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间网站曝社会问题获官方认可 监管者主动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7日09:48  中国青年报

  监管部门与民间网站从过招到互动

  温州“民间信访局”走上前台

  本报记者 周凯莉

  68岁的陈老汉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他需要一根“救命稻草”。3月11日,这个宁波农民抱着厚厚一叠申诉材料,走进浙江温州闹市区的一座老楼,敲开位于18层办公区的一扇旧木门。

  “你们就是报纸上的那个‘民间信访局’?”他开门见山地问。

  不足100平方米的屋子里,摆放着20多台电脑,这里是民间网站“703”(www.703804.com)的办公室。“民间信访局”是浙江网民给这家网站的“封号”。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曾在“703”网发过帖子。这位温州原市委书记称:“我在温州工作期间,常上‘703’网溜达溜达,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关心些什么。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应该轻视网络的作用,网络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网民和民意。”

  九条命会用完吗

  “刚开始,我们只希望把网站当成‘公共厕所’,大伙儿发泄一通就舒服了。”“703”网创始人之一黄学敏说。2003年,作为资深网友,他和温州老乡叶哲、方挺创办了这家网站。“703804”是温州土话“东拉西扯”的音译。

  网站很快聚集了一些人气。尤其是其中的“散讲温州”论坛,成了许多网友以图文方式张贴耳闻目睹的突发事、不平事、丑陋事的平台。

  麻烦接踵而至。“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一直在‘被追杀’。”黄学敏回忆说。从2003年至2005年,“703”网的服务器辗转全国,从杭州转移到合肥,从上海搬迁到长沙。最短一周,最长两个月,他便能接到大同小异的电话。电话里,来自“相关部门”的声音冷冰冰地宣称:“703”网因“涉嫌金融诈骗”或者“非法运营”,予以关闭。更多时候,则是莫名封杀,没有通知,更没有任何解释。

  “可能网民们发的帖子有点激进吧。”黄学敏私下里分析,“703”网初始,便出了几个质疑官员财产问题、抱怨市政设施建设的“激进帖”。

  “你封我跑”的“游击战”持续了将近两年。直到今天,黄学敏依然未能统计清楚更换服务器的次数,“也许是17次,也许是18次”。他说,当时网站发展很慢,因为3个创始人一门心思扑在保存和转移数据上,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发展策略、运营模式这些事情。

  有一次,3人熬了几个通宵,总算完成了第5次相关数据转换。他们胡子拉碴,声音沙哑,以为能松口气了。没想到,过了两天,网站再次遭遇突然封杀,丢失了数千名用户。

  2004年,“走投无路”的黄学敏将服务器转移到了加拿大,总算过上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

  不久之后,温州轰动一时的“沈诺事件”在“703”网曝出。一名网友在“散讲温州”论坛上发帖《鹿城警察开假牌车肇事逃逸——要求主持公道》。发帖人自称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遭遇一辆银白色宝来车追尾,对方司机逃逸。他查出,肇事车主是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副主任沈诺,其肇事车牌系套牌。

  当天下午,跟帖达到100多个,点击率超过4000次,温州当地网站陆续转载。肇事者沈诺矢口否认,并试图找人“顶罪”。此举激起网友愤怒,平面媒体纷纷跟进。该事件轰动一时,引发了持续近两个月的网上大讨论,直至温州市公安局纪委作出对沈诺予以党内警告处分决定,方才平息。

  几天之后,“703”网的域名遭到查封。“服务器在国外,但他们还可以封杀域名。”黄学敏笑笑说。不仅如此,他本人也受到主管部门的“亲自接见”。他笑着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了当时的场景。主管官员以一种“酷似审理犯人的语气”,“告诉我这事儿该怎么做,那事儿应该怎么处理”。沟通不欢而散,黄学敏甚至有点小小的赌气,“你们要关就关掉好了”。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如何跟政府沟通,即便沟通,也感受不到任何信任感。”黄学敏深深地叹了口气。

  从“沈诺事件”开始,黄学敏意识到,“703”网不再是单纯的“公共厕所”,它已然成为网民反映社会问题、引起政府重视的一个窗口。

  “我们舍不得关掉,不管有多艰难。”他们的坚持并非没有回报。不管“703”网被查封或者更换域名,总有为数不少的网民跟上,甚至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致电询问。这些网友被黄学敏称为“死忠粉丝”,粉丝们则将“703”网的曲折经历,戏谑为“猫有九条命”。

  而几个创始人担心的却是,“九条命用完了,是不是就真的死了?”

  这条命很重要

  2005年8月的一个夏夜,温州市公安局网监大队二队队长徐强以个人身份约见黄学敏、叶哲和方挺。黄学敏至今记得,在闹市区的一家街头大排档,徐队长穿着便服,叫了几瓶啤酒加一盘花生。他的态度,有别于之前的官员。“我想从朋友的角度和你们好好聊聊。你们想把网站办好,我们想把网站管理好。”徐强开门见山。

  “703”网的3个创始人早已“身心俱疲”,这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消耗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并且他们认识到,缺少官方的权威信息源,是“703”网发展的软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他们马上给出积极的回应。

  徐强以“工作太忙”的理由拒绝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不过,4年多来的事实证明,温州市网络管理部门的“转变”并非心血来潮。温州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回想当年情形时,向记者承认:“第一是刚刚换了负责人,想法有些变化;第二是‘703’网开始具备一定的影响,那些简单粗暴的做法是时候改变了。”

  为了表达“诚意”,“703”网很快将服务器从加拿大挪回了温州。温州市委网管办则在2005年的温州“温富大厦大火事件”中开始尝试与网站加强沟通与互动。

  “当时,我们负责给‘703’网提供权威信息。”温州市委网管办主任张春校说。作为良性互动的开始,双方同时提到了那场“温富大厦大火”。失火发生后,“703”网友现场拍照,上传帖子,但由于虚假消息满天飞,“703”网公布的死亡数字一度在传闻中“虚高”。此后,网管办和网站办公室的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每隔几分钟,网管办的工作人员便将最新核实的伤亡数字,通报给“703”网。

