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许可的暗箱贸易
“对正常死亡的老虎怎么样开发利用,应该是这些虎园老虎的最根本出路。”
依照虎园的对外口径,迄今为止门票收入仍旧难以弥合养虎资金的巨大缺口,这包括“为了减少饲养成本,老虎不得不改吃比牛肉更为便宜的鸡肉”。
有人质疑,这究竟是应对外界质疑的无奈说辞,还是蓄意的更危险的伏笔?
虎园正门的陈列馆里,赫然放着一个长2米、高1米多的玻璃酒缸,里面浸泡着四只成年虎骨,780元一斤的壮骨酒可以现装现售。陈列馆外的墙上挂着巨幅的“森林兽王”酒广告,酒的原料被写成“动物骨骼”,而并非“虎骨”。这一“欲盖弥彰”的表述,应是为了规避1993禁虎令中不得以虎器官作为产品原料的规定。
虎园声称,这一“擦边球”有着更为崇高的目的:为解决东北虎饲养、繁育经费不足,为东北虎保护项目研究和放归驯化筹措资金。
在虎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南方周末记者以游客身份“参观”了虎园的酒厂,令人愕然的是,酒厂正对着装有两百多只死虎的“冷库”,相距仅10米。标价高达2800元一瓶的壮骨酒里,有几块小的骨骼,工作人员保证这是绝对的真虎骨,因为“对面就是装虎骨的冷库”。
这就是王立刚所谓的“以虎养虎”计划的另外一部分,他显得理直气壮,“对正常死亡的老虎怎么样开发利用,应该是在没有国家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这些虎园老虎的最根本出路。”
虎园壮骨酒的生产和销售,据称已经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授权,在陈列馆和王立刚的办公室里,都放着一块该部门发放的特种经营许可证的牌子。
国际公约的建议是,死虎虎骨应该予以及时销毁,而中国的法规则对死虎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所有的虎骨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虎园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每只死虎的分割程序都有具体记载,做到手工记录与电脑记录同时进行,这是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避免死虎丢失。显然,即便拥有所谓的行政许可证,虎制品的相关贸易仍是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
从酒厂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记者依然难以得知酒厂的虎骨是怎么从严格的监管中脱身而出的。而公开的报道中,虎园死虎的具体数字也一度成谜,从2006年至今,死虎数量从来都是“两百多只”。
中国虎饲养场概览
游说重开禁虎令
主管部门高高举起的槌子被悬在了半空,“没说开,也没说不开。”
为了让“以虎养虎”模式光明磊落地走到阳光下,东北虎园从没停止游说重开禁虎令的工作。这些年,虎园的经营者没少给省里、国家林业局甚至中央有关部门写申请,打报告。
早在2006年6月,国家主管部门曾邀请国际专家组就虎养殖场所提出的恢复养殖虎制品贸易的提案做出一项独立评估,结论是允许合法养殖虎制品大量进入市场将会减少对野生虎的非法盗猎,从而有利于对它们的保护。但是这个独立评估却备受争议:所谓的专家组并未包括任何一位国际知名的虎管理或虎保护专家。
此后,重开虎贸易在激烈的争议声中被搁置,主管部门高高举起的槌子被悬在了半空,“没说开,也没说不开。”
然而,正如东北虎园所遭遇的那样,养殖虎的难题却仍在继续并不断扩大,全球超过5000只的养殖虎,已然成了历次虎保护国际会议的讨论焦点,而中国养殖虎的出路,更成为各方关注的敏感话题。
这迫使中国在虎制品贸易上的态度一度“暧昧”。
2007年,被普遍认为是虎贸易解禁最为敏感的一年。当年7月,在“虎保护策略国际研讨会”上,国家主管部门一负责官员表示:目前关于虎保护的种种努力并没有逆转全世界野外虎种群持续下降的趋势,令人遗憾,许多机构和专家对现行保护策略进行了反思,其中,基于人工繁育虎取得成功,提出的关于启用人工繁育所获虎骨入药的建议,尤其令人关注。
据一位与会的专家介绍,此次会议上,中医药的代表还对虎骨的药用做了详细的解释,从药用需求方策应虎贸易解禁。而当时对于虎贸解禁,国内专家持赞成观点的较多,国际保护组织的代表和专家反对的较多,阵营分化明显。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IFAW为代表的致力于虎保护的国际机构则纷纷给予警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虎产品消费国,中国重开虎贸易的日子,将是野生虎走向灭绝的日子。
最新的变化来自1月29日刚刚闭幕的首届亚洲老虎保护部长级会议。亚洲13个境内有野生虎出没的国家,一致同意在2022年之前,通过栖息地保护使现存野生虎的数量翻番。
而有国际媒体披露,这次“救虎大会”上惟一的疑问,是中国成功地将有关号召坚持长期禁止虎贸易的用语从宣言草案中去掉。
“中国关心的是这样的表述将给其国内虎贸易带来的影响。自1993年起,中国政府全面禁止虎制品贸易,但他们正在游说重开禁令。”美联社在报道中援引一位不具名的参会代表说。
但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项目主任华宁看来,这或许只是谈判桌上的一时策略,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栖息地的保护。”
无法落槌的虎年
这依然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表述,“双方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
中国政府在重开虎贸易上表现出了犹豫和谨慎,而王立刚觉得,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声音应该更独立一些。
尽管禁虎令未开,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然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曾经一度为国际舆论诟病的养殖虎监管问题,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黑龙江东北虎园开始了虎标记试点工作,在活体虎身上包埋芯片,芯片有惟一的编码,当时的报道称:这些标记了的档案将全部录入国家主管部门的野生动物管理数据库。
“这同时也是为了将来的动物利用方面的监管做好准备工作。”王立刚更愿意将之看成利好消息,监管就意味着可以利用了。
这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说他的要求很简单,“要么把虎杀了,要么给钱,两样都不行,那就给政策。”
接受采访的国际组织代表并不能对东北虎园的两难境地给出更为实际的建设性意见,他们的评价是,“政府对虎养殖企业缺乏果断的措施,使得这些企业作茧自缚”。
而王立刚则继续着他的赌注,“坚信虎贸易可以放开,所以我不会销毁死虎。”2010年的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有着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借着建园15年的历史之机打造“千虎园”。
而对绝大多数致力于虎保护的国际组织来说,这个赌注太危险了,“野生虎的保护绝不能因为中国重开虎贸易而被威胁,没人敢下这个赌注。”在WWF公布的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的物种名单中,老虎仍旧名列榜首。
2009年岁末,为了迎接庚寅虎年的到来,国家主管部门重申了对于野生虎保护的三点意见:强化野生虎种群极其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和强化虎驯养繁育活动及虎产品监管。
在养虎企业和中国国际组织看来,针对是否放开虎贸易的焦点问题,这依然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表述,“双方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
(本报记者冯洁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