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15:19  中国周刊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声音
圣诞节前夕陈音。摄影高鹏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声音
tony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声音
james带着他的兔子拍照。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从中国传递给世界声音
BBC资深新闻主播苏珊·奥斯曼签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主播台上的外国人

  来自外国的新闻主播为什么越来越多,在中国播报新闻时,他们会改变自己吗?

视频:BBC前女主播加盟中国媒体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北京电视台《新闻晚高峰》

  中国周刊记者  田乾峰 北京报道

  2009年12月,BBC资深新闻主播苏珊·奥斯曼签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因为不满BBC的年龄政策,51岁的苏珊将事业转到中国。

  她不是第一个来自西方主流媒体的主播,2004年,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埃德温·马尔(Edwin Maher)加盟CCTV-9担任主播,他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却被西方媒体指责为“新闻叛徒”、“喉舌”。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更多的外国人出现在中国的主播台前。

  她从BBC而来

  去年年底,英国广播公司(BBC)原新闻主播苏珊·奥斯曼签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在为苏珊量身定做一期早间新闻节目,名字暂定《The Beijing Hours》,这是一档类似新闻纵贯线的节目,准备在今年1月25日正式开播,每天早上7—8点播出。

  51岁的苏珊·奥斯曼,已在广播电台工作28年,曾在《西方视点》工作长达14年,后来又到BBC斯托尔电台工作8年。在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作为自由职业者在BBC新闻频道和世界频道担任主播。

  另外,苏珊曾经在英国独立电视台和HTV电视台当过新闻主播和记者,主持过天空卫视《今日欧洲经济》节目。

  有着丰富新闻从业经历的苏珊为什么选择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一份薪酬要比在英国低很多的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负责人讲起牵线苏珊前后时说,原由其实很简单,苏珊选择到中国是听了她儿子的建议。

  苏珊的儿子马修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到过中国,他见母亲在英国因为年龄原因找工作受阻,便建议母亲说可以到中国去试试。后来,苏珊就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投简历,国际广播台看重苏珊丰富的从业经验,双方沟通后,一拍即合,签订了一年期的合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有外籍员工130多人,其中新闻主播比较有限,选中苏珊,国际广播电台也是看重她的新闻从业背景。

  国际广播电台的目标受众是外国听众,进行对外传播。以前,外籍人员在台里大多只是做文字编辑工作,中国记者写完稿子,交由他们润色、修改,再由中国主播播出去,很少有外籍新闻主播。

  近些年,国际台的平台逐渐变大,受众对传播的需求也提高。

  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负责人说,聘用外国人做主播的道理很简单,就像西方一些国家的对华电台聘用中国人去主持一样,来自西方的主播更能了解西方听众,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国际广播电台后,苏珊的工作不只是做新闻主播,还要担任一些日常的培训工作。

  其实,聘用外国人做新闻主播,不只是在国际广播电台,打开CCTV-9,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出现在观众面前。从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声音,正变得更加多元和国际化。到中国工作几年后,这些外籍主播们对新闻和中国的看法,会发生哪些变化?

  讲故事的体育主播

  2009年12月24日,嘉里中心大厅门口,几十名要在圣诞夜表演节目的小学生下了大巴车,鱼贯而入,早列队候在门口的礼宾小姐,鼓掌欢迎。紧随其后,一名身穿黑色风衣的外国人,夹着一个文件夹,径直走进大厅,他有着和黑风衣一样的肤色。

  他就是Tony Perkins,中文名托尼,CCTV-9体育节目《Sports Scene》主播。

  2007年12月31日晚上,托尼从美国飞抵北京,开始他的中国之行。200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他便开始了在CCTV-9的工作,主播体育新闻。

  到CCTV-9工作之前,他一直在印第安纳大学新闻系任教,并且主管大学里的电视台。现在CCTV-9的同事,就有曾经去听过他电视新闻课的学生。

  在大学时代,托尼所学专业并非是新闻,而是通信。在1970年代末,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就读时,接触广播电视工作。毕业后,曾到美国广播公司(ABC)当过记者,负责案件报道。后来,又到WISH-TV工作,报道过NBA联赛、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体育比赛。

  或许是因为当过老师,托尼多次说到“责任”。他说,自己有责任把自己所学传播给别人,有责任让其他人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到中国,他也会教一些电视播音、电视新闻制作这样的知识给中国的年青人,这是他应该做的。

  到北京三个月后,托尼从北京的西边搬到了东边的CBD,东边说英语的人很多,他渐渐地开始了解这座城市,并有意对比中美的差异。

  托尼说,在美国,尽管能更自由地获得信息,不过美国对信息也会有一些保留。托尼认为,美国对中国在信息公开方面的批评是不公平的。

  在新闻报道方面,中美都有一些规则,也有相同点。比如,2008年中国媒体对四川地震的报道,托尼认为就和美国对灾难报道的处理方式一样。同时,托尼还对中国2009年建国60年的报道印象深刻,“非常了不起,要比奥运会报道还要好。”

