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顾历年疑似假球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15:06  南都周刊

  皮球,向自家大门飞去

  套用一句流行语,如果说中国足球的一生就是茶几,上面不仅摆满杯具,还有餐具和洗具。下面这场戏,只是在中国足球的浑水里多加了黑色幽默和茶余谈资。这就是发生在去年9月的“吊射门”事件。南都周刊记者_沈玎 成都、广州报道

  四川大学的新生还没开学。

  在2009年9月2日这个多云的下午,没有太阳。校园里路人不多,走在那大片树荫下,夹杂着新楼的古老建筑当中,耳边施工队若隐若现的敲敲打打,叫人昏昏欲睡。

  吃饱中饭,为数不多留校的高年级生中,有人闷头宅在宿舍里玩WOW,有人拿起手机抱怨着暑期打工的辛酸,有人操起一本皱巴巴的GRE逆序词典……就是没人想到要去看一场代表中国足球二等水平的职业联赛。

  总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无聊的周三下午。

  “西部智谷川大对阵青岛海利丰,票价5元”

  对于成都的足球记者来说,这种例行公事只不过是每天生活中最无趣的那一部分。四川的足球早就死了,名字怪里怪气的西部智谷川大队能否保级,根本没有人在乎。这和14年前的成都保卫战可是天壤之别。记者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持着职业素养。

  川大深处的这个主场,如果从南大门走很容易找,顺着文化路走不到两分钟,就能看见一座设计乏善可陈的新体育馆。旁边就是球场。

  看台上的观众稀稀拉拉,除了一些实在无聊得发慌的川大球迷会学生,也有一些来自旁边小区的闲杂人等——川大南门的保安可没有兴致去盘查每个陌生人。

  看台下面,教练席的强化玻璃已经碎裂,可以看见青岛主教练蔡晟的头顶有一个大洞。还有在足球场门口那个用课桌和黑板搭起来的售票台,上面写着“西部智谷川大对阵青岛海利丰,票价5元”。想到中甲联赛的简陋,吴策力不禁哑然失笑。

  吴是少数几个踏着开场哨到场的媒体记者之一,此时他的同行还在府南河边某个茶馆里悠哉。他习惯站在客队球门背后看球,一来这样便于看清主队的进攻,二来球场上如果斗殴什么的,自己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当天境外博彩公司开出的盘口是西部智谷让平半,且水位仅有0.28。从盘口来看,博彩公司看好的是主队川足。凭借多年的经验,吴策力预测当天青岛会雪藏外援,保留实力,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上半场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青岛已经是2比0领先。

  这时青岛主教练蔡晟坐在教练席上,面如石佛;川足那边,主帅魏群气急败坏。原本准备为川大的保级之战摇旗呐喊的球迷,差不多都已经偃旗息鼓。主队是在四平八稳的比赛中,有条有理地丢了两个球的。

  观众倒能自娱自乐,有的开始掏出PSP玩实况足球游戏,甚至还有人玩起了“斗地主”。

  成都下午的凉风袭来,球场边上的广告牌被多次吹倒,领命而来的装修工人提着锤子在一边敲敲打打,不慎竟然敲到了自己的手指,发出一声惨叫。

  下半时开始的时候,6个喝茶的记者姗姗来迟。没一会儿,青岛再下一城。3比0,比赛大局已定,川大保级基本无望,“莫得看头,干脆走了算了。”有人提议,不过更多的人被这场球弄得睡意浓郁,甚至脚趾头都懒得动一下。

  “海利丰,打夹秋”

  一切是从第76分钟,青岛海利丰队的8号杜斌换下7号外援多利开始。不明真相的观众自然不知道,这位28岁的球员在球队的身份十分特殊,兼任球员和教练,并与俱乐部老板杜允琪私交甚密。

  过了几分钟后,青岛的势头明显收敛了,中场球员控球也是松松垮垮,露出一副疲态。不过“城门大开”的青岛海利丰并没有引起川队反扑的欲望。就在这时,吴策力看到青岛队有人开始交谈,但是谈话的内容他听不见。

  比赛进行到80分钟,青岛后卫张天罡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突然在离门30多米处,踢出一脚半高回传球。观众还没回过神来,吴策力和身边的几个记者大吃一惊。因为踢球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战术需要回传门将,也不会传出半高球。青岛队门将牟鹏飞伸出左脚将球踢出,对队友的低级失误一脸狐疑。

  倒了几脚球之后,大概过了一分钟,青岛球员再次向自家球门“开火”。这次回传的是杜斌。从脚法上看,这又是一次意图吊门的回传球。只不过也许是杜斌久疏阵仗,这脚吊门的质量不敢恭维,再次被门将将来球接住。

