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媒对中国崛起心情很复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17:48  法制晚报

  日语媒体倍加关注中国经济,德语媒体报道夹杂偏见,英语媒体大篇幅深入报道

  外媒写中国心情很复杂

  近年来,外媒有关中国的报道的数量和内容呈何种趋势?本报截取2005年至2009年五年的时间段,用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六种语言在Google 搜索引擎中输入关于中国、中国崛起,以及金融危机等关键词,搜索出该语种的全部涉华报道,了解国外媒体每年具体的涉华报道数量及内容,为您梳理近五年来外媒都关注中国什么,以及外媒报道中国的趋势和变化。

  日本媒体

  对中国经济倍加关注

  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数量近年来大幅增加,主要媒体上出现的中国形象也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过去几年,日本媒体大都强调中国是一个正在强大起来的“对手”。

  然而,进入2009年以来,在经济危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日本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有了很大变化。日本媒体对中国经济倍加关注,中国似乎成了挽救日本经济衰退的救星。

  《日本经济新闻》更是在2009年中国国庆期间,以“中国经济是世界多极化的先导”为题,推出20个版面的中国特刊,高度评价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法语媒体

  态度和立场更趋理性

  近年来,法国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日益增多,报道也越来越丰富,报道的态度和立场也更趋理性。法国政治周刊《观点》在2009年12月的最后一期发表中国专刊。

  法国右翼大报《费加罗报》也在年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章,如12月31日《2009:中国奇迹年》、29日《增长的中国风险》等。法国《论坛报》12月30日在题为《北京借经济实力挑战西方》的报道中说:“中国借2009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在过去的一年中,法国媒体对中国的科技和能源的关注度也很高,例如法国《费加罗报》2月6日报道,最近几年中国科研的突飞猛进,在未来,中国人能够实现欧洲人未能做到的事情。

  同样说法语的瑞士则似乎更关注中国的军事问题,2009年8月,瑞士国际关系与安全网发表了亚太安全专家哈什·潘特的文章称,现为世界第三大海上力量的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

  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非洲国家媒体刊出的涉华报道十分重视对中非合作的报道。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非洲法语媒体广泛积极评价了中非合作成果。科特迪瓦《博爱晨报》的报道说,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很好范例。

  喀麦隆《论坛报》2009年2月24日专刊报道,中国对非政策中一个主要原则是尊重对方内政,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无意参与别国内部事务,这是双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涵。

  德语媒体

  报道夹杂着对中国的偏见

  德国媒体近年来对中国的报道逐年大幅上升,但部分德国媒体的报道中却夹杂着一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极端观点,这些媒体制造出辱华和诋毁歪曲中国、中国人的虚假报道,令人失望。

  其中的“代表作”当数《明镜》周刊恶意制造所谓“中国间谍”的假新闻。2007年8月26日,《明镜》周刊刊登封面文章《黄色间谍》,指称在德华人及留学生“人人都是间谍”。

  2009年7月,《明镜》周刊再度爆料称,有20至50名“中国间谍”在德国活动。让中国人骄傲的国庆阅兵居然也成了某些德国媒体诋毁中国、追求轰动效果的工具。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甚至故意歪曲翻译对中国人的采访以及领导人的讲话。

  当然,德国媒体也不乏对中国相对客观、积极的报道,例如,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撰文指出,中国目前的订货、产量和就业指数继续缓慢上升。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七个月减弱,但是与之前相比,收缩已经逐渐放缓,这有可能预示着中国的经济即将“雨过天晴”。

  报道量分析

  报道最高峰在四月

  本报选取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福克斯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英国《泰晤士报》、英国《每日邮报》8家西方主流媒体,对这些媒体2009年各月份的涉华报道数量进行统计,得出西方主流媒体2009年各月报道总数变化曲线。

  【专家分析】

  出现了三次集中的报道波峰

  从图中可以看出,4月、7月、9月为报道数量的波峰,本报请新华社参编部副主任、高级编辑赵丹平进行了分析。

  赵丹平认为,外媒的报道在全年有几次较为明显的集中表现。

  充满期待假想“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使深陷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体对中国充满期待,4月2日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的召开引发了国际舆论第一波讨论热潮。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6月份出版新著《当中国君临天下:中央王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提出“中国崛起是良性的,中国主导全球不可避免,如果中国一跃成为全球领导者,将挑战‘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观、文明观的含义”。

  这一观点进一步催生了外媒对“中国统治世界”的假想,并开始集中讨论“中国模式”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世纪跨越聚焦中国六十华诞

  新中国60周年华诞前后,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主角。9月份,国际媒体开始聚焦阅兵式演练,并盘点新中国成长历程。

  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9月6日文章的标题是《建国60周年,中国从19世纪跨入21世纪》。

  英国路透社从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8时30分开始,以《变化中的中国:大国进行时》为题,在网上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进行图文和视频全方位直播。

