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赴港产子的内地父母还催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意。据港媒报道,在油麻地的人口出生登记处,由于前来登记的内地父母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些帮派组织忙不迭地为“客人”们代排队。“内地父母们宁愿付数百元,用一天时间把手续办完就走,总比连续排队几天花费更多旅宿费用要好。”又有报道形容,即使是专为内地孕妇在香港入境处排队,办理婴儿出世纸、护照、回港证的“排队族”,月收入都以十万计。
Paggy谢说她的客人并不算多,有意识地控制在每个月30人左右,因为要避免客人过多,没法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同行之间的区别,大多是提供住宿和交通的标准不一样,或者对孕产和相关手续等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不同。”不过她也承认,如果是纯业务的中介,为了赚取足够的转介利润,顾客到香港后的食住行,都未必能达到原先承诺的水平。
保险业也有意外收获。因为无法确定儿子以后是否到香港定居,陈秋萍早早地托人在香港为阿达买好了私人保险。她的保险经纪人顺藤摸瓜,连带着把她亲戚的港生宝宝,都办上了保险。根据报道,一些香港本土的商业保险公司,更开始主动到深圳设点招徕生意。
另外,一个边境保姆车公司的冯姓负责人向记者电话介绍说,随着居住在深圳但要到香港上学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他们正在考虑增加车次,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矛盾的产房
尽管未来的生意前景一片大好,但Paggy谢没有想过公司要扩张规模。“我觉得自己的生意并不那么光彩。内地方面有计生的压力,在一部分香港人看来,我们帮内地孕妇来港生孩子也是不受欢迎的。”
在香港的各种母婴论坛上,从2005年左右以来,一直有关于内地产妇赴港生子的讨论,并零星地发生了一些网络骂战。在上个月,有一篇从凤凰网转帖来到本地论坛的帖子,介绍了详细的到香港产子的“攻略”,结果遭到了本地网民几乎一边倒的拍砖。
在有“港生一代”以来,香港本地对内地赴港产子的抨击高潮出现在2006年下半年。因为抱怨香港的妇科资源被内地产妇“占领”,一些本地孕妇在年末还上街示威,引发了媒体们多轮对赴港产子这一群体的关注,并以故事个案的形式描述了内地产妇赴港产子存在的冲院、走数、卫生、生活习惯等各种现象。直到今年初,香港重新开放内地产妇赴港产子登记,也依旧引来很多舆论的抨击。
为了安抚港人的焦虑,香港医管局近两年反复公开地承诺,强调医疗资源“一定会优先照顾本地孕妇”。一方面,从2007年2月开始,继2005年9月实施对非港人产妇收取2万元的产科服务套餐收费后,当局把费用再度提高到39000元(有预约者,无预约者48000元)。在去年10月,医管局还宣布所有公立医院“在2009年剩余时间不再接受内地孕妇前来分娩”。
不过在公立医院系统之外,内地孕妇已经成为私家医院们的财源。在各家内地人比较熟悉的私家医院,产科入住率都在8成至满员之间,养和、浸信会等私立医院产科出名,更开始动工扩建产科,据估计可以使私家产科的“生产能力”比过去提升20%。
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行情也是水涨船高。根据曾接受《南都周刊》匿名采访的助产士ADA以及Paggy谢的介绍,私家医院向公营医院挖人等因素,使助产士们的收入提高了20-50%。“以前香港人不爱生孩子,还没有打开门的时候,助产士也就刚刚够香港人自己用。这些年内地产妇越来越多,很多同行都没有了假期。”ADA说。
在香港大学社工与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看来,内地父母来港产子更像一种短期的“消费模式”:一方面买来“合法居留权”,另一方面享用香港较好的医疗设备,一举两得。“这些‘另类消费’刺激了经济,有很多私立医院都因内地妇女来港产子而生意兴隆,但这只是短暂的收益,因为这些婴儿的父母并没有居港权,有谁会照顾他们呢?”叶兆辉担忧地说。
艰苦的起跑线
很多中介广告都这样写:“让(去香港生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一些香港本地人则这样描绘他们对“港生一代”的担忧:“他们出生的时候,占领了医院的床;他们读书的时候,可能会抢了学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靠社会福利过活;他们来香港的话,会占去廉租房的名额……”
在纳税与问责意识浓重的香港,公立医院被认为是政府为普罗大众安排的医疗保障与福利体系,收费低廉但求医者众多,哪怕看个感冒发烧也要排上半天的队;因为资源有限的产科受到内地产妇的冲击,计划或试图在公立医院分娩的香港人对产科的资源分配就更加敏感。
不过新界校长会主席朱景玄对此不以为然。“这些小孩绝大部分都住在深圳乃至全国各地,为什么没有人计算他们从幼年起就给香港纳税人省钱呢?”他对记者说,“另一方面,对我们来说,他们越早来香港读书,尽快跟上香港的教育,是对香港越好的事情,但我恐怕对能早来香港读书的情况不乐观。”