  这时,看台上已经有球迷看出点蹊跷,“假球——”有人大叫。

  蔡晟坐在教练席上面如土色,场上的青岛后卫终于不再一味倒脚,将球塞向前场。就在比赛进行到第88分钟的时候,川队球员庄源受伤倒地。比赛恢复后,青岛球员本应将足球踢还给川队,但他们却趁川队没有防备而打起快速反击。

  很快突到底线的青岛球员起脚传中,禁区多点都已包抄到位,但足球却被神勇的四川门将徐洋重重一掌扑出。球再次被青岛队员得到,川队球员不得已而进行了犯规。现场球迷早已嘘声一片,在旁边观战的记者也被这突然而来的一幕幕场景吓住了——怎么刚刚还在自杀式地朝自己的球门挂,转眼又好似落于人后,打完鸡血般地猛攻起来?

  川队球员趁这个犯规调整的机会,全部回防到位了。青岛队随后放弃了一个前场任意球的机会,将球回传给6号后卫李明。李明在中场线靠右侧得球后,快速看了一眼站位靠前的门将,他略加调整之后,顺势起脚吊门。

  “这个球是三脚吊射中质量最高的一球,跨度很大,弧线优美”,吴策力回忆。站位不好的门将牟鹏飞已经是望球兴叹,场外观众的起哄声随着足球的飞行轨迹而有序升高,最终当球擦立柱而偏出时,整场无精打采的观众终于找到了兴奋点。大部分观众都站了起来,有人吹起口哨,有人用成都口音所特有的那种抑扬顿挫喊:“海利丰,打夹秋(假球)!”

  比赛即将进入到伤停补时,第四官员举牌示意补时2分钟。比赛监督徐际春从主席台踉跄赶来,制止了补时的决定。随着川队开出角球,裁判吹响了终场哨。这个决定让青岛球员情绪失控,在离开场地的时候,22号冯绍顺狠狠地将矿泉水瓶摔在地上。

  “我们从凉爽的青岛来到了炎热的成都,这里的天气让我们很不适应”

  记者们不约而同地向球员通道奔去,吴策力第一个堵在了6号李明的前面:“我想请问一下,你在比赛最后的那脚吊门是什么用意?”李明充耳不闻,旁若无人般地将记者甩在身后,径直走回休息室。怎么这些刚刚赢了球的球员,却是如丧考妣一般?吴策力纳闷。

  问不出个所以然的记者们,又将中甲组委会的人员团团围住,众口一词地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于这是蔡晟第一次带队在西部智谷川大队主场踢球,他并不清楚在这一整个中甲赛季中,除了揭幕战之外,川队从头到尾没有开过一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就在足球场边的体育馆一层,成都的记者坐在了一起,一个青岛记者独自一人坐在前排。蔡晟先到了发布会现场,他的神情上多少有些焦躁,“怎么川大的人没来?川大的不来,那我也不谈了。”蔡晟转身想走,有人告知川大教练马上就到。蔡晟一脸无奈地坐回受访席上。

  面对一群严阵以待的记者,蔡晟的举手投足间都不自在。这时四川队教练走进发布会现场,但是来的人并不是魏群,而是秦勇。“怎么来的是秦勇,不是魏群?”蔡晟又想离场,四川记者马上提醒他说:“虽然魏群是主教练,但他目前还没有取得主教练资格,登记在册的主教练就是秦勇,没有错。”蔡晟在核实后,只好再次坐下。

  在发布会上,蔡晟第一个发言,“我们从凉爽的青岛来到了炎热的成都,这里的天气让我们很不适应。”上面刚一说完,下面就笑了。当天的成都气温是20摄氏度,多云,凉风习习,参加发布会的人不少还穿着长袖。那个青岛过来的记者赶紧附和:“蔡指导辛苦了,辛苦了。”

  在蔡晟之后,秦勇几乎没有说什么,就直接到了记者提问环节。

  “在比赛最后的几分钟里,青岛队三次吊传门将都很危险,为什么会踢出这样的球来?”

  “我们是为了保住3比0的比分,回传门将是一种战术,这是为了拖延时间。”

  “那为什么川足队员受伤后,青岛队又趁机发动快攻,而不是按照常理,将球还给对方?”

  “队员可以根据场上局势自己决定进攻还是防守,多进一个球当然更好。”

  “那三脚球,你说是回传门将,但为什么要传这种高球?”

