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可能触及强势群体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11:34  瞭望

  《瞭望》文章:共担改革成本??共享改革成果

  从改革的终极目的来看,改革就是要改出一个共富贵的机制,也就是改出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

  文/杨桃源

  今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改革新突破。新年伊始,中央这一决定,已昭告天下,在温家宝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哪些重要领域、哪些关键环节要继续深化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并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响应中央号召,贯彻政府工作报告,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今年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共同承担的重要任务。

  改革是动力,这已被我国的发展历史所一再证实。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是动力,这一点不言自明。但是,还需更加警醒的是,在深化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如果对各方利益协调不够,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重大阻力,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当下推动深化改革,尤其需要做到共担改革成本、共享改革成果。

  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此前凡能改的、好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骨头之所以硬、之所以难啃,其关键在于,利益牵涉甚重、甚巨、甚广,利益相关方的博弈甚烈,预期成本和成果,各方有各方的算盘和算法。成本与成果能否统一、如何统一,难度很大,需要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稳妥推进。

  骨头难啃的另外一种含义,是动力机制有别于以往。当下的改革不像以往的体制松绑一松就灵、一放就活。在很少涉及甚至不涉及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一个改革决定即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即可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即可令社会经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改革,已经不具备改革初期的时空环境和社会环境。

  改革已经推进了30余年,已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甚至出现了强势利益集团,也有弱势群体。利益的刚性化甚至固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改革就是要重新调整利益格局,这就很可能深度触及一些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可以共贫穷,不可共富贵”。如果深化改革要让有的人让出部分利益,甚至放弃一些本就不当的既得利益,这些人很有可能会以种种借口和理由阻挠改革。另一方面,弱势一方利益表达渠道仍然不是很畅通。需要合理维护他们利益、提高他们利益。这种利益交织、利益纠葛,跟以前“一穷二白”起点的改革判然有别。

  应该看到,我们以往有的改革让群众承担成本过多,但并没有让群众享受到预期的改革成果。群众往往将这类的改革称为“自费”改革。在之前,如果可以用改革总是要付出成本、总是要付出代价来安慰群众的话;在今天,这样的安慰,群众很可能拒绝接受。把改革的力度和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不能成为一句空话。绝不能再让群众承担过高的改革成本,更不能由于改革再让群众的根本利益受损、再扩大贫富差距。

  从改革的终极目的来看,改革就是要改出一个共富贵的机制,也就是改出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之所以要改革、能否推进改革、能否深化改革的动力机制。只有按照这一终极目标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稳妥推进,改革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才能形成最大的改革合力,才能释放出改革应有的动力。

  因此,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须严防强势利益集团对改革目标的扭曲,严防这类集团少承担甚至不承担改革成本而坐享甚至独享改革成果。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改革成本核算,令这些利益集团承担起与其社会责任相符的改革成本。

  也要严防公权力对改革目标的扭曲。没有公权力的参与和主导,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发动,也不可能深化。但是,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利益俘获公权力而扭曲改革目标的现象并非不存在。约束、监督公权力的正确行使、阳光操作,是确保改革沿着正确轨道深化的首要保证。

  更要严防将改革成本转嫁弱势方。对此,既要广开言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也要公开改革账本,让群众能够真正明白自己所承担的成本有多高,可以享受的成果有多大。改革要取信于民,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是前提。尤其是在大力倡导信息公开化的今天,绝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群众的知情权。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全民共识,需要调动最广泛社会力量全民共为。有共识才有共为。共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提醒各级各界,不能闭门改革,而应开门改革。

  任何暗箱操作式的改革,即使动机再合理、设计再科学,也不可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更难得到群众的支持。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把改革的目标和细节尽可能详细地公之于众,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让各方利益充分表达,让各方利益博弈公平展开。在此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逐步形成和强化改革共识,不断完善、优化改革方案。如此,方能得到改革善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