  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整版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专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结束后,外媒10月涉华的新闻报道量有小幅下降趋势。

  11月,国际舆论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为契机讨论中美力量对比的消长,并由此延伸出对“中国模式”影响力的又一次集中探讨,因此又有一次小上涨。

  英语主流媒体

  2008年报道数量达到最高峰

  近年来,西方英语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客观、平衡报道比例增大,主要是因为经济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加。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惠及了周边国家,拉动了世界经济。

  尤其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救世主”,西方热捧中国角色,美国媒体极力向外界宣扬G2时代已经到来。

  各大国外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例如中国出口增长速度、汽车月销售量、中美贸易关系等。

  此外,中国的能源储备也是西方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

  然而,在不得不承认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部分西方媒体依然没有放弃批评、指责中国人权、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方各种英语媒体会根据本国的政治需要在报道中国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赤裸裸的政治偏见,试图用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做出全方位的解读。

  2008年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8年的英文媒体涉华报道的数量也出现了近五年的最高峰。

  高频词分析

  “经济增长”最热

  本报在2005年至2009年的涉华报道中,每年随机抽取100篇新闻报道,分析得出外媒报道中国的高频词。

  承认中国力量的崛起

  从报道关键词来看,2005年,外媒关注中国最多的是包括核能在内的能源发展,例如,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榜单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名列其中。

  “山姆大叔”曾经为中海油斥巨资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商优尼科而大惊失色并出手阻挠,但当回顾这起世纪并购案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傅成玉所代表的中国力量的崛起。

  2006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聚焦式报道向常规报道转向。同时,“和谐社会”成为当年外媒关注中国的关键词之一。日本时事社3月2日报道说,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似将成为中国新的关键词。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10月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007年,外媒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关注明显升温。继2005年《新闻周刊》推出“中国世纪”特刊后,该杂志再次在名为“中国2008”的年终特刊中宣布:未来属于中国。特刊认为,直到目前,中国较好地保持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外媒纷纷关注中国经济“大考”成绩,认为中国依然是启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涉及中国经济的话题在外媒上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能源、军事、政治。

  2009年大篇幅深入报道中国

  2009年,多家西方主流媒体选用大篇幅深入报道中国。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年9月推出中国国庆特刊,9月28日的《时代》杂志更是将多个版本的杂志封面主角定为中国,第一次将“繁荣”二字直接用在一个“东方大国”的身上。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10月30日刊发了16个版面组成的“聚焦中国”专刊,介绍中国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民族事务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专刊同时刊登了温家宝总理和布朗首相为专刊撰写的文章。

  西班牙语媒体

  报道量上涨幅度很大

  西班牙语新闻媒体2009年有关中国的报道量上涨幅度很大,约为2005年的5倍。报道领域也逐渐增多,涉及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

  西班牙媒体上经常可见较大篇幅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中西关系的正面报道。

  西班牙主流媒体《国家报》用“巨龙再次怒吼”描述中国的崛起及变化。《国家报》报道称,在过去的一年中,整个世界遭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中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免受金融地震的影响,原因在于国内的强劲需求抵消了出口减少带来的忧虑。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对中国这一四国集团领军者的经济动态尤为关注。“中国企业收购悍马汽车品牌”、“江淮、奇瑞和比亚迪三家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均有意在巴西建厂”等都是巴西媒体2009年关注的焦点。

  巴西媒体在2009年9月还大幅报道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采取的行动。《圣保罗页报》报道说,中国政府“提出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比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承诺更加具体”。

  古巴媒体在2009年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强国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古巴官方网站“古巴辩论”3月30日刊登了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撰写的专栏文章,强调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

  古巴《起义青年报》2009年8月发表专题文章,高度评价中美战略对话,称“以前不可想象的平等对话今天成为了现实,重要的是帝国主义的霸权政治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可喜的是中国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对话者”。

  俄语媒体

  重点放在经济方面

  俄罗斯主流媒体近五年来也十分关注中国。据本报统计,在谷歌俄罗斯引擎中输入“中国”一词,相关报道数量从2005年的3.66万条增长到2009年17.1万条,增长了近4倍。

  2009年,俄罗斯主流媒体都将对中国的报道重点放在了经济问题方面。俄罗斯《财经》杂志4月18日刊登题为《中国率先摆脱危机》的文章,援引温家宝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说,中国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俄新社则在2009年6月6日发表文章预测称,人民币在未来10年可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俄罗斯媒体2009年也多次提到“中国崛起”。俄新社在新中国60周年庆典当天发表题为《中国登上顶峰》的文章。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的文章称,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正在复兴,其所用的发展模式让数以百万人过上幸福生活,不再有温饱问题,并有了实现自我的机会,但中国的复兴不是作为一个谋求世界霸权的国家的复兴。

  文/隗硕张晓建王岗李婉婷记者刘晓雪李莎李叶曹雪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崛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