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那陌生的故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2日14:0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我那陌生的故乡

  这是私人的乡愁,又是时代变迁的公共记忆

  摄影 | 晓晓   文 | 刘芳

  晓晓14岁随家人从温州移居荷兰,十几年后再回故乡,却发现儿时的记忆已无迹可寻:本来居住的老家被拆迁,留下满地砖瓦,大家都住进废墟背后的高楼大厦,窄小拥挤却温暖的江边路变成了钢筋水泥的江滨路。

  面对记忆和现实的巨大差别,晓晓说不出是喜欢还是伤感。全球雷同的玻璃大楼带走了当地旧风物的特殊气息,但同时居民们毕竟也过上了更方便的生活。旧城改造是不是一定伴随着这样文化、历史的消融,她不清楚,只是将这些所见所感展示在照片的细节中。

  画面如同她的情绪,有些失落,有些距离,也充满小心翼翼。这是私人的乡愁,又是时代变迁的公共记忆。那是2009年3月,她在陌生的故乡寻找与童年隐秘的关联。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间,温州的旧城改造也成为全国网友热议的话题。

  一份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向温州市人民政府上报的名单被网络曝光。名单详细列出了温州市老城区解放南路地块143座拆迁安置房的去向,多个核心地段安置房小区的高层、跃层住宅被局长、处长、院长、行长们低价购买。

  如同晓晓无意中发现的一样,在老城区的改建中,温州居民安置以回迁为主。这些地段的老房子原本大多为一到两层,建成高层后有数倍于回迁房的剩余房源,这正是温州官员们购置安置房的来源。

  是否有舞弊暂且不论,其中显现出的是温州由政府主导的城市改造模式。这种模式起自上世纪90年代初,渐成温州拆迁特色。但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这种模式应体现出的注重整体规划、保护文化特色的优势慢慢减弱,不规范操作的事件频频发生。

  单单旧城改建指挥部一个部门就负面新闻不断。据报道,2003年,轰动全国的外逃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即是这个指挥部的首任副总指挥。杨秀珠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当年她主持旧城区拆迁安置工作风格泼辣果断,以致2009年旧城改建纠纷中,仍有人悬挂声讨杨秀珠的大幅标语。

  究其原因,政府主导的优势原本在于以公共利益为主要诉求,通过制定规划、建立政策体系,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管;但如今却成为政府追求经济利益的良机,以一个商业主体的身份去运作。后者带来的更严重后果是,以简单省事的“摩天楼+高速路”模式,割断城市历史文脉,损害城市的文化价值,这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移民多年的晓晓回国后,镜头里体现的更多是迷惘和失落,而非因城市更新、生活改善而生的喜悦。■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