  “这里的场地条件不好,高低不平的,球员脚法掌握不好。”

  “那为什么青岛在全场比赛都表现出色,没什么失误,而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失误这么多呢?”面对记者的穷追不舍,蔡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蔡指导,你以前是国脚,会不会出现这么回传的情况?脚法也太差了吧。”

  蔡晟再次选择了沉默,整个发布会现场也渐渐失去了秩序,而变得更像是一场自由辩论。其间只有那个青岛记者问了一个非常鸡毛蒜皮的、纯技术的问题,但是四川记者很快又把话题拉回到了比赛最后的那三脚吊射上。面对连珠炮的问题,蔡晟尴尬的脸好似一个巨大的肉靶,扎满了记者投出的飞镖。

  事后,吴策力才得知,本场比赛的盘口在比赛进行到75分钟的时候已经变成3.5了。有川大队员在接受采访时称:“在场上就听到青岛球员在说‘还要再进一个,否则就要输了’。”还有人称在杜斌上场之前,曾看到他接听电话。

  对于种种指控,杜斌矢口否认,“如果队员真的要把球打进自家大门,不要说是我们这些踢了这么多年的职业球员,就是个踢野球的,没有门将也是一脚就进了,哪里还用这么费劲?”

  他大声辩白:“有人说我接了电话,证据呢?证据呢?”(截至发稿,有媒体披露杜斌已被警方控制,蔡晟失踪。)

  荒唐事,知多少

  1995.11.11 “成都保卫战”

  关键词:默契球

  当事人:江津

  甲A最后一轮,四川主场迎战八一,必须取胜才能保级,当时这场球被誉为“成都保卫战”。当比赛还剩8分钟,四川队的刘斌见迟迟进不了球,对八一队门将、前国门江津大喝一声:“江津,他妈的还剩八分钟了”,然后翟彪一个并无难度的头球,钻过江津的腋下。最终四川1比0获胜,成功保级。

  1996.4.9 “爱国哨”

  关键词:黑哨

  当事人:黄钢

  北京国安2比1战胜巴西格雷米奥。主裁黄钢多次重大错判,严重影响了比赛进程和结果,包括吹了格雷米奥一个点球,罚下其一名球员,以及对近在咫尺的国安队员球门线上的手球视而不见。客队被激怒了,怒发冲冠的客队主教练斯科拉里留下了著名的诅咒:“中国队永远永远打不进世界杯!”

  1998.8.22 隋波事件

  关键词:假球

  当事人:隋波、贾秀全

  甲B第16轮,陕西国力客场2比3不敌云南红塔。赛后,国力队主教练贾秀全公开指责隋波“表现奇怪,场外东西很多,防不胜防”。隋波“假球”案一时成为最具轰动性的新闻,隋波也一夜之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甲B球员成为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这也是中国足球第一次直面假球风波。

  1999.12.5 “渝沈之战”

  关键词:消极比赛

  当事人:符宾

  甲A最后一轮,沈阳海狮客场对重庆隆鑫。第93分钟,沈阳外援艾迪瓦多头球攻门软弱无力,符宾做出了匪夷所思的慢动作扑救之后,让皮球缓缓滚进了球门,助沈阳2比1取胜,直接导致广州松日降级。联赛结束后,足协组成“特别调查组”,最终以“消极比赛”定性,对两家俱乐部各罚款40万元。

  2001 孙培彦事件

  关键词:“中间人”

  当事人:孙培彦、宋卫平

  2001年,绿城老板宋卫平爆料,称曾在足协负责裁判管理工作的孙培彦充当过“中间人”。当年9月30日,孙被抓获。

  2001.9.29至10.6 “甲B五鼠”案

  关键词:集体打假球

  当事人:浙江绿城、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江苏舜天、四川绵阳

  甲B倒数第2轮,成都五牛以11比2狂胜四川绵阳,以净胜球的优势力压长春亚泰,占据冲超有利地位。最后一轮,五牛4比2战胜江苏舜天,亚泰6比0狂胜浙江绿城。最终同积42分的亚泰以净胜球优势逆转五牛,取得升级资格。10月16日,中国足协开出罚单,勒令四川绵阳降级。这是中国足球史上第一起被确认并出惩处的假球案件。

  2003.1.29 第一个被揪出的黑哨

  关键词:获刑

  当事人:龚建平

  2003年1月29日,裁判龚建平以受贿罪被北京宣武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龚建平是在2001年年末那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风波中第一个被揪出的黑哨。2000年至2001年,龚建平在受中国足球协会指派担任全国足球甲级队A、B组主裁判员职务期间,先后9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7万元。2004年龚建平病死在狱中。

  2004.6.2 力帆受让3球打出0比4

  关键词:赌球

  当事人:重庆力帆

  中超杯赛,四川冠城主场迎战重庆力帆。比赛开始前2小时,盘口竟从力帆受让半球/一球连升6级,达到力帆受让3球,创下澳彩开盘中国联赛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也意味着买重庆力帆输球的人,比赛结果必须为4比0以上才能赢钱。尽管俱乐部警告在先,但比赛最终比分定格在4比0。

