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副部长履新外交部
“外交部最近通过补充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来充实领导队伍,既是正常轮替也是恰逢其时”
文 | 潘丽娟
截止到1月7日,外交部网站的主要官员栏目里,新任副部长崔天凯和傅莹的照片和简历还没有出现,何亚非、武大伟的介绍里,还分别写着:主管美大地区事务、礼宾工作和涉港澳台外交事务的副部长,主管边界与海洋、涉外安全事务的副部长。但几天前,同样新升为副部长职务的翟隽,不仅有照片,在照片下面清晰地写着---主管西亚北非、非洲地区事务的副部长。
3天前,即1月4日新华网一则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消息已公布了外交部高层的此次新调整:任命崔天凯、傅莹(女)、翟隽为外交部副部长⋯⋯免去何亚非、武大伟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
调整后的外交部领导成员,从年龄结构看,几乎都是“50后”。有专家表示,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外交工作会变得愈加繁重,应对和协调周边各国以及各大国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主要工作。“因此,外交部最近通过补充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来充实领导队伍,既是正常轮替也是恰逢其时。”
崔天凯:叫他“小崔”
1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姜瑜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与人事变动相关。“武大伟副部长离任后是否将继续担任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崔天凯大使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后,谁将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 ”
姜瑜没有明确回答,表示相关安排在确定后会适时发布消息,建议留意外交部网站。 但毫无疑问,正如2007年9月他接替王毅出任驻日大使一样,外界对于崔天凯的新职务充满了好奇。
彼时,非日语科班出生的崔天凯,没有语言的优势,也没有在日本工作的经验,却被任命为驻日大使,一个对中国外交来说非常重要的职务。但梳理其外交工作履历,不难看出他获此重任的深意:经验丰富,踏实严谨。
1952年出生于上海的崔天凯曾在黑龙江农村插队5年,后来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当了3年教师。1984年开始步入外交界,在外交部国际司一直待到1996年,陆续任副处长、处长、参赞。1996年,他调入外交部新闻司,担任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随后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安理会候补代表,主管政策研究。1999年回到国内后,先后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主任。2003年,崔天凯调往外交部亚洲司任司长,三年后,升为外交部部长助理。
外交部有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看上去像个书生,外表十分沉静,但思维十分缜密,处事极为严谨。”在外交部的同事看来,崔天凯还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我们都开玩笑叫他‘小崔’。”
翟隽:一口漂亮的阿拉伯语
同样升为副部长的翟隽,比崔天凯小两岁,1954年12月生,但他比崔进入外交部的时间整整早了9年。和崔天凯一样,翟隽同样是2006年升为外交部部长助理,并几乎同时被提升为外交部副部长。
从1975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担任科员开始,翟隽就一直供职于外交部,如今已有35年了,其间除了2000年担任江苏省镇江市委常委之外,从未离开过外交界。对于翟隽新职务的介绍,外交部网站上写着:主管西亚北非、非洲地区事务的副部长。
曾在中国驻也门、沙特阿拉伯等使馆工作,并先后担任中国驻利比亚大使、亚非司副司长、司长等职,翟隽几十年的外交生涯的确和亚非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主管亚非事务,可谓名至实归。
还在上个世纪70年代,翟隽就被选派到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学习阿拉伯语,开始了他的“亚非缘”,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期间,他还多次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在内的亚非国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威烈教授是翟隽的旧识,他对翟隽的评价是---“为人谦和、执行力强、会说一口‘漂亮’的阿拉伯语”。朱还透露,翟隽43岁时就已经被提升为驻利比亚大使,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大使。而且,翟隽担任亚非司司长期间,进行了制度创新,在其推动下,中国设立了“中东问题特使”,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
傅莹:“高调”与“低调”
相对于崔天凯、翟隽而言,新任副部长傅莹的任命则刷新了更多纪录,比如,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副外长,第二位女性副外长等。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蒙古族人傅莹曾在英国肯特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并获得硕士学历。1953年出生的她,比崔天凯小一岁,但又大了翟隽一岁,但和他们相比,傅莹的大使履历更多,先后担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大使。升为副部长之前,她的身份是中国驻英国大使。
中新社记者曾经详细地描述过傅莹在英国的工作和生活,称其将“高调”与“低调”这两个对立词汇如此鲜明地集于一身。“在中国媒体面前,她总是刻意保持低调,鲜有惊人之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她在外交场合及英国主流社会的频频高调亮相。”
不仅是出口成章轻松幽默的演讲,更多的是她在英国主流媒体上的多篇文章,包括“西藏3.14”、新疆“7.5”等事件上的高调发言,中国的媒体才了解了这位工作上不卑不亢,态度优雅的女大使。“西方了解中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现在已经是西方该了解中国的时候了。”她说。
除了阅读和艺术外,傅莹还喜欢打高尔夫和网球。先生郝时远,是民族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育有一女。据说在伦敦的官邸客厅墙边,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相册,里面均是傅莹和女儿的各种照片。
正是傅莹的这份母性情怀,还化解了一次小小的“外交危机”。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当发现英国媒体误报中国驻英使馆投诉英“追星族”扰民一事后,傅莹及时在英发行量最大的通俗报纸《太阳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超女”、“快男”现象,还说自己的女儿也是中国“超女”等选秀节目的“粉丝”,而她本人也是英国这档节目的热心观众,甚至在文中对参赛选手逐一评点。
当记者提出就此事采访傅莹的时候,她再次显示出低调的一面,婉拒了采访,还希望记者不必就此事进行报道。与之对应的是她最近的一次“高调”,2009年12月1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她发表署名文章《不能说中国是“对能源贪婪”》,此文被很多媒体广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