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威胁未明显减少或增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8日00:01  南方周末
2009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威胁未明显减少或增加
2009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

  ■编者按:自2006年起,南方周末联合外交部领事司连续推出“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今年是第3年。

  回顾2009年,并没有大规模的中国公民群死群伤型恶性海外安全事件发生。不过,海外的中国人依然几乎遭遇了所有类型的安全事件,包括政治动荡、种族冲突、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等。

  2010年伊始,8名维和警察在海地地震中牺牲,两名中国工程师在阿富汗被绑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海外安全的警钟。

  ■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预计突破5000万人次。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对我公民和企业的排斥情绪。在阿尔及利亚,中国商人与当地居民的口角最终演变为对中国商铺的砸抢。

  ■“东突”恐怖组织号召全球袭击中国目标,所幸目前还没有恶性事件发生。

  ■在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针对外国人的种族主义攻击,已经造成数名中国公民受伤,甚至被谋杀。

  2009年重大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

  ●南非 持枪抢劫令华人频受害。8月2日,一名中国公民遭武装劫匪枪杀。12月8日,一名中国公民在其经营的超市遇害,其父亲也遭枪击受伤。

  ●马来西亚 8月18日,台湾台塑集团所属“立善轮”在马来西亚海域遭一英国货轮撞击并起火,16名船员逃生,9人遇难。

  ●西班牙 3月16日,马德里华人聚集区乌塞拉发生警察敲诈殴打华人事件。当地华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捍卫海外华人权益,誓将肇事警察绳之以法。

  ●印度 5月12日,印度电钢总公司的施工现场,数百名中国工人与当地劳工发生冲突。至少1名中国工人受伤。事后当地工人走上街头,损毁了约6辆汽车。

  ●印度尼西亚 6月20日,广西8艘渔船在中国南沙海域传统渔场内正常作业时,被印尼渔业执法船抓扣。经交涉,7月9日印尼释放75名被扣留的中国船员中的59人。

  ●阿尔及利亚 8月3日,一百多名中国工人与当地人发生冲突,造成3名中国人受伤,部分中国商铺遭打砸抢。6日,当地一家中国公司营地外发现一枚炸弹。

  ●缅甸 8月,缅甸内战殃及华商。有逃到中缅边境的中国商人透露,至少已经有6名中国人不幸遇难。

  ●秘鲁 10月16日,一名中国公民在秘鲁利马自己经营的餐馆内遭枪杀。

  ●海地 10月19日,一艘载着近70名偷渡者的福建船只在海地附近海域翻船,数十人丧生。

  ●莱索托 10月31日,中资民营企业“莱索托石头公司”中方员工在上班时遭歹徒抢劫,两人中枪不治身亡。  

  ●泰国 12月2日,湖北旅行团在泰国乘坐快艇时发生严重碰撞事故,中国游客2死6伤。 

  ●罗马尼亚 12月4日,罗马尼亚一市场的华商与市场管理方发生商业纠纷,罗方查封了近300家华商店铺,导致部分华商与罗执法人员发生冲突,个别华商轻伤。2010年1月12日,海地突发强烈地震。地震发生时,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125名官兵正在首都太子港执行任务,其中8人不幸丧生。

  外交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在前一年4584万人次的基础上持续大幅增长,预计全年突破5000万人次。我国每年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65万人次,我国海外留学生已达136万。而1949年到1978年三十年间,中国出境人数仅为28万人次。

  事实上,从秘鲁北部山区的Rio Blanco矿区工地,从到阿尔及利亚街头的批发市场,到处可见中国人的面孔。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可能包括了恐怖主义爆 炸袭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政治动荡与社会骚乱、光头党等极端种族主义的仇视目光,由于经济利益纠纷引发的与当地人冲突,或是在全世界都不停发生的刑事 案件。

  2009年总体而言,中国人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应,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也未明显减少或增加。   

