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面向大海的颠覆式“转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11:49  瞭望

  《瞭望》文章:辽宁:面向大海的颠覆式“转身”

  辽宁沿海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也是目前中国唯一没有整体开发的沿海地带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争

  辽宁,被誉为“共和国重工业长子”的省份,正启动着一场从背靠腹地到面向大海发展的颠覆式“转身”。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名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第一次将辽宁的沿海经济带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一国家战略似乎还没有为海内外广泛认知,其决策背景与实际意义究竟是什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市长高军和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周喜鼎,坐进了高端时事评论节目“瞭望评辨天下”演播室,节目主持人韩晴宇与三位嘉宾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现场对话,瞭望周刊社、辽宁广播电视台特别约请到的《规划》起草组主要参与者、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参与了电话连线讨论。

  沿海大省被误读

  瞭望评辨天下:拥有2900多公里海岸线的辽宁省,为什么作为沿海省份的特点常常为人忽略,甚至常被当做一个内陆省份?

  周喜鼎:这样的认识偏差有深层次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辽宁整体产业布局分布在内陆。“一五”时期,中央安排的156个项目中,有24个在辽宁,其中22个安排在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内陆城市。重工业的发展造就了辽宁省一批“明星城市”。因此,辽宁省中部的内陆城市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印象。

  肖金成:以沈阳为中心,南有鞍山,东有本溪、北有抚顺,西有阜新。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城市”,抚顺和阜新是“煤炭城市”,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发达。而辽宁多数沿海城市在同一时期没有得到整体开发,区位、交通、土地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事实上,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也是东北亚面向亚太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规划》所指的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陆地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沿海优良港口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高军:实际上,2005年底辽宁省就出台了《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区,建设一条1443公里长的滨海路,连接起渤海和黄海上的5个开放点。即当时所称的“五点一线”发展战略。

  近年来,沿海经济带正在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仅以营口来说,国民经济连续四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增幅连续四年排在辽宁省第一位,体现出了“面向大海”的未来发展大趋势。

  范恒山:《规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定位: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水平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战略深意

  瞭望评辨天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经济圈的关键地带。对《规划》提出的定位提升应如何解读呢?

  范恒山:从国家层面考虑,主要有三个方面意义:

  第一,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沿海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东北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形成全国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强化相关的服务和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总体经济实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有利于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加快本地区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探索实践,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的经济合作。由此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从而构建对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周喜鼎:我们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要实现三大目标。首先,带动东北的全面振兴;第二,更加完善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发展布局;第三,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

  高军:从世界范围看,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大多是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绝不局限于开发一片荒滩,更重要的是为辽宁,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搭建大的舞台。

  瞭望评辨天下:辽宁沿海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也是目前中国唯一没有整体开发的沿海地带。那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要完成哪些任务?

  范恒山:主要有六大领域的任务: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构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转移”与“转型”

  瞭望评辨天下:从传统重化工业到沿海经济,辽宁省这艘大船在经济发展的转向过程中,格局会产生哪些变化?

  范恒山: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一个整体,构成沿海经济带的各个城市应能够互动、一体化发展。但这不是要求各城市平均用力,也不是忽视各城市的基础和比较优势。综合多方因素考虑,《规划》提出打造“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从现有的基础、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看,将条件相对优越、基础比较扎实的大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通过努力,使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也带动相关区域加快发展。以大连、营口、盘锦为主轴,发展盘锦、锦州、葫芦岛一线组成的渤海翼,和大连、丹东一线组成的黄海翼。

  周喜鼎:大连发展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已有非常好的基础。随着《规划》的实施,其带动力和辐射力将加强,向东影响丹东,向西带动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等城市。辽西地区的沿海城市锦州、葫芦岛,正处于辽中南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之间。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将辽中南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连成一体,形成以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三个板块组成的环渤海经济圈。这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支撑作用。

  瞭望评辨天下:完成这样的任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周喜鼎:这样的变化,可以概括为“转移”和“转型”两大关键词。“转移”指辽宁经济带向沿海地区转移。过去重工业布局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布局都是面向内陆。除大连外,辽宁沿海五城市的市中心离海约50公里。《规划》出台后,营口、丹东和锦州三市作出决定,将城市整体向沿海搬迁,发展沿海经济。“转型”指调整内陆型产业布局。一部分布局在沿海地带的资源型重工业要加速转型,适应沿海经济带发展整体布局。

  肖金成:我认为“转移”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陆城市的重工业向沿海转移:沈阳、鞍山、本溪等城市部分重工业,会向沿海城市转移。二是世界产业向中国转移:外资将会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临近港口的沿海城市。

  错位竞合

  瞭望评辨天下:也有舆论担心,“转型”和“转移”发生之后,会不会带来省内其他经济带或城市的产业真空?

  周喜鼎:“转移”和“转型”不会引发辽宁腹地出现产业真空。转移是有选择性的,便于在沿海发展的产业转移到沿海,同时优化了沿海和腹地的产业结构。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东北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有1亿人口的100万平方公里地域,共享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腹地非常广阔。总体上就是要实现沿海为腹地服务、腹地为沿海发展创造条件的良性互动。

  瞭望评辨天下:沿海经济带的城市,都在寻找着自己的新的产业布局。在这个过程当中,城市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复建设问题如何避免呢?

  周喜鼎:《规划》出台之后,必然面临如何对城市和产业重新定位、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延伸、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目前,辽宁省许多城市都按照《规划》对产业和城市发展重新调整定位,实施错位发展。

  仅从港口这个角度看产业的布局和分工,有竞争也有合作。在辽宁省,每个港口有自身比较优势,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比如营口港距腹地比大连港近将近200公里,有人开玩笑说,这就像麻将桌上的“截和”,但大连港的水深条件比较好。各港口服务方向上也有所不同,营口港为东北地区中部服务,锦州、葫芦岛、盘锦港为东北地区西部服务,丹东港则是为东北地区东部服务。不同的比较优势和服务方向,使得辽宁沿海港口分工合作更为便利。

  瞭望评辨天下: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落后产能甚至高污染项目的异地落户?

  肖金成:成长中的沿海经济带应实现集中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因此,在开发伊始就不能粗放发展。实现集群发展,降低生产的成本,提升竞争力。各个城市都要发展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不能来者不拒,避免“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要“挑挑捡捡”。

  高军:营口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辽宁沿海经济带不是淘汰落后产业的转移地,必须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地。营口明确提出,通过开发沿海地带,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对市内100公里的海岸线作出规划,发展百里临海产业带和百里沿海景观带,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宜居环境。

  肖金成:辽宁沿海经济带要成为经济繁荣,环境美好,更适宜人居住的区域。诗人海子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相信辽宁在向大海交付自己的创业激情后,将收获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