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宫书记”的罪与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09:34  南方周末

  举报信被转到被举报人手里,已经不足为奇。不过阜阳政界一位人士不能理解的是,作为市领导的秘书,擅自截留寄给市领导的挂号举报信,并转给与其没有行政关系的被举报人,这在官场并不多见。事实上,保证将领导的来信呈交给领导本人且不外传,是秘书的基本分内职责。

  不过,换个角度,当地官场中人称,亦能理解肖当时的所为。据其介绍,阜阳市以前也曾发生过几起将举报信转给被举报人的恶劣事件,但似乎没人当回事,被举报的人也照样能升官。“他(肖华)那时绝想不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会引爆一个炸药库。”

  尽管中纪委、最高检均曾出台过保护举报人的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被认为效果并不明显,且这些规定均面向本系统,对于其他机构如党委、政府相关人员“出卖”举报人事宜如何论处,南方周末记者尚未查到相关规定。阜阳另一位曾举报过张治安的农民企业主储士彬对南方周末记者称,2005年他在“告状”时,张治安曾找到他,拿着他的举报信当面说:你别跑了,你的信都在我这,我一个电话就够你跑半年的。“究竟是谁将举报信交给了张治安?”储士彬至今仍不知道。

  政协主席赵德才

  赵德才与张治安虽然官场暗战不断,但双方都不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但是,随着李国福自杀之后的事件逐渐升级,两人的命运,也终非自己所能掌控。

  在张治安案判决书中,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的名字曾以证人身份被两次提到。同时,赵也是所有作证者当中,惟一一位被判刑者,尽管他与张治安之间并未发现有权钱交易。

  赵德才与张治安的关系极为微妙。赵年长张治安11岁,曾在张的老家颍上县为官多年,33岁即任副县长,后于张治安之前到颍泉区担任副区长、副书记,在张治安调颍泉区任职后,赵德才任颍泉区政协主席,提拔为正处级。

  赵德才一度被视为张治安“心腹”,事实上,张治安在颍泉区的主要政绩之一,是开发建设了皖西北商贸城,而赵德才则是商贸城指挥部指挥长。办案人员后来查实,商贸城项目是张治安重要的受贿平台。

  根据赵德才的证言,商贸城无论大小事情都必须向张治安汇报,经过张治安的同意方可实施。后经检察机关查实,赵德才本人亦在商贸城项目中受贿十余万元。

  尽管不知两人因何生隙,但有迹象表明,张赵二人的“蜜月”很快结束,且反目成仇。事实上,收到李国福的举报信后,张治安坚信其是受人指使。而他“整”李国福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找出“幕后黑手”。而李国福临死前写给张治安的“悔过书”中,曾提到其“被人利用、听了别人的离间计和教唆”。不过,他并未点明“别人”究竟是谁。

  张治安父亲张家顺在2008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将矛头直指赵德才,认为张治安工作中得罪了赵,赵因此在背后告张治安的状。有知情者称,张治安在看守所中,还曾向人打听赵德才在外面是否还在“活动”。

  然而,在张治安案调查后期,原本揭发检举张治安的赵德才却主动向调查组交待其本人受贿事实,并在张治安被宣判之前被判刑八年。在法院审理赵德才案时,其律师称,早在张治安被调查前,赵德才多次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其受贿,并以此为由申请从轻处理,从而佐证赵德才确实在“斗”张治安。

  然而,眼看就要“取胜”的赵德才为何又有此下场?这让外界百思不得其解。据媒体报道,在法庭上,赵德才曾经声泪俱下,忏悔自己不该收钱。

  赵德才的一位朋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张治安被调查组带走之后,赵德才曾找到过他,当时非常恐惧,说张家怀疑是他在背后“斗”张治安,如果他哪天不明不白地死了,希望能找个私家侦探查明原因。