  打砸抢:排斥事件 依然发生

  2009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对我公民和企业的排斥情绪;一些国家多次发生执法部门查抄我企业和华商的情况,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2009年5月,印度电钢总公司爆发了中国工人与当地劳工之间的冲突,事后当地几个政党的领袖发起静坐绝食抗议,要求遣返中国工人;6月,莫斯科市政府临时关闭了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大批中方钱款货物被扣。

  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阿尔及利亚,在去年8月也发生了对中国商人和商铺打砸抢事件。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一个有上百家中国商人聚居的地区,8月3日,一场口角逐渐升级为当地人对中国商铺大规模的砸抢。

  当地媒体报道,因为华人晚上下班后会把桌子搬到商铺外面喝啤酒、打牌,甚至在当地人面前穿着短裤。而这些行为在保守的伊斯兰地区对人是一种极大的冒犯。

  在阿尔及利亚约有3万多名华人,主要是从事石油、建筑等行业的外派劳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去年失业率为10.2%,比2008年略有好转,但失业人口中86.7%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

  打砸事件发生后,中国驻阿使馆立即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和警方交涉。当地警方也在随后约1个月里对巴巴足瓦地区加强了警力以求控制局势。刘玉和大使也来到当地看望遭受冲击的商铺和受伤华人。

  中国驻阿尔及利亚使馆官员反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这是一起个案,并不代表阿尔及利亚整体安全状况。“大部分阿国民众对中国人还是相当友好,而且中国驻当地大型企业,尤其建筑企业,也十分注重回馈当地社会。”这位官员说。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冲击尚未消退,市场状况、劳动就业在一些国家依然面临诸多问题,由此造成的对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排斥及暴力事件不可避免。  

  恐怖袭击、海盗挟持:非传统安全 不可预测

  从中东、北非到南亚地区,海外中国公民受威胁地域分布与国际恐怖势力活跃的范围基本吻合。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增强了。在局部地区我国公民和企业成为受袭击的直接目标,恐怖主义威胁在高危地区渐呈多发、高发态势,给我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使我公民身心受到重创。

  在新疆“七五事件”发生之后,“东突”组织“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urkistan Islamic Party)、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曾在互联网发布视频,号召全球恐怖分子袭击代表中国利益的目标。

  一时间,“东突”势力活跃地区的中方机构严密应对,最终有惊无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傅小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9年以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在美国的反恐压力之下形势越发紧张。“中国在这些地方的一些项目工程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阿富汗,有很多大型的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傅小强说。

  2009年7月17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万豪酒店几乎同时发生爆炸,至少9人死亡,50人受伤。一位当地中资企业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住所离爆炸地几乎只有150米,“不过也并不那么紧张,因为我们知道,爆炸并不是针对中国人的。”

  与此同时,海洋上的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索马里海盗的远洋袭击能力明显增强,活动区域扩大到阿拉伯海和印度洋。

  去年2月8日,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近3个月的“天裕8号”渔船终于安全获救。10月19日,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所属“德新海”轮再度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上有中国船员25名。

  经各方努力,12月28日,“德新海”和所有船员获救,外交部、交通运输部再次提醒中国船只和人员勿靠近相关危险海域,并做好安全防范准备,进一步加强自防自救措施,防止海盗劫船。

  傅小强认为,基地组织跟海上恐怖组织有结盟或合作的趋势,尤其是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受到严重打压的情况下。“如果要展望2010年的情况,基地恐 怖组织会进一步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向北与中亚地区的恐怖势力合作活动,向西会与也门的恐怖组织发生关系,其次也不排除与索马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极端穆 斯林势力结盟。”

  劳务纠纷:法律途径才是根本

  2009年,在非洲、东欧和中东等许多国家,因中国外派劳工的劳务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持续不断。