  中美观众,在喜欢的体育新闻方面,也有不同。托尼发现,中国人喜欢看乒乓球、羽毛球、有丁俊晖的斯诺克,在美国,这些运动都不会转播,美国人最喜欢看橄榄球,那才是最重要的比赛。

  中国人很喜欢看欧洲的足球联赛,而美国人只关注世界杯的决赛,其他时间,一概不看,只有小孩子会看足球。

  体育运动,应该快乐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托尼认为,播报体育新闻时,就应该向观众表达这些快乐,让观众快乐。不管在哪里,待在家里看电视的人都是没法去现场的。所以,作为体育新闻主播,应将现场的激动和壮观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托尼在大学教书时,他常告诉学生,无论是当体育记者,还是做体育节目主持人,需要做的都是要讲故事。比赛有胜负,比赛中有好人,有坏人,作为主持人或记者,就要告诉大家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故事有多么精彩。做主播就像和观众对话一样。

  托尼说:“这也是中国主持人应该提高的地方,应该有来回的交锋。”

  2007年12月4日,《洛杉矶时报》发表报道,指责到CCTV-9做新闻主播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前任新闻主播埃德温·马尔,认为他是“新闻叛徒”、“喉舌”等。

  对此,托尼说:“其他人怎么想,不能影响我现在的工作。他们认为那是负面的,我在这里工作是积极的,正面的,绝不是‘新闻叛徒’。”他认为,文章对埃德温进行了不必要的批评,如果文章作者,能和他一样在北京有这样的经历和生活,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事实上,最初托尼的家人也不支持他来中国工作,直到北京奥运会时。美国NBC记者采访了他,这个节目在全美播放,全家人很为他自豪。

  现在,家里人每天在美国通过CCTV-9都能看到他播新闻。托尼希望能一直在CCTV-9待下去,“只要跟我续约”。

  现在CCTV-9的外籍主播,越来越多。托尼身边的同事,来自不同的国籍,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背景的主播。他喜欢这种多元化,“在美国,就是一个多元的移民文化,每个种族都有代表,不管你来自哪儿,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发言权现在中国这么多元,有不同的面孔,非常好!”

  北京出生的美国人

  主持CCTV-9《Culture Express》的主播陈音,一副中国面孔,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如果她自己不说,没有人知道她是长在美国的美国籍华裔。

  2009年12月22日,陈音主持完当天节目,准备赶晚上的飞机,飞回美国,和父母一起过圣诞节。她说,只给父母带了些“特别”的礼物——咸菜,别的没什么好带的。

  陈音5岁随父母去了美国,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在当地学校,在别人眼里,她就是CBA(China Born American):生在美国的中国人。其实,她生在北京,长在美国,21岁这一年,又回到中国。

  回国后,凭借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年轻的陈音,应聘到北京外交学院成为英语老师,她的很多学生甚至比她还大。

  后来,对CCTV-9旅游栏目的节目很感兴趣的陈音,应聘成为CCTV-9旅游专题节目的主持人。陈音活泼的性格,在节目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镜头前,或蹦蹦跳跳,或抒情的解说,感觉很流畅。2006年,《Culture Express》选择文化新闻主播,陈音成为该栏目的主播。

  陈音对两个节目的体悟,自然有所不同。陈音说,做文化新闻主播,与专题节目主播不同,应该有一个客观的面孔,没有自己主观的情绪,不应该有大喜大悲的体验,更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一个陪伴者。而做专题节目,就好像是一个朋友带着他们去玩。

  在主播的岗位上,播音稿在送到她面前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先是中国的记者写完稿,然后送到外国“改稿专家”那里润色,将稿件中“太中文”的地方修改,随后交由一个部门政治把关,最后制片人审片后通过。

  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栏目组里的外国人和中国编导之间,会有一些理念上的不同,“外国人特别直接,有什么就说什么。”陈音说,不过台里会照顾外国人的一些需求。

  回国做文化新闻主播,对陈音来说,并没有在计划之中,而属于意外所得。陈音说,其实,这和她的想法是吻合的,自小她就喜欢演讲和表演。在美国读完大学,就特别想回到中国,她内心特别喜欢中国,希望回到中国过上一种完全不同于美国的生活方式。

  自小接受的是双语教育的陈音,回国6年多,中文比以前要好很多,能看懂一些古文。“不过,要是进行演讲,谈一些深的东西,感觉还是用英文表达准确。”

  如今,中国新闻主播台上,像陈音这样的美籍华人,回到中国,用地道的美式英语,向世界传递着发自中国的声音,不止是她一人。

  “我的播报没有变”

