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动因
当又一辆“黑的”冒出来,抢走客人扬长而去时,老出租车司机陈晓(化名)愤懑顿起。
这是冬夜的广州,海珠区新港路,九点左右的光景。在河南跑了两小时,就遇到七八辆“黑的”,“入冬以来最晦气的一天!”陈晓嘟哝着,“这些车屁股上没识别条的,都是假的士。”在业内人士眼里,这是常识,而普通市民却鲜有人知。
陈晓心一横,“咬”住了“黑的”。96900一拨就通,接线员记下了“黑的”的车牌、车型等信息,说“有人会联系你”,挂了。陈晓跟踪了半个多小时,没人联系他,撤了。
直到今天,也没人联系过他。
类似的事,陈晓也不是头回遇到。前不久,在广州白云机场,他在机场排队的士中发现一辆克隆车,找到现场管理人员举报,意外的是,没人去管。
有点出离愤怒的陈晓,想到了媒体。
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
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夜幕下的广州城里,每天众多的“克隆”的士散布在天河、白云、海珠、黄埔、越秀等区域营运。对于“黑的”的数量,业内人士说法不一,有说数百辆,有说上千辆,还有说更多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广州每天营运的“克隆的士”起码200辆,这一说法,得到多位受访的士司机及监管部门相关人士的认同。
“黑的”从何而来,又如何营生?它们会给城市和市民带来怎样的隐患与影响?
目前,专项整治行动是打击“克隆”的士的重要方式,管理者也加大了惩戒筹码。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众多的运动式行政执法,短期效果不错,却始终围绕违法———查处———再违法———再查处“转圈”,打击一过老问题便卷土重来。
“克隆”的士的治本之路在哪?广州亚运在即,这一问题更迫切地摆在管理者面前。“黑的”不止,广州将长痛难消。
乘车 车身顶灯发票各不相同 一车竟披三家公司外衣
1月4日夜,22时50分许,广州黄埔区大沙地港湾路。
在跟踪多辆“克隆”的士后,记者瞅准机会,拦下了一辆牌号“粤A6093B”的的士,车身上清楚地印着“广州安通出租车公司”的字样,车顶上挂着“穗盟”的顶灯,很光鲜,像是新制的。
比起外表,车内显得更加破旧。与正规的士不同的是,车内没有必备的资格证,没有安装GPS设备,前后座之间没有安装不锈钢防护架,里程计费器破破烂烂,各种规定要张贴的标签也残缺不全。车窗上的一次性粘贴标价签,明显是从别处撕下粘到车上的,每公里2.60元的标签污秽不堪,还缺了一块。
刚上马路,的士就飙到了90公里/小时,看着车子在车流中穿插飞奔,记者提醒司机“稳阵点”,他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说着还一手点火抽起了烟。
闲聊中,司机自称湖南人,在广州开车多年。谈及一些稍微敏感的话题,他或沉默或者搪塞了之。
“这么旧的车还能开啊?”记者问。
“下线了,报废了,要换新车了。”司机犹豫了一会儿说。
“(前后座间)怎么没装栏杆?”
“上次被乘客踩断了,他喝多酒了。”
谈及收入和管理费的事,司机感慨,一年要交好几万元给老板。再问公司里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车,他沉默了一会,一句“现在干哪一行,挣个钱都不容易”后,就不再说话。
车到天河科韵路停下,计费器打出的发票上清楚地显示着车辆信息:广州蚬富出租车公司,车牌号为粤AA88××。经查,该发票为正规发票。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市正规营运的出租车,车尾部都有一根“信息识别条”,里面录有车辆的相关资料。这是广州市交委专门要求安装的,假的士没有。“粤A6093B”车尾部,就没有识别身份的信息条。
这辆“克隆”的士,身披至少三家的士公司的“护身符”:“安通”的车,“穗盟”的顶灯,“蚬富”的车票,还有不知哪家的计价器。
这些按规定应受严格管控的出租车营运专用“行头”,是如何流入非法经营者手中的?如此明目张胆地非法营运,为何无人管?