  一位颍泉区退休官员这样分析张赵二人的斗争:赵后期确实反对张,但他反对的目的并不是将张送进监狱,而希望其调离,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位置——赵德才在副处位置上呆了二十年,后来虽升正处,却不过是政协主席。而张治安“斗”李国福,也主要是想给赵德才一点“颜色”,并非要置其于死地。但是,随着李国福自杀,中央媒体介入,安徽省检察院、纪委成立调查组调查,事件逐渐升级,两人的命运,也终非自己所能掌控。

  局长周文礼

  一位阜阳当地官员认为,张治安案中,下属官员给他送钱只是一种姿态,主要目的是向张治安表忠,表明自己成为“张治安的人”。

  张治安虽以“报复陷害”李国福案发,但法院最终对其处以重刑的主要法律依据,却在于其受贿360万元。在行贿人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批官员。在张案中,共有6名处级干部、10名科级干部因对张治安行贿被免职。原颍泉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文礼即为其一。

  根据周文礼本人证言,2002年5月,周文礼到张治安办公室提出想担任国土资源局颍泉分局长一职,并送其2万元人民币。2003年春节后,周又到张办公室送其1万元。后来,周文礼被任命为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据判决书交待,在被任命副局长时,周本人竟无公务员身份,不是国家干部。事实上,颍泉区当初对周的任用凭证只有一纸“任职通知”,而没有其他干部必需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然而,不是国家干部的周文礼不仅成了副局长,而且还是该局实际上的“一把手”。

  上文提及的储士彬曾有过跟周局长打交道的经历。2003年,市重点项目阜阳电厂要在颍泉区开建,储士彬因对其工厂的拆迁补偿不满拒绝搬迁,成为“钉子户”,周文礼代表张治安亲自上门做工作。据储士彬称,周局长当时提醒他,跟张书记斗是“鸡蛋碰石头”,“他说我连鸡蛋也算不上,顶多是鸽子蛋。”

  张治安案发之后,周文礼和其他涉案官员一样被免职,不过有当地干部心存疑问:依干部任免手续,周文礼其实从没有任过职,又何谈免职?

  一位阜阳当地官员认为,张治安案中,对于他跟下属官员之间的权钱来往,用“买官卖官”形容并不恰当。事实上,这些官员给张治安的行贿数额不过两三万元,张治安显然并不缺这点钱——假如阜阳真有买官市场,那些位置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值这么点钱。这位官员认为,送钱只是一种姿态,主要目的是向张治安表忠,表明自己成为“张治安的人”。至于为何要以送钱这种俗气且危险的方式?这位官员以“投名状”作比,“谁都知道送钱是什么性质,但也惟有如此才能显示诚意并彼此约束。”

  这位官员认为,由于上述这种官场潜规则的存在,给张治安送钱的官员中,其中也不乏“冤枉者”,因为他们无论是就能力还是资历,实际都该提拔了,但惟有通过送钱,才能真正被“放心”提拔。

  耐人寻味的是,十余年前,张治安还曾是一位“买官”者。在颍上县原县委书记张华琪案中,法院曾经认定,1996年10月,时任颍上县谢桥镇党委书记的张治安向张华琪提出职务升迁要求,送对其行贿2万元 (另有10万元被认定为张华琪“索贿”)。数年之后,升任颍泉区区委书记的张治安替代了张华琪的角色,而他当年的“买官”角色,则由周文礼们替代。

  “白宫书记”的罪与罚——张治安案宣判旁听侧记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发自安徽芜湖

  当最后听闻判处死缓之后,张治安突然失控,连喊三声“冤枉”,声称“(指控内容)全部都是假的”,“有一条是真的,枪毙我都行”。

  2月8日,虎年春节前6天,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案一审在芜湖中院低调宣判。

  和去年11月19日的庭审一样,记者成为法院不受欢迎的人。除了新华社和央视记者获得了两张旁听证,其他记者均被挡在了法庭之外。法院这次给出的理由是:座位不够。南方周末记者在庭审现场发现,一百多个座位确实均已坐满,有媒体记者怀疑,法院事前安排人“占座”。

