼斯酒店的回头客。林晓彬说:“09年1月到10月,我们的出租率不低于90%。我们一共有310个房间,在这个房间数量,这么庞大,但是这个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地靠就是主题文化,来吸引我们的团队和会议市场。”

  张志明,是尼斯酒店集团的主席,1982年从香港来到大陆,一直从事酒店管理,最近几年,张志明一直在酝酿主题精品酒店的扩张计划。准备用三年时间在国内打造30家不同主题的酒店,在他看来,酒店不能只提供商务、会议、住宿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凸显个性和文化。“比如说这个酒店是这个样子的,到另外一个城市,另外一家酒店,也是这个样子,这种审美观,开始出现了疲劳的状态。\这样就出现一个市场的空间,而这一个空间,刚好是给我们,来怎么去建造一些,有一个很突出某一个主题文化,这种形态,这种酒店的出现。”

  主题酒店,在中国是最近几年才刚刚兴起,而在欧美等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张志明说:“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的迪斯尼。迪斯尼乐园里面有一个迪斯尼酒店。它在50年代已经出现了。非常著名。也非常成功。”

  古玩、图书、电影、动漫、养生,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住进不同风格的酒店。这些酒店会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甚至嗅觉上的全新体验。张志明说:“主题酒店来讲,往后的发展是相当大的,里面有存在一个高科技里面的配合。这种高科技配合,会带给一种XX,跟这个酒店经营者,一个无限大的创新空间。”

  主题酒店以不同的文化、历史内涵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在瑞典有一家冰旅馆,建筑和设施都是冰做的,住进去的人不要担心被冻坏;在柏林还有一家怪异旅馆,胆大的人尽管去考验一下自己的胆量;还有树旅馆,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只小鸟——

  也许有一天,大家可以到太空去住酒店,说不定的……

  到太空去住酒店,这个美好的设想离我们似乎还远了一些,不过最近,对于酒店业来说,有了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11月25日,这天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曾经是我们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但从今后包括酒店业在内的旅游产业不再是“跑龙套”的配角,成为了令人瞩目的“主角”。龙套摇身成了主角待遇自然会大不相同,不过“主角”要想唱好这出“戏”,还要多费一些思量。

  策划:姜诗明

  本期主编:于浩

  编导:潘敏 吕振华

  摄像:李晓民 柏松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