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学校长中南海座谈:总理批评大学功利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3日15:4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中学校长走进中南海

  在整个座谈过程中,温家宝多是点头或默许,很少表态。唯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回应施一公的发言,他批评了大学的功利化;还有一次是关于医疗改革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芦、记者舒泰峰 | 北京报道

  王力耕是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1月26日上午,他走进中南海,与总理面对面,并就教育问题向总理建言献策。全国两会前夕,温家宝已就政府工作报告五次开会征求社会意见,王力耕成为其中一员。

  1月20日下午四点多,王力耕接到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电话。电话中,他被告知可能要去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一会儿省教育厅的人会跟他联系。半小时后,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林放打来电话,信息进一步确定为让他去参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报告》)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让他马上做一份简历传到省教育厅。

  林放并叮嘱简历一定要在五点钟前传过去,因为他们要赶在六点下班前传给教育部。

  21日傍晚将近下班时间,王力耕接到教育部的电话。他在简历的学历情况中提到,从1978年到1982年在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学习,但没写本科还是专科,教育部要核实这条信息。“他们推敲得非常细致。当时我想四年就是本科,就没写。”

  22日傍晚,王力耕收到教育部要他去北京报到的通知,报到时间是24日。王力耕随即去买了车票,24日一早赶到北京。此时,他知道的还仅仅是要参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而不知道会见到总理。

  教育部安排了三批人接待王力耕:一批负责食宿安排,一批负责会议事务,包括保密、安全工作等,还有一批是负责指导的,“比如要介绍一下全国大教育的大形势,不知道是不行的。”

  教育部长出马

  1月24日下午2点半,王力耕来到教育部。教育部长袁贵仁约见了他,并首次明确告诉他要进中南海,见温总理。“听到后非常激动,我觉得非常幸运,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可遇不可求。”王力耕说。

  在袁贵仁办公室,王力耕见到了另一位教育界代表、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他们分别代表着基础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

  教育部长亲自对两位代表进行了紧急“培训”。他简要介绍了座谈会的大体程序,告诉他们“温总理亲自主持,开始有几分钟开场白,然后每个代表讲多少分钟,中间总理会插话”。

  接下来袁贵仁向两位代表介绍了全国教育的大形势,包括2009年做了哪些工作,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大约两小时后,部长“面授机宜”完毕,王力耕和施一公又分别被请到基础教育司和高等教育司与两位司长交谈。

  “司长和我谈了基础教育方面的事情,告诉我基础教育重点是均衡发展,要从城乡统筹抓起。城乡统筹包括几个方面:办学条件基本一致;加强教师流动;对农村学校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要提高。”王力耕说。

  基教司司长还介绍说,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打工子弟入学教育问题成为教育部下一个阶段均衡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会谈超过两个小时,结束时已经是傍晚6点半。谈话结束后,王力耕大致明确了此次发言的主要内容。司长希望王力耕重点表达一下均衡化的问题。这成为王力耕发言的主线,但是他还需要把他听到的重新组织成为自己的语言,另外,他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表达。

  25日上午,王力耕拟了2000字的发言提纲,并于中午送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午,基教司回馈了修改意见。“到晚上他们打电话说,你还是按你的说,我们的意见归我们的意见,你该怎么说还怎么说。可以用我们的意见也可以不用我们的意见。”王力耕说。 

  王力耕决定发言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谈,“要从我的亲身感受说起,说到全国。”

  《报告》来不及全看

  一切准备就绪,26日上午一早,王力耕、施一公和教育部机要室一位副主任一同乘车前往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此前,他们的身份、联系方式以及乘坐的车牌号已经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

  在去中南海的路上,王力耕想抽空再看一下《报告》,同行的机要室副主任说不行。“按照规定中途不能打开文件,他只负责把文件从保险柜拿出来,送到会议室的桌上。”王力耕说。

  24日下午,在教育部,王力耕看过一次《报告》。当时两位司长和他们一起到了机要室,但在看文件前,两位司长被请了出去---按照规定只能他们参加座谈会的两人看。

  “《报告》很长,一般来说应该是从头到尾看一遍。但客观地说,没来得及,教育部分回顾都没来得及看,我就看最关键的部分,明年的工作怎么做。”王力耕说。

  26日早上8点半,在把手机和携带的包裹交给保管人员后,过了安检,王力耕一行来到会场,他们要先熟悉会场。

  会议室里,座位已安排好。温家宝、刘延东、马凯及十位代表坐在会议室中间,部长、各部委参与《报告》起草的人分别在外围后排就坐。其中,刘延东、马凯分别坐在总理左右,代表们的座次则根据发言顺序交替分列这三人左右。施一公和王力耕是最先发言的两位,分别挨着刘延东和马凯就坐。

  8点40左右,各部委起草文件的人陆续到了。8点50左右,各部部长到了现场。

  未到9点,温家宝到场。按照程序,先是工作人员入场,然后是《报告》起草人员,各部部长,国务委员马凯、刘延东,最后是总理。总理绕场一周,从施一公起,和十位代表一一握手,到王力耕处正好结束。

  温家宝先做了不到10分钟的开场白。王力耕记得,温家宝特别说到:“不怕大家说得重。”

  会议由温家宝主持,他简要介绍发言者的姓名和单位后,发言者就可以发言了。每位代表的桌上有三样东西:一份发言顺序名单,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个提醒,“请您控制发言时间”。

  总理两次表态

  王力耕继施一公之后第二个发言,温家宝看到王力耕来自江苏,说:“江苏是个教育大省,教育搞得好啊。”

  王力耕的建议集中在两方面,他首先对《报告》的文字方面提出修改建议。《报告》中对职业教育的表述是“以就业为目标”,他认为就业这两个字层次太低了,应该改成“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因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要高一些,最后落实到提高就业率上来就行了”。

  作为发言的核心内容,王力耕把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最后讲。“很多地方的孩子一天还是吃两顿饭,应该给他们改成三顿,吃了三顿的,应该加个蛋。”

  王力耕接着说:“教育是国家短期投了钱看不到效果的事情,但是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有钱办教育是善举,没钱办教育是明智之举。”温家宝没听清楚,追问道:“有钱办教育是什么举?”王力耕答道:“善举。”

  王力耕对于均衡发展教育的另一个建议是调整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关系:“公办和民办要错位发展。现在为什么择校的问题不能解决?因为政府办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公平是由政府造成的。西方国家也有负担重、抓升学率的学校,但那是民办学校,学生愿意自己花钱负担。我们的公办、私立学校的功能和他们是相反的。”

  “应该由政府保公平,公办保学位,民间保需求,民办保质量。”王力耕总结道。温家宝频频点头。

  王力耕回忆说,在整个座谈过程中,温家宝多是点头或默许,很少表态。唯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回应施一公的发言,他批评了大学的功利化;还有一次,则是关于医疗改革。

  在回应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尹佳所反映的医疗问题时,温家宝明确地说:“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这一步不好迈,但我们有决心迈过去。”

  随着会议深入,大家的发言也逐渐放开了。工作人员不得不频频给讲话者递条子提醒时间。王力耕说,发言时间最长的刘梦溪,讲了有20分钟。原定11点结束的座谈会,最后一直开到12点20才结束。■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