  “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探索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春校说。他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703”网几个负责人的号码。几乎每天,他和黄学敏、叶哲都会保持联系。每逢遇到重大、突发事件,一天好几次电话沟通,更是再正常不过。

  曾经,张春校还想去“703”网站办公室做做客,但转念又觉得“不是很合适”,毕竟是个民间网站,“政府官员去了,老百姓会想得多”。不过,网管办每月都会召开几次座谈会,邀请黄学敏、叶哲和方挺等人来喝喝茶、聊聊天。

  近几年来,温州官方与“703”网之间,一直遵循着这种相对良性的“游戏规则”。2009年3月,震惊全国的“安置门”再次由“703”网首先曝光。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将市中心一批剩余的安置房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价格三四千元的“暂定价”,出售给一批官员。

  事件一出,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温州再次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访问数量过大,“703”网的服务器一度陷入瘫痪状态。这个情况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紧急致电:“快把你们的服务器修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又是我们关的。”其后,电信部门出动骨干力量,迅速修复了“703”网的服务器。

  关系仍旧微妙

  时至今日,“703”网在温州的存在也还是有“别扭”。温州市相关部门的不少官员拒绝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要求。温州市公安局宣传处陈处长在电话里迟疑了半晌,最终表示,让一个政府工作人员评价一个民间网站,“还是有点难度”,“703”网作为全方位敞开式的平台,比较“复杂”。

  温州市政协委员欧阳后增说,每年温州市委市政府通过“703”网处理的“网事”至少有几十件。他毫不讳言,“这里很多官员对于‘703’网都是又爱又恨”。他和其他几名政协委员十分喜欢这个网站,很多提案的灵感均来源于此,比如如何治理温州的停车乱收费、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安置问题等。

  网友“我不是洪溜溜”曾在2008年轰动一时。他在“703”网的“散讲温州”论坛以纪实小说《区委书记》,将温州市鹿城区区委书记杨湘洪出逃法国的民间秘闻,搬上台面。此案轰动全国,引起了中央纪检部门的高度重视。

  隐匿多时的“我不是洪溜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为了“个人安全”,他发帖时使用了境外IP代理地址,并且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即便如此,他还是被安全部门“揪”出来,进行了配合调查。

  在他眼里,“703”网之后曝出的“出国考察门”更是有效监督了政府的工作作风。2009年,一名网友发帖公布旅游公司工作行程单,温州地区一些官员所谓的“出国考察”,其姓名、单位、行程、花费金额等,真相毕现。此事再次轰动全国,关键涉案人员最终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有官员私下抱怨,“在‘703’网曝光的被抓了,没被曝光的就没事儿”。更多官员把“703”网视为“添乱”。一名知情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温州市某副厅级干部曾宣称,“‘703’网要是落到我手里,我绝对不客气。”该干部在该网站论坛上屡屡被一些网友曝光“腐败劣迹”。

  另一些人采取了“较为聪明”的处理方法。温州市委某领导的儿子涉嫌千万元赌博大案,被“703”网曝光,逃往海外。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该领导选择缄默,“并未利用权力关闭网站”。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已是黄学敏、叶哲和方挺每天面临的“课题”。“这是一个提供舆论监督的平台,我们没法操控,只能尽量做到让曝光的东西接近真实、客观。”黄学敏说。

  尽管如此,最近发生的“回扣门”还是让“703”网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一名网友在“703”网质疑温州市几大医院收取医药回扣。这个引起“703”网高度重视的帖子,后来却被证实是一名医药代表为谋取个人私利引发的一场纠纷。

  在原来一片正面的评价中,“703”网首次遭遇铺天盖地的负面质疑。网民甚至发帖问:“我们的‘703’怎么了?”一名网管办的工作人员则略带不满地表示:“‘703’管理太混乱了,越轰动越往上凑。”

  张春校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像“703”这样的民间网站,因为自身因素,在思维和政策水平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要求“703”网制定出自身的规则,定期向政府通报工作,改变目前较为混乱的管理状况。

  “回扣门”让“703”网的负责人略感委屈。黄学敏坚持,在网友发帖之后,“703”网的工作人员都会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经历,甚至动用社会资源,证实帖子内容的真实性。他们大都经过入职培训,具有一定的网络阅历。

  当地的一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有“新的想法”,打算通过扶持官方网站,“削弱”“703”网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不过,‘703’网暂时关不掉,那么有名,大家都盯着呢。”他笑笑说。

  3月11日这天,从上午到傍晚,陈老汉在“703”网办公室“磨”了一整天。黄学敏和其他工作人员仔细翻看了他的申诉材料,表示“我们可以帮忙发帖子,但能不能解决问题,实在没把握”。

  事实上,“盯”着“703”网的民众越来越多。一名浙江富阳的工人来到“703”网办公室,他试图状告政府,要求取得合法的退休收入。甚至,辽宁某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专程打来长途电话,希望通过“703”网,取回被政府“没收”的股份。

  “我们真的只是一个平台,我们不是万能的。”黄学敏连连表示。

  作为监管者,张春校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尊重网络民意充分表达与互联网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温州官员则声称,更希望老百姓能够向政府部门直接反映问题。但显然,“民间信访局”是人们更信任的渠道。3月13日晚,有网友在“散讲温州”论坛发帖,称温州高档小区“京都城”将好房低价卖给市建设局、房管局等单位的共计32名领导。目前,“购房门”事件已迅速扩散出“703”网及温州,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网站 曝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