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皖江产业转移特区起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12:08  瞭望

  《瞭望》文章:皖江产业转移特区起跑

  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皖江城市带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葛如江杨玉华

  安徽首个国家级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此举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正式成为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

  受访专家指出,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为何选择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设立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怎样影响?

  产业转移渐成声势

  2009年的最后几天,在佛山市南海举行的广东省“南粤春暖行动”第一万场免费农民工招聘会上,超过100家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进场,提供岗位信息5000个以上。但只有超过三千名省内外农民工进场求职。

  据了解,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和就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广东用工需求难度骤然加大。许多老板坦言,“民工荒”在珠三角部分地区重现。位于东莞的贝家鞋业老板王伟经常为招工发愁,他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工厂订单情况很好,可以排到2010年五六月份,但目前他所在的行业工人缺口在30%~50%,他自己的企业缺口在30%左右,大概还缺100人。

  广东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甘文传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回暖用工需求增加、惠农政策分流了部分农民工等等。但其中,企业提供的薪酬对农民工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农民工没有就业意向,而是企业工资报酬确实不足够有吸引力,造成了招工难。经济回暖企业用工需求是增加了,但报酬不增加,那就产生了缺工现象。”

  在长三角的江苏扬州,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的老板告诉本刊记者,在去年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他没有减薪更没有裁员,这是因为一旦工人离开你这个厂就不可能再回来。“现在招工太难了!”今年他打算对技术工人加薪,好的工人年薪可能达到5万元以上,他说,“唯有此,才能留住人。”同样是扬州的另一位赵老板,他已将他的化工企业搬到了四川。他说,在扬州本地投资土地、劳动力成本太高了,企业利润空间已经被大大压低了。

  2010年元旦刚过,总部设在福建厦门的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滨江城市芜湖正式签约,总投资120亿元,将旗下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业务转移到芜湖,建设全国一流的研发中心、实验中心和生产基地。

  为什么选择安徽,公司总经理林科闯一语道破:“安徽往北往南往东往西很便利,我们下游企业在运输上要求便利,我觉得芜湖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较早大规模入驻安徽的应该是联合利华。2002年联合利华关闭它在上海的所有工厂,在合肥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工业园。合肥成为联合利华全球四大生产基地之一,到2008年该基地累计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无论是沿海的中小企业招工难,还是国内乃至世界知名企业的大举西进,这一切都表明,产业转移是内地和沿海两个市场的“迫切需要”,而且正在形成声势。

  为什么是皖江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卫国说,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设立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对安徽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位和要求,“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话虽不长,但内涵丰富,为安徽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进行了精准定位。

  其实,回首来时路,20年来安徽人从未停止开发开放皖江的脚步。历届省委、省政府用不懈的决心和行动,大力推动沿江城市带发展,让这一凝聚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精华的板块逐渐绽放夺目光彩。

  1990年7月,安徽省作出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重大决策。1995和和1996年,省委连续两年在沿江地区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皖江开发开放作出部署。进入新世纪后,安徽省进一步精心部署,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发展,在开展招商选资、加强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对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严格转移项目准入门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皖江地区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日益显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在中西部地区处于前列。

  2006年,皖江城市带被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纳入国家级发展的重点区域,成为安徽省唯一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

  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措施,安徽省在广泛深入调研、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意图将皖江城市带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2008年10月,安徽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2009年初,国务院批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和安徽省尽快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此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2个国家部委和沪苏浙两省一市发改委等部门组成庞大联合调研组,对安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与评估,并最终形成示范区规划。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由于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因此,皖江城市带又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

  沈卫国说,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开发皖江,加快融入泛长三角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的客观条件。

  从承接产业转移的多重优势看,皖江城市带本身经济基础较好,2008年,皖江城市带人均GDP为1.9万元,超过中部平均水平。而且城市带与长三角的交通网络实现对接,物流成本降低,城市带岸线还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而这些产业正是下一步承接转移的重点。

  从要素成本和配套看,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全省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000万人,拥有大量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一半或2/3。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综合配套能力。城市带还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园区,具有完善的产业承接平台。

  正因如此,皖江城市带被视为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方阵。

  产业转移特区如何“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说:“绘制示范区建设的蓝图,首要的是立足高度,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又符合安徽发展实际。”

  据本刊了解,与其他承接产业园区不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它并非安徽省规划设计的,而是国家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确立的;二是它不是封闭、单向的,而是可以让相关的产业自由出入,进行双向的流动。同时,这种承接也不是依赖政府的“规划”。

  正是这一特殊性决定皖江城市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拥有了“先行先试权”,在政策的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具有突破意义。沈卫国告诉本刊记者,依据目前设想,示范区将突出以下特点。一是通过产业转移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二是在示范区建设上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节能紧密结合起来;四是不止简单地进行产业“搬家”,而是更加注重扶持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根据目前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和发展重点包括煤、石油、精细化工在内的重化工产业,这很可能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先、最快发展起来的产业,并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此外,汽车、电子、冶金、节能环保及造船业等也将是承接重点。仅以汽车为例,2008年安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85万辆,居全国第六位,围绕汽车产业的电子、钢板、塑料等,产业链价值已经达到1500亿以上。在冶金、钢铁方面,马钢、铜陵有色等,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紧跟《规划》之后,安徽还将出台“关于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决定”,并颁布具体的实施方案,将任务分层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市、县。同时,安徽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各个部委对示范区的大力支持,将《规划》中定性的政策变成具体的量化的措施。最终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使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实现新跨越,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区域战略主导产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质的飞跃,真正成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中部崛起的新增长极。□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