  自2008年12月起,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陆续有上千名中国劳工来大使馆“上访”。因工资待遇等问题,这些工人同罗方雇主、中介公司发生纠纷后罢工。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大使馆经商参处三秘周锡琦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劳务纠纷问题,使馆在国内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维护企业在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本解决还要走法律途径……大使馆不是万能的。”

  由于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工人来自山东、吉林、江苏等不同省份,使馆请国内不同省派各自的工作组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帮露宿街头的工人找房子。春节期间,使馆还专门组织给工人们包饺子过年。

  周锡琦说,“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下功夫,国内首先要规范劳务输出市场,然后是法律法规的保障,官方才能进一步推动双边的劳动劳务合作。”

  大使馆除了与罗马尼亚政府联系,使馆还联系了律师,为工人们解答法律疑问。

  目前,中国驻罗大使馆已帮助约2800名劳工回国。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指出:“随着我国在海外企业的发展,劳务纠纷案件还会发生,妥善处理企业人员与当地民众、警察、政府等关系,对企业及其人员在当地更好生存发展十分重要。”   

  恶性伤害案:积极防范 小心应对

  所有国家都无法避免社会治安案件,中国公民遭抢劫和人身伤害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2009年澳大利亚又连续发生多起中国留学生遭殴打或杀害案件。中国外交部向澳方提出交涉,“敦促澳方及时破案、惩治罪犯,维护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切实关注社会治安问题,避免类似恶性事件一再发生”。

  相似的是,印度留学生近年来在澳大利亚也频遭袭击,统计称类似事件去年达105起。但澳大利亚政府反复辩称这些是“普通刑事案件”。

  去年7月20日,悉尼还发生了一起华人家庭惨遭灭门的案件。

  曾经在悉尼留学多年的一名北京学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的确自2008年起,关于中国留学生和华人遇袭的案件听闻不断增多,但相信这仍是少数极端的种族主义白人所为,“大部分澳洲人对中国人还是很友好的。”

  远在俄罗斯的不少中国留学生也在为治安问题忧心忡忡。去年1月,在莫斯科近郊的普希金俄语学院,3名中国留学生被光头党成员用刀刺伤。其中一名女生身中18刀。

  在恶名昭著的俄罗斯“人民民族统一党”编写的《俄罗斯光头党入门》中称,“真正的光头党人都应当进攻外族人,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攻击他们。……外族人喝着我们的水,呼吸着我们的空气。”

  每批中国留学生赴俄后,中国驻俄使领馆都会组织讲座,教他们如何防范光头党。据一名留学生讲述,“使领馆要求我们每晚8点后不准出宿舍,人数在3人以下不能去市中心,不要一次买许多东西提在手里,打扮不能招摇”。也有学生开始把防狼喷雾、哥萨克匕首甚至枪支带在身上。   

  多管齐下 提升形象

  2009年7-9月间,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了“树立海外中国公民文明形象宣传月”活动。除了扩大海外安全宣传、加大领事保护预警,该活动也旨在提升中国公民的海外形象,增加中国公民在世界范围的受认可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专家李伟对南方周末说,尽管面临种种安全风险,中国持续走出去的步伐依然没有放缓,其实没有受到前几年中国人在海外遭遇安全问题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重建问题上,中国甚至逐渐是占有了优势地位。”李伟说,“但另一方面,今后的中国人海外安全问题必须有一些新的思路,企业也应对尽量寻找能够确保中国海外利益的综合性的方法和措施,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2009年12月,在一次中国维和国际研讨会上,解放军维和办公室副主任隗延伟大校表示:“如果联合国提出派遣维和作战部队的要求,国防部维和办将适时向 军队和国家的决策层提出建议。”这意味着,中国维和部队将结束单纯的“铺路架桥,看病救人”或是“维持秩序”的阶段,而首次考虑派遣战斗部队执行维和任 务。

  中国人树立文明形象,国家加强保护力量,海外领事保护法制进程不断推进,多管齐下,中国人海外安全保障是否会进入新的阶段,值得期待。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