  南方周末记者凭借受害人李国福亲属让出的一张旁听证,得以目睹宣判全过程。

  判决书长达63页,五万余字,由三位法官轮流念完,耗时愈两个小时。整个过程中,张治安一直站立听完。其间,法警多次示意其坐下,均被拒绝。与上次庭审时的激动不同,张治安在宣判时努力保持微笑,甚至择机与庭下熟人挥手致意。

  然而当最后听闻判处死缓之后,张突然失控,连喊三声“冤枉”,声称“(指控内容)全部都是假的”,“有一条是真的,枪毙我都行”。

  在张治安案中,虽然其报复陷害李国福行为被认为“民愤极大”,但真正让其获重刑的,却是后来认定的受贿罪。

  自从2007年6月被安徽省联合调查组带走至今年2月9日宣判,张治安案可谓一波三折。

  据悉,起初检察机关仅就张治安、汪成报复陷害罪提出起诉意见,该罪最高刑期不过七年。然而,2009年3月,形势急转直下,检方又发现张治安受贿线索,曾于当年3月13日被取保候审的张治安,于5月27日因受贿罪再次被逮捕。

  关于张治安被取保候审一事,阜阳坊间曾流传多种说法:一说是张治安取保候审后已经安然无恙,甚至还注册了一家公司打算经商;另一说是在张治安取保候审期间,颍泉区曾有他提携过的官员去看望,但也有的怕遭连累避之不见,结果当张治安再次被抓后,去看他的官员他一个没有交待,没去看他的全都说了;至于张治安再次被抓,是因为其父张家顺不服气,找到联合国告状(张家顺带领村民建的小张庄公园曾获联合国授予的全球五百佳称号),联合国将信转至中央领导,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一定要查个清楚,结果张治安被重新逮捕,并被查出受贿事实。

  南方周末采访的一位接近张家的人士说,上述传言均子虚乌无。据其介绍,张治安虽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但并未获自由。而是由检察机关移送纪检机关“双规”,并且在纪检机关交待了受贿情节。至于取保候审,因为检察机关为避免超期羁押而例行的手续。

  据另一名知情者称,张治安受贿案的重要突破口,是来自其家人。据悉,张治安被联合调查组带走后,其妻子一度下落不明,专案组通过监控其手机,发现其在合肥一位亲戚家附近,遂开车去抓捕。张治安妻子、儿子还有儿媳驾车逃跑,车被专案组枪击轮胎后抛锚,全家均落网,专案组从张妻身上搜出总值超过三百万元的现金、存折等(与法庭最后认定的张治安受贿总额相当),此外还有一封张治安托律师转交的家信(由于内容与案情无关,该律师未受牵累)。在交出证据之后,张治安家人未被追责。据该知情者称,在被追逃之时,恐惧中的张妻曾提出全家撞车自杀,但因儿媳反对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张治安因为“白宫”事件出名,但办案人员并未发现其在白宫——即颍泉区政府大楼建设中——有受贿行为,倒是在一些他所经手的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如老家张庄小学、影剧院、皖西北商贸城项目中收受贿赂,前后长达十余年。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治安曾多次更换律师。据一位曾介入该案的律师称,张治安一直拒不认罪,坚持让律师为其做无罪辩护。但稍有刑辩经验的律师都认为,张治安判决无罪的可能为零。据悉,在知道张治安的态度之后,父亲张家顺也曾托人带话让其认罪,但张治安一直坚持,毫不妥协。据中国青年报引用李国福家人的说法,张治安去年庭审时推翻了检方所有指控,认为都不是事实。面对公诉机关出示其签字笔录。他说,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的字,你们是知道的,如果不签字,我老婆孩子都要判刑。

  尽管提出上诉,但无论当地政界还是法律界,对二审改判几不抱期待。

  在宣判结束后,情绪失控中的张治安大声咆哮,“家里人给我请外地律师,我跟他们拼了!”这是他被法警扭送出法庭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旁听的阜阳农民企业主储士彬百思不得其解:张治安所说的“他们”究竟是指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阜阳白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