  莫之许:国足赌球,弊根在足协体制

  一边是中国足协为了固权而力图全力满足行政体系的政绩需求,一边却是新兴的职业足球利益各方找不到参与的渠道以制约中国足协。

  一方面,职业足球所带来的利益增量,不在行政体系的盘子之内,因此,中国足协在操盘职业足球时,可以方便地避开行政体系的监管;而在另一方面,中国足协的行政权力属性,又可以用于抵挡新兴的市场主体们要求参与规则制定、利益分配等正当诉求。文_莫之许(北京学者)

  职业足坛的扫黑行动先从有组织犯罪团伙延伸到了俱乐部层级,最终波及到了中国足球的实际掌门人(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对于了解中国职业足球的社会公众而言,所有这一切早在意料之中,如今不过是迟来的正义而已。

  值得反思的是,这么大范围、涉及这么多人和事的腐化过程,并非一日之寒,其实一直就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且演化过程犹如一艘不断漏水的巨轮,最终却无法避免地下沉,这究竟是为什么?

  1992年前后,中国体育体制转向奥运战略,水平不高的专业足球面临被抛弃的危险,也正是在1992年,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以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陷入危机的中国足球背水一战,于1994年开启了职业化足球。

  由于长期奉行专业体育的举国体制,并无实施职业足球的市场化微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球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采用了由非市场的手段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路径,由带有行政权力属性的中国足协来担任市场化建设的启动者和孵化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这样的尝试可以理解,人们也相信,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和市场主体的发育,作为主管部门的中国足协终将淡出具体的经营。一个符合市场原则和法制要求的职业足球市场终将得到确立,并为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作出其贡献。

  在1990年代中期的时代氛围中,人们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图景仍旧抱有信心,中国职业足球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了热烈的支持乃至追捧,迅速地获得了成功,中国足协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在保有原来的专业管理权力的同时,还获得了对新兴的职业足球市场的绝对主导权。与人们的期待相反,中国足协并没有放弃这一绝对主导权的丝毫想法,而巨大的利益也巩固了中国足协的揽权冲动,因此,就在人们欢欣鼓舞的同时,权力主导的市场改革或者我称之为官办市场的弊端却逐步显露了出来,并一点一点地蚕食曾经获得的成果,直到输个精光。

  由权力主导的市场改革,赋予了中国足协的一身二任,它既是行政主导的专业足球,又是市场主导的职业足球的组织管理者;这样的身份给予了中国足协双重的方便,一方面,职业足球所带来的利益增量,不在行政体系的盘子之内,因此,中国足协在操盘职业足球时,可以方便地避开行政体系的监管;而在另一方面,中国足协的行政权力属性,又可以用于抵挡新兴的市场主体们要求参与规则制定、利益分配等正当诉求。

  中国足协深知,在现行体制下,自身权力的基础来自行政权力体系,只要获得了行政权力体系的认可,就无事不可为了。

  为了获得行政权力体系的支持,在行政体系的政绩目标与市场体系的运营目标之间出现矛盾时,中国足协总是偏向于前者,而牺牲后者,如为了确保世界杯出线,而不惜腰斩联赛、取消升降级。反过来,一旦拥有了行政权力体系的支持,中国足协也就拥有了对职业足球的主导控制权。

  由于中国足协本身就是新兴的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主导者,只要它顽固拒绝制定更合理的规则,拒绝赋予利益各方相应的权利,那么,在现行的框架内,无论是俱乐部、球迷、媒体,还是专业人士,都缺乏可资运用的合法手段和资源,向中国足协发起挑战。因此,即使是2004年底徐明、张海等人起而夺权,得到了球迷和媒体近乎一边倒的支持,也很轻易地被摆平了。

  在这样的逻辑面前,一度火红的中国职业足球很快就沦为了弃儿。一边是中国足协为了固权而力图全力满足行政体系的政绩需求,一边却是新兴的职业足球利益各方找不到参与的渠道以制约中国足协,就在中国足协用世界杯出线来表功取宠的同时,中国职业足球也迅速滑向深渊。

  中国足球的悲剧表明,尽管行政权力可以为市场化改革开创一定的条件,但是,只要行政权力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主导权,而不给予市场利益各方以相应权利,那么,这样一个市场就注定是缺乏规则和权力缺乏制约的。一旦行政权力开始胡作非为,新兴的市场利益各方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徒劳地看着曾经取得的成就毁灭殆尽。这是在中国职业足球市场上已经发生了的悲剧,考虑到权力主导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般逻辑,这一悲剧也可能会发生在更多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赌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