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家宝曾与矿工儿子相拥而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17:01  环球人物

  2005年、2006年、2007年

  民生,永远不变的主题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许陈静  白伟志  邢婷

  2006年3月14日,参加两会的温总理对中外记者说:“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从2005年开始,“民生”二字成为每年两会上不变的主题。他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与矿工儿子相拥而泣

  2005年两会前夕,在中国民众的印象中,一年来最黑色、最密集的灾难莫过于各地频频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从2004年10月20日到2005年2月14日,短短117天里,河南大平、陕西陈家山、辽宁阜新孙家湾,连续发生了3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恶性煤矿事故。

  在此期间,最让人难忘的是2005年初温总理流下的眼泪。2005年1月2日一大早,温总理就赶到了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看望矿难职工家属。一个多月前的2004年11月28日,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在井下作业的166名矿工全部遇难。在为遇难矿工设的灵堂里,温总理敬献花圈,肃立默哀。上午10时左右,他走进陈家山煤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的家。牛铁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矿上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这次事故中遇难。一迈进牛铁奇的家门,温总理就连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牛铁奇的儿子小牛津泪流满面。温总理紧紧搂住他,泪珠从眼中滚落出来:“孩子,你有个好爸爸。你是男子汉,一定要坚强,以后撑起这个家。”温总理又含泪叮嘱牛铁奇的妻子:“要坚强地挺过这场灾难,把孩子教育好,把生活安排好。全国都有你们的亲人,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回北京后不久,温总理收到了牛铁奇妻子的来信。她在信中表示,自己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开始努力创造新的生活,请总理放心。小牛津在信中还向温爷爷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温总理亲笔回信说:“你和小牛津的信收悉,知家中尚好,略感欣慰。牛铁奇同志和所有遇难的矿工们是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你很坚强,孩子也很懂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我是惦念你们的,惦念所有遇难矿工的家属,惦念全体矿工。”

  2005年两会期间,温总理和山西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陈家山矿难的家属时,他的眼睛再次湿润了:“大年初四我上班时,看到发生几起交通事故的材料,心里很不安宁……可偏偏初六就发生了辽宁阜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00多人啊!那天得到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温总理表示,“要加强煤炭安全生产投入,国家今年将投入30亿元,加上地方和银行贷款共150亿元用于安全生产,3年内基本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欠账”。两会结束后,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2006年的两会上,“平民教育”成为最大的热点。

  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为此,今后5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次日下午,温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和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就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展开了一次备受关注的对话。

  王利民:“我觉得,我们‘十五’期间,包括‘十一五’开局之年一个很亮的亮点就是农村的义务教育解决问题。西部农村现在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还有最近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为农村的义务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温总理:“远程教育能不能普及到甘肃的山区?”

  王利民:“2006年以后,乡村以下的学校全部普及。我觉得后一步的义务教育关键是教师问题。”

  温总理:“因此,我在报告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地方,我们提倡大学毕业生去教小学。”

  王利民:“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多少年都没有师大的毕业生了,最近做教师的研究生,头一批送下来5个。”

  温总理:“北京市的特级教师霍懋征给我写封信:她提倡在全国要推进大学毕业生去教小学。其实我心里对这件事情一点不陌生。因为我小的时候,家里那个村子我爷爷办的那个小学,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生。得有一批志愿从事农村教育的。你说是吧?”

  王利民:“是的。”

  温总理:“现在你那个大学毕业生能分到小学去吗?能分到农村去吗?”

  王利民:“少,很少。”

  温总理:“旧社会,大学都是私立的多。但是,唯独师大是公立的,是不收学费的。所以很多穷孩子,学习很好的上师大。因此,出来的毕业生素质很高。现在好多报考志愿不报师大,我们要把这个风气扭过来。要使全国人民都认识到,教育是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政府下一步要抓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教育。因为没有教育,没有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一切都无从谈起。”

  这次意味深长、影响深远的对话之后,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提出了“平民教育”一词:“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一年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目标得以实现。

  把农民工请进中南海

  2007年,34岁的河南籍农民工樊书生走进中南海,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座谈会。

  樊书生1991年起开始外出打工,曾辗转于东北三省,2003年到北京住总集团第六分公司做砌筑工。2006年,他在全国建筑行业砌筑工比赛中得了第七名。正是这次比赛,让他有了和总理座谈的机会。当时,挑选出的农民工代表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外出打工10年以上,二是技术要好。樊书生符合条件,因而被选中。

  座谈会上,轮到樊书生发言时,他拿起事先准备的讲稿,紧张地念道:“领导好。”温总理笑了:“你别看稿子,有什么说什么吧,好吗?”樊书生点点头,渐渐地不再紧张。他和温总理谈了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欠薪问题和农民工工资低的问题。

  座谈会结束时,樊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签名、合影的要求。“不是为我自己,我是想让别的农民工知道,农民工是可以和总理聊天、合影的,让他们也看到总理对我们农民工的关怀。”温总理爽快地答道:“没有问题!”

