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禅话(七)
星云大师
知识是从分别心上来的,禅是从无分别上建立的智慧
锄草斩蛇
某天,归宗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里突然钻出一条蛇,他举起锄头便砍。有位前来参禅的学僧看到了很不以为然,批评说:“很久以前我就很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可是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归宗禅师问:“像你这样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高兴地反问:“那你说什么叫粗?”归宗禅师把锄头放下。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作砍蛇的姿势。
对于“砍蛇的姿势是细,放下锄头反是粗”,学僧还是无法明白归宗禅师的用意。
归宗禅师说:“先不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时候看见我斩蛇了?”学僧毫不客气地说:“当下。”
归宗禅师就用教诫的口气说:“当下不见到自己,却见到我斩蛇做什么!这不是颠倒吗?”
归宗禅师的话,终使学僧深有所悟。
禅宗历史上有所谓“南泉斩猫”的故事。有人以为,杀生是佛门的根本大戒,南泉禅师不该杀生。也有人说,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隘的见解诬谤大德。其实南泉斩猫或许是以手作势斩猫,为的是斩断大众的物欲和执着。
归宗禅师斩蛇,也可能是作势欲斩,学僧却见风就是雨,脱口就说没有慈悲。可是归宗禅师既有德望号召学者,岂能容你说粗说细?所以他教诫学僧莫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去除知识。知识是从分别心上来的,禅是从无分别上建立的智慧。为何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珍惜现在
亲鸾上人是日本净土真宗的开山祖师,对日本佛教影响很大。
亲鸾9岁的时候,就立下出家的宏愿。有一天,他来到寺院,要求慈圆禅师为他剃度。慈圆禅师说:“你还这么年幼,为什么要出家呢?”亲鸾回答:“我虽然年纪小,今年才9岁,但已父母双亡,我不知道人为什么一定会死亡,父母为什么非与我分开不可。我想探索这个问题的究竟,了解生死的原由,所以我想出家。”
慈圆禅师非常嘉许亲鸾的志愿,便答应了他,说:“可是今天太晚了,等到明天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非常不以为然,向慈圆禅师恳求:“师父,您虽然慈悲答应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年幼无知,没有把握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能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您年事已高,也不能保证明天早上起床时还活着啊!”
慈圆禅师听了,拍手称好,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完全正确。我们参禅学道的人,最要紧的就是把握当下这一刻。好!我现在就为你剃度。”
唐朝玄奘大师12岁出家。因当时出家为僧必须经过考试,玄奘年幼,未能录取,因此伤心痛哭。主考官郑善果就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出家。玄奘称是为了“光大如来遗教,绍隆菩提佛种”。因年幼的玄奘有这样宏伟的志愿,他才被特准出家。这两位圣者一中一日,互相辉映,实为佛教之美谈。