与陈秋萍一样,家住在深圳的林嘉,一个注册会计师,刚把港生女儿送到了南山区一所私人幼儿园,之前还经历了曲折的考虑过程。“很多家长都在等小孩大了一些,能自己过关了,就去香港读书。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到时候再说吧。”她对记者坦承。
对于香港人,有9年强迫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香港公民从幼稚园开始就可以享受读书券、津贴等一系列优惠,一些家庭收入偏低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费用全免,另外还有儿童单身综援等等。不过据朱景玄介绍,对于家长是内地父母的孩子来说,由于港方无法查核他的家庭情况,这样的申请比一般香港人要困难得多。
在朱景玄看来,如果一个内地学生在五年级或更晚的时候才到香港读书,除非他先前一直在接受相对昂贵的国际学校课程,否则很容易导致香港新移民经常遇上的问题,譬如英语跟不上,成为社会竞争中的落伍者。
每天早上6点多,有将近万名学龄儿童在深港的关口过关上学,这些孩子被叫做“跨境学童”,廖子良跟他们接触了很多年,近来也开始特别留心“港生一代”:“跨境学童每天的生活本身就比较艰苦。如果父母都是内地人,更没有人对孩子来往学校进行照顾,或者参加与校方配合的教学活动,遇到的问题只会更多。”
不过更多内地父母在赴港产子时并没有想到这么多技术问题。“我经过计算,觉得700万人里考个港大科大等一流名校的机会,比起13亿人里抢北大清华的机会要大得多。”林嘉回忆自己赴港生子的决定时反问记者,“即使这个不能实现,有香港的护照在手,孩子出国也会比在内地方便吧?”
不曾确定的“香港梦”
在经过围绕产科医疗资源的争论以后,近两年,香港政府部门对“港生一代”的关注,已经开始向教育、福利乃至住房方面考虑。“不过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谁都不知道这些香港公民什么时候要来,或者来干什么?”香港大学社科院研究人口问题的助理教授张筱兰对记者说。
香港《紫荆》杂志曾发文公开提出这个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数刚刚出生就被父母带回内地了,但他们是香港身份啊!他们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在外地教育情况如何?香港要不要为这几十万人计划房屋、教育?人才计划怎么制定?这些都成了香港政府面对的不确定因素。”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曾赴港生子的内地夫妇——尤其是收入和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士,都拒绝了记者的访问要求。对于香港的专业调查者们来说,他们能做的,目前还只能在出生登记处,对内地父母们进行孩子的未来诉求调研。
从内地到香港,不过已经有零星的研究,对“港生一代”轨迹的决定者——家长们进行过调查。香港统计署曾经在2007和2009年分别做过初步的调查,其中一个调查显示,大概86%的内地父母在香港产子后会立刻把孩子带回内地,并打算“子女在21岁前一定或可能返港居住”;另一个报告则认为,父母均为内地居民的婴儿中,约9%的父母表示其子女会留居在港,91%的父母打算把子女带返内地,而当中约29%打算在孩子3岁或以前回港,约49%打算在6岁或以前回港。
无法确定的港生动机,使港府在相关群体的政策方面,一直处于观望和调研的状态。不过香港本地媒体们大多倾向于悲观的考虑:譬如,在两年前,媒体就引用社会福利署提供的数字——“到2007年3月,共有102名在港出生、父母均为内地人士的儿童申领综援,他们的年龄介于两个月至17岁……社署强调会定期覆检个案,核实受助人是否符合资格,也有诈骗案调查队深入调查诈骗个案,防止滥用。”
香港房屋署也在审度长远对公营房屋需求的影响。房屋署相关人士在对记者的采访回应中表示:由于内地孕妇所生的子女,要到18岁才有资格申请公屋,“预料短期内不会对公屋需求构成很大压力,但当局仍会审视长远人口增长,以便进行公屋发展规划。”
虽然有香港本地孕妇抗议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但香港特区政府对于内地孕妇却不敢大意。一方面,这涉及人道理由;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香港人普遍面临巨大工作与生活压力,不愿生子,直接导致香港的出生率曾出现连续下滑趋势。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叶兆辉提出,内地人来港生孩子,或许可以为香港带来新的劳动人口。“政府可以设定一种另类的移民配额,设立评分机制,甄选一些符合香港长远利益的非港人父母,使他们能够与儿子移居香港,提供适当的配套,使他们很快参与经济活动,有助纾缓本港人口老化问题。”
对内地“港生一代”的争论和审察,仍然会在内地父母和香港人之间,在下一个十年里,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