  樊书生的意见得到了高度的重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5处提及农民工问题,包括收入、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等。“农民工”成为2007年两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词汇。

  河南省全国人大代表竹学军,至今仍记得2007年温总理参加河南代表团会议时的情形。他在发言时出示了一张温总理和两个孩子的合影。照片上,坐在总理右边的是一个农民工的孩子,叫颜天赐,家住河南省固始县。照片拍摄于3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当时,温总理邀请两个农民工的子弟到国务院参加晚会。这次两会前,颜天赐托竹学军把照片带到北京,送给温总理,还说,“一定不会辜负总理爷爷的期望,好好学习,为农民工子弟争气”。温总理插话说:“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在北京靠捡破烂为生的。”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谁都想不到,温总理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但他依然清楚记得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温总理还讲了另一件事:“有一个故事可能你们大家都不知道,几年前我在安徽视察的时候,曾在农民工上车的一个车站挨个问农民工,你们去哪里打工?有没有固定的务工地点?通过这个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那就是农民工都没有固定的务工地点。”竹学军感慨道:“从这样一个细节,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看到总理对农民工的关切!”

  2008年

  “最艰巨的任务”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邢婷

  2008年3月16日,温家宝再度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他的连任,被广大民众评价为“众望所归”。直到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和5年前比起来,总理多了很多白发。

  众望所归,再度当选

  2008年3月1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在欢快的乐曲《茉莉花》的伴奏下,整个选举过程井然有序,气氛轻松。上午10时30分,会议主持人——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洪亮而清晰的声音打破了片刻的沉寂:“现在宣布,温家宝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雷鸣般的掌声如潮般从四面八方响起,持续良久。身着深色西装、戴着红色领带的温家宝满面笑容,向会场深深鞠躬致意。刚刚连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与温家宝热烈握手,吴邦国也趋前一步与温家宝握手表示祝贺,直到温总理坐下,掌声仍未停歇。他再次起身,面向全场代表深深地鞠躬致意。

  温总理第一个任期内的成绩,被如实地记录在他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战胜严重的非典疫情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经济跨上新台阶,取消农业税,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经贸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份报告,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获得高票表决通过。

  然而,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温总理未来的工作,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记者形容为“世界上最艰巨、也是最庞杂的任务”。

  “诗人总理”,抒发心声

  3月18日,获得连任的温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也称金色大厅),和中外记者见面。素有“诗人总理”之称的温总理,用诗句抒发自己的心声。

  凤凰卫视记者首先提问:“上届政府曾经经历过两次令全球华人为之牵挂的突发危机的发生。5年前,新任总理的您经历了‘非典’危机,人们还不知道您当时的心路历程。5年之后,突如其来的南方冰雪灾害,人们又看到您走在抗击冰灾的前线,这场雪让您感受到了什么?未来5年您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温总理引用了古人的话,评价自己的第一任期:“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接着,温总理引用了林则徐和王安石的话,表达对下一任期的决心:“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问:“中国面临高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也打算放缓经济的增长?”温总理引用《后汉书》中的话回答:“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我深知这件事情的困难……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台湾《工商时报》的记者问:“大陆方面有没有可能和台湾在经贸合作方面有进一步的往来?”温总理引用宋代诗人郑思肖以及鲁迅的诗说:“我是一个爱国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

  新华社记者问:“继续解放思想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现实针对性?”温总理说:“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中国是一个既老又新的国家,五千多年来,中国的前进是同它不断的变革维新分不开的。”

  温总理十分坚定地说:“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这段朴素而深情的承诺,随着电视镜头传遍全国。人们纷纷在网络上写下对总理的“心愿”:“愿下一个五年,总理的白发能少一点。”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温家宝 两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