  JAMES的中文名叫周柳建成,他是CCTV-9《News Hour》等栏目的时政新闻主播。

  12月22日下午,播完新闻,卸了装,周柳建成穿一件休闲装,提着一个长方形的布制手提包,步入东三环一写字楼大厅。白色的T恤上,别着一枚象征关爱艾滋病感染者的“红丝带”胸针。

  放下手提包,他神秘地说:“里面有只大白兔。”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他打开箱子,从里面抓出一只大白兔,抱到脸前,和兔子亲吻。他给兔子取名叫潘基文。他说,“这只兔子是在联合国工作的同事送给我的,所以,我叫他潘基文。”

  2009年8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洲太平洋地区艾滋病大会,周柳建成被提名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亲善大使,他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中国大陆提名的首位亲善大使。在这个会上,他得到了这只宝贝的大白兔。

  到CCTV-9之前,周柳建成曾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做记者。1977年,他出生在英国伦敦,母亲是印尼华裔,父亲出生在香港,祖籍根源于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他自小在伦敦长大,后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

  2003年末,在香港无线做了几年记者的他,觉得香港有点小、太本地化,便应聘到CCTV-9,主播新闻。2004年2月14日,在情人节这一天,他一个人飞到北京,两天后,开始在CCTV-9的工作。

  周柳建成先后担任《World Insight》、《News Hour》、《World Wide Watch》、《Asia Today》等栏目的主播,偶尔还代班主持文化新闻《Culture Express》,他最喜欢《News Hour》这个节目,因为循环播出,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播报什么。

  选择到北京,周柳建成说,这里很大,有很大的天空,有很大的空间,以前都向往“美国梦”,现在是“中国梦”。

  在北京生活近6年,周柳建成适应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并会说些中文。

  在CCTV-9,对比其他主播,周柳建成播报新闻的方式有些特别,他坐在主播台前,会微微地侧着身,笑起来,嘴巴显得有点歪歪的。很喜欢他播报新闻的大学外语系女生夏秋说:“我们在宿舍都亲切地叫他‘歪歪’。”

  作为联合国艾滋病亲善大使,周柳建成的业余很多时间都分配给宣传防治艾滋病上。谈起艾滋病,便滔滔不绝。

  因为奥运会的采访报道,周柳建成和董建华一家人熟起来。他说,得知他做艾滋病的工作,董建华夫人经常会打电话鼓励他,相信他。这让周柳建成很感动。

  2008年12月,周柳建成回到英国和父母一起过圣诞节。深夜,董建华夫人打电话给他,问他是不是在北京。董夫人说,她担心他一个人在北京过圣诞节,不开心。“哇塞!”周柳建成学着中国人的话,惊叹着,他很感动,他说这个电话是最好的圣诞礼物。平时,他会跟董建华夫人聊很多他自己的事情,夫人会给他鼓励。

  做了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周柳建成深有体会地说:“最危险的不是艾滋病,最危险的是你不知道这些信息。”比如说,知识不是力量,会用知识才是力量。看报纸没有意义,看报纸上的信息用来保护你的生活,才有意义。

  在CCTV-9 做新闻主播,他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更多的人。在北京工作6年后,他说,回到英国或者香港,那里也挺好,不过总觉得很多方面不方便。他开玩笑说,后悔当初没有在北京买套大房子,那样,现在就可以涨五倍,就很有钱了。

  与在香港相比,周柳建成在CCTV-9的播报方式,与以前并没有大的区别。“我就是我自己,如果不坚持自己,就不是自己了。”他播报新闻,更在意的是,“我是在‘Talk’,不是‘Tell’,就好像观众坐在我面前,是交流,不是告诉。”

  来自西方世界的新闻主播的加入,增强了CCTV-9的国际化。不过,西方媒体对这些来自西方世界的主播,也有过质疑,谈到西方媒体指责同事埃德温·马尔是“新闻叛徒”、“洗脑”的报道时,他说:“我看过这篇报道,这个说法不对。几年前,没来中国前,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么说。” 周柳建成说,不过,中国真的很特别,地方很大,人特别多,不容易明白这里的生活和历史。

  他理解对方为什么那么说,但他认为不正确。

  很小的时候,周柳建成的母亲曾经告诉他——如果你的工作不好,你没有钱,肯定没有人管。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好,你的生活非常好,肯定会有人羡慕,有人会有点不开心。对这种人,你不用管,忘记他,不用浪费你的时间。

  在CCTV-9担任新闻主播的工作让周柳建成很有成就感。他说:“每天我坐在直播间里播新闻,带着中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不过,走出直播间,他还得靠身边的朋友带他去了解北京和中国。       


BBC前女主播加盟中国媒体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北京电视台《新闻晚高峰》
播放视频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主播 外国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