巡城 假牌假车深宵大行其道 记者一夜巡访数量惊人
1月4日晚7时至5日晨7时,记者通宵巡城。
4日晚10时20分许,记者在越秀区中山一路附近,发现一辆车牌号为“粤A296CJ”、顶灯标识为“运通”的绿色出租车。线人提醒,这辆车后尾没有安装“信息识别条”,是假的士。
记者随后跟踪,该车在天河落客。很快,在大观路,两名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女子上了这辆可疑的士后,该车以100多公里的时速左穿右插。不消几分钟,就停在了天河软件园一电子厂门口。记者的尾随引起的士司机的警觉,在放下两名女乘客后,的士毫不理会记者招手,加大油门飞奔而去。
记者发现,在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新港路、黄石路等主干道,大量“李鬼”的士横行。5日凌晨时分,黄埔区政府附近,两辆绿色的士(粤AB7918和粤AY3706)在候客,车顶灯上的“蚬富”字样很醒目。据查,牌号为粤AB7918的的士,其正常所有人是广州市龙的出租车公司,很明显这是辆套牌车。而广州中心市区,根本没有AY开头的的士,那辆粤AY3706的士,必假无疑。
在天河车陂路,记者看到有司机出动“捷达王”载客,这辆前后车牌都用“永结同心”红纸罩住的车子,看似私家车,车顶却挂着“合兴”出租车公司的顶灯,车内竟也有里程计价器。在车陂路口南往北行时,“捷达王”肆无忌惮地见红灯就闯。
随后,记者又遇到粤A494DG(挂“强龙”车顶灯)、粤A953CA(挂“穗盟”车顶灯)等多辆的士,都是破旧的捷达车。经向有关部门查证,这些车均为“克隆”的士。而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车牌后面有两个字母的是新车牌,不可能用在这种旧捷达的士车上。
通宵巡城,记者发现了数十辆“黑的士”。
市场 二手市场行头应有尽有 卖家警惕拒绝透露来源
1200元买个计价器120元买个车顶灯
据调查,“二手”的士可在广州市内多个二手车市场购买,广州大道南的旧车市场和白云区车管所的旧车市场都有得卖。而一些报废的士,也辗转流入二手市场,有时1万多元就能买到一辆。
记者在这些售车现场看到,出售的“二手”的士大都没有顶灯,但车身颜色(营运时的喷漆样式)没变。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克隆”的士的车顶灯大多是自己装上去的,有专门制造的店铺,车上的其它“行头”花钱都能买到。
经线人指引,记者以购买的士为由,与一个名叫“阿东”的行内人士搭上了线。一番询问后,阿东称,车号牌、出租号牌、道路运输证、附加费发票、驾驶员驾驶的士许可证等都有得卖。车顶灯120元一个,里程计价器1200元一台,的士发票根据公司不同价位不一。记者问,像广骏、广交、白云等公司的车顶灯要多少钱,阿东笑话记者不懂行,他说这些大公司管理严、查得紧,钱不一定多赚,风险却大得多,他们通常都是按照报废的士原属公司或随便找家小公司的顶灯,挂上去装个样子。
见记者没有当场购车,阿东很警惕地拒绝透露报废的士的来源。线人告诉记者,售卖的报废的士数量难以统计,因为都是通过一些私密渠道转出来的。按规定,报废的士应该销毁,被一些“有路数”的人转手拿去卖钱了。
对的士发票卷的来路,阿东同样不愿透露,但声称广州所有的士公司的车票都能搞到。在记者向其支付了200元“诚意金”后,阿龙向记者出示了龙的、穗盟等多家的士公司的车票。阿东自称,他有固定客户,有人“一买就是几十卷”。
据知情人士介绍,“克隆”的士的“行头”并非全部来自市场,有的做正行的的士司机也会向公司报失计费器,然后连同发票一起高价转卖给“黑的”司机。也有的司机把自己开的出租车给亲友或老乡“克隆”,使用同样的车牌、计费器和发票,所得利益共享。这种私人之间的“合作”,既避免了被套牌的损失,又增多了收益,即使“克隆”车出事,“合作者”也可以以“不知情”脱逃责任。
两万元买辆黑的士两个月就能赚回本
有关部门查处的情况显示,“克隆”的士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退出客运市场的的士或报废的士进行翻新;二是利用同类车型的私家车进行非法营运;三是利用车辆零部件进行非法拼装,套上假牌假证。
“很多车根本不需要化妆,本来就是的士车,买回家稍微一配备就能上路赚钱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黑的”都是直接从二手车市场买的,购买时,不但车的颜色、车身上的公司字样、计费标签等一应俱全,有的连车顶灯、计价器也没有按程序收回。
“广州去年淘汰了2000多台的士,这些车有没有全部退出营运?”陈晓认为,在处理退出客运市场的的士和报废的士的过程中,一些出租公司及相关部门的疏漏或监管不严,给“黑的”留足了泛滥的空间。
据了解,两年前,广州出租车行业实施了一条“新政”———倡导五年以内出租车提前退出客运市场。这一当时备受争议的举措,后来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及公司动用了经济杠杆:提前报废的出租车,可以得到数千元至上万元的补贴。
由此,广州市出租车更新换代的步伐得以加快———可以开8年的营运车辆,开到第五年就淘汰了,原来的出租车牌会被回收,然后转成新的私家车牌。而被转私家牌的的士往往又重新出现在二手市场上,两万元左右即可购入,只需购置顶灯和计价器等“行头”,总成本不过3万元。
“这些克隆车不用交纳任何税费,月入过万肯定没问题。”陈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克隆”的士每天拉客收入不少于两三百元,生意好时可达四五百元;正规的供车司机每月则要交纳近万元的各种费用,月入在3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克隆”